一种可降解育秧钵苗盘制造专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634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降解育秧钵苗盘制造专用模具,液压机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板,传动板的下部安装有上模板,工作支架的中部安装有支撑平板,支撑平板的中部安装有下模座,下模座的上部外周套设有耐压框架,支撑平板的中部且位于下模座的正下方嵌设有排液孔板,排液孔板的中部活动穿设有顶推杆,顶推杆的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横杆,传动横杆的一端与支撑平板的下表面之间通过传动弹簧固定连接,顶推杆的上端且位于下模座的顶部内侧安装有顶推孔板,上模板顶部安装有用于加热的加热管,秸秆浆料受热受压成型,随后再次上移上模板,顶推孔板将育秧钵苗盘顶推出,方便及时取下,从而最终批量得到可降解育秧钵苗盘。从而最终批量得到可降解育秧钵苗盘。从而最终批量得到可降解育秧钵苗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解育秧钵苗盘制造专用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秸秆壳体冲压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可降解育秧钵苗盘制造专用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设施育苗中选用的育苗钵多为塑料或无纺布所制,但这两类材料极难降解,使用该类育苗钵使用周期短,遇水极易变形、腐烂,且降解时间可不人为控制,农作物秸秆属于农业废弃物,利用农作物秸秆制作降解可调控的秸秆育苗钵拓宽了秸秆综合利用新途径。
[0003]公开号为CN110341110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复合材料用快速换模及排汽式育苗穴盘模具及成型系统,包括设置于上下模具表面的T型台,与加热板上的T型槽配合,能够快速装卸及准确定位;所述模具采用透气钢材料,且下模合模表面有汽线结构,能够实现快排汽;所述模具合模表面有楔形定位块,能够辅助合模定位,提高合模定位精度,上述专利的有益效果是,分别通过采用T型台结构、应用透气钢材料、设置均布汽线解决了热压成型机更换模具耗时久、模具排汽效果差的问题,同时楔形定位块的设置对模具合模定位精度也有所提升。
[0004]上述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上述装置在使用时对于压制的秸秆模具不能进行高温高压的压制,上述装置不能快速压制秸秆秧苗盘,生产效率较低,且上述装置不能快速适配不同的模具,适用范围比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可降解育秧钵苗盘制造专用模具,提升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0006]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0007](1)上述装置在使用时对于压制的秸秆模具不能进行高温高压的压制;
[0008](2)上述装置不能快速压制秸秆秧苗盘,生产效率较低;
[0009](3)上述装置不能快速适配不同的模具,适用范围比较小。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降解育秧钵苗盘制造专用模具,包括工作支架,工作支架的顶部中心安装有液压机,液压机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板,传动板的下部安装有上模板,工作支架的中部安装有支撑平板,支撑平板的中部安装有下模座,下模座的上部外周套设有耐压框架,支撑平板的中部且位于下模座的正下方嵌设有排液孔板,排液孔板的中部活动穿设有顶推杆,顶推杆的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横杆,传动横杆的一端与支撑平板的下表面之间通过传动弹簧固定连接,顶推杆的上端且位于下模座的顶部内侧安装有顶推孔板,上模板顶部安装有用于加热的加热管。
[0011]作为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下模座包括下模框架,下模框架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下模孔板,下模孔板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下模支撑框,下模支撑框的下表面中部贯通连接
有下模排液筒,下模孔板的上表面上安装有若干个呈矩形阵列均匀分布的秧苗槽块。
[0012]作为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下模框架内部的长宽尺寸与上模板外周的长宽尺寸保持一致,顶推孔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呈阵列均匀分布的对接孔,对接孔与秧苗槽块一一对应且对接孔的尺寸与秧苗槽块的底端尺寸保持一致。
[0013]作为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下模孔板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若干条纵横交错呈阵列均匀分布的第一排液槽,下模孔板的上表面上且位于各个第一排液槽交错形成的网格中心处均开设有螺纹管槽,秧苗槽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柱,安装柱与螺纹管槽螺纹连接。
[0014]作为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下模孔板的上表面上且位于若干条第一排液槽相交处均开设有第一排液孔,且第一排液孔呈矩形阵列均匀分布,顶推孔板的长宽尺寸与第一排液孔所在矩形阵列的长宽尺寸保持一致。
[0015]作为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顶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推撑板,顶推撑板的上表面安装有若干个顶推传动杆,若干个顶推传动杆呈阵列均匀分布且保持竖直设置,顶推传动杆均分别贯穿下模孔板上的第一排液孔,顶推传动杆的上端与顶推孔板下表面固定连接,顶推传动杆的下端通过安装杆套与顶推撑板固定连接。
