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峥专利>正文

经腰硬脊膜外腔监测颅内压的球囊微导管传感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615 阅读:3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经腰硬脊膜外腔监测医学上颅内压力的球囊微导管传感器装置。其特征是微导管两端开设有小孔,并在小孔外侧包有薄膜球囊,两薄膜球囊通过微导管相互连通,并组成一封闭体,其内部灌有液体。使用时通过穿刺针将一球囊送入人体内腰硬脊膜外腔,另一球囊与压力测试仪相接,利用腰硬脊膜外腔压力与颅内压存在直接关系达到对其监测目的。(*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经腰硬脊膜外腔监测医学上颅内压力的球囊微导管传感器装置。颅内压是临床的一项重要观察指标,危重病人的持续颅内压监测对于掌握病情,指导治疗,正确地估计疗效及判定预后都有重要作用。现有的颅内压监测类型有(1)脑室内压监测。(2)脑脊液压监测。其共同点是需开颅手术,利用引出的液体作为传感物质,输入监护仪进行监测。因此有易漏液,感染,操作复杂和监测时间短等缺点。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均证实腰硬脊膜外腔压力与颅内压二者具有显著的一致性和相关性,认为通过腰硬脊膜外腔能直接反映颅内压水平。但由于测量时是采用主动向腰硬脊膜外腔注水的方法,故所测得的结果受注入液体量,液体的扩散等影响,不能精确、持续测量颅内压。我们检索1975-1993年期间国内外医学资料,均未发现在临床上有成功报道。本技术的目的是利用液体传递压力这一原理,设计一种球囊微导装置,将腰硬脊膜外腔的压力传递给监测仪,达到监测颅内压的目的。本技术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一微导管两端开设有小孔、并在小孔外测包有薄膜球囊,两薄膜球囊通过微导管相互连通,并组成一封闭体,其内部灌有液体。使用时通过穿刺针将一球囊送入人体内腰硬脊膜外腔并与硬脊膜接触直接感受压力,另一球囊与压力测试仪相接,利用腰硬脊膜外腔压力与颅内压间存在的直接关系达到对其监测目的。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压力传递灵敏,能与现有的颅内压监测仪连接使用,可在各级医院(包括基层医院)广泛推广。与现有的颅内压监测仪相比,具有操作简单,不需开颅手术,不易发生感染,监测时间长等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一是技术一种具体结构横向剖面图。参照附图说明图1,微导管1采用长1米,直径1毫米,内径0。6毫米的聚氯乙烯导管做成。在其两端各制作有3个不同方向的小孔3,孔径0。6毫米,在小孔的外侧包有薄膜球囊2,薄膜球囊2用厚度为0。05毫米的聚氯乙烯做成,其规格为φ2x15毫米。这里,要求球囊2未膨胀时能通过18号腰硬脊膜穿刺针。微导管球囊装置1和2内灌有封闭的液体作为压力传导介质。操作时,首先让病人侧卧位,取腰4、5椎体间隙,局麻后用18号麻醉硬脊膜外穿刺针穿刺进入硬脊膜外腔,拨出针蕊。将微导管一球囊2内液体挤压驱向另一球囊2内,立即将其通过18号穿刺针送入硬脊膜外腔,退出穿刺针于体外。病人仰卧,再将另一球囊2与传感器相接,从而持续显示颅内压力变化。当不需监测时,留于体外的另一球囊2与传感头脱离,将微导管1和球囊2从腰椎间隙中拨除。微导管1和球囊2为一次性产品,不能重复使用,最长监测时间为3-4周。权利要求1.一种经腰硬脊膜外腔监测颅内压的球囊微导管传感器装置,其特征是微导管两端开设有小孔,并在小孔外测包有薄膜球囊,两薄膜球囊通过微导管相互连通,并组成一封闭体,其内部灌有液体。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经腰硬脊膜外腔监测医学上颅内压力的球囊微导管传感器装置。其特征是微导管两端开设有小孔,并在小孔外侧包有薄膜球囊,两薄膜球囊通过微导管相互连通,并组成一封闭体,其内部灌有液体。使用时通过穿刺针将一球囊送入人体内腰硬脊膜外腔,另一球囊与压力测试仪相接,利用腰硬脊膜外腔压力与颅内压存在直接关系达到对其监测目的。文档编号A61B5/00GK2177447SQ9323272公开日1994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1993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1993年12月30日专利技术者刘峥, 林景, 张清 申请人:刘峥, 林景, 张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经腰硬脊膜外腔监测颅内压的球囊微导管传感器装置,其特征是微导管两端开设有小孔,并在小孔外测包有薄膜球囊,两薄膜球囊通过微导管相互连通,并组成一封闭体,其内部灌有液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峥林景张清
申请(专利权)人:刘峥林景张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