[0016]作为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上模板的下表面中部开设有若干条纵横交错呈阵列均匀分布的第二排液槽,上模板的下表面上且位于若干条第二排液槽相交处均开设有第二排液孔,且第二排液孔呈矩形阵列均匀分布。
[0017]作为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下模孔板上靠近外周边缘处开设有若干个呈矩形阵列均匀分布的第一连接孔,上模板上靠近外周边缘处开设有若干个呈矩形阵列均匀分布的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螺纹套接有连接柱,连接柱的上端与传动板螺纹连接。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1)将传动板和安装在传动板上的上模板上移至工作支架的上部,随后下移顶推杆,使得顶推孔板同步下移至下模座内,随后向下模座的内侧上部填充秸秆浆料,根据不同浓度的秸秆浆料填充不同数量,随后通过液压机下移传动板,推动上模板下移,使得上模板移动至下模座的上端内并不断下压秸秆浆料,将秸秆浆料中的多余水分挤出并通过排液孔板排出,同时通过顶推孔板上部的加热管进行加热,通过液压机进行加压,使得下模座内的秸秆受到一百六十五度至一般七十五度之间的高温以及一百兆帕的高压,随后维持该状态二十至四十分钟,结束后,秸秆浆料受热受压成型,随后再次上移传动板,上移上模板,利用下移顶推杆时传动弹簧受拉伸产生的弹力推动顶推杆向上顶推,推动顶推孔板上移,将成型的可降解育秧钵苗盘顶推出下模座,方便使用者及时取下,将可降解育秧钵苗盘移动至一侧晾干降温,从而最终批量得到可降解育秧钵苗盘;
[0020](2)通过下模框架和下模孔板盛装秸秆浆料,通过秧苗槽块在秸秆浆料受热受压成型时形成育秧钵苗盘上的育秧槽,通过对秧苗槽块的形状和阵列状态的调整从而进一步地对所成型的育秧钵苗盘功能和具体结构进行精确调整,当顶推孔板下移至下模座内后,顶推孔板移动至下模孔板表面,通过对接孔与秧苗槽块的对接,从而使顶推孔板与下模孔板上表面相抵接,将第一排液槽的中部进行覆盖,方便向下模框架内盛装秸秆浆料,当上模板、下模框架以及下模孔板在液压机的推动下挤压秸秆浆料时,挤压出的水分通过第一排液槽的端部露出的部分导流至第一排液槽的中部,并通过各个与第一排液槽相连通的第一排液孔导流至下模支撑框内,并最终通过下模排液筒排出下模座,从而快速排出水分,加速
秸秆颗粒的聚集成型,通过顶推撑板和顶推传动杆保持顶推杆和顶推孔板的同步移动,从而利用传动弹簧的弹力顶推成型的可降解育秧钵苗盘,通过安装杆套保持顶推传动杆的竖直状态,防止顶推传动杆卡住,并方便传动,通过第二排液槽和第二排液孔进一步地辅助可降解育秧钵苗盘在成型时进行排水,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可降解育秧钵苗盘的成型速度,缩短排水时间,提高成型效率,从而快速地压制批量地压制出可降解育秧钵苗盘;
[0021](3)通过连接柱,从而快速更换上模板以及下模座,通过定位杆和定位管头的活动套接从而快速更换耐压框架和下模座,同时,通过定位座在定位导轨上的定位,使得下模座与上模板保持上下的位置对应,对准时先将上模板通过连接柱安装到传动板上并下移,直至与套有耐压框架的下模座嵌合,随后通过定位栓对定位座进行定位,从而固定耐压框架和下模座的位置,保持与上模板的对准,从而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解育秧钵苗盘制造专用模具,包括工作支架(1),所述工作支架(1)的顶部中心安装有液压机(4),其特征在于,液压机(4)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板(5),传动板(5)的下部安装有上模板(9),所述工作支架(1)的中部安装有支撑平板(2),支撑平板(2)的中部安装有下模座(16),下模座(16)的上部外周套设有耐压框架(3),支撑平板(2)的中部且位于下模座(16)的正下方嵌设有排液孔板(11),排液孔板(11)的中部活动穿设有顶推杆(12),顶推杆(12)的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横杆(13),传动横杆(13)的一端与支撑平板(2)的下表面之间通过传动弹簧(14)固定连接,所述顶推杆(12)的上端且位于下模座(16)的顶部内侧安装有顶推孔板(15),所述上模板(9)顶部安装有用于加热的加热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育秧钵苗盘制造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6)包括下模框架(17),下模框架(17)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下模孔板(18),下模孔板(18)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下模支撑框(19),下模支撑框(19)的下表面中部贯通连接有下模排液筒(20),下模孔板(18)的上表面上安装有若干个呈矩形阵列均匀分布的秧苗槽块(2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降解育秧钵苗盘制造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框架(17)内部的长宽尺寸与上模板(9)外周的长宽尺寸保持一致,顶推孔板(15)上开设有若干个呈阵列均匀分布的对接孔,对接孔与秧苗槽块(28)一一对应且对接孔的尺寸与秧苗槽块(28)的底端尺寸保持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降解育秧钵苗盘制造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孔板(18)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若干条纵横交错呈阵列均匀分布的第一排液槽(31),下模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瑾王川王丽伟卢碧芸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