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生物降解的伸缩吸管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613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可生物降解的伸缩吸管及制备方法,包括外管、内管,内管套置在外管内;所述内管所需材料包括,以重量计:聚乳酸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生物降解的伸缩吸管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
,具体涉及可生物降解的伸缩吸管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塑料是人类最伟大的专利技术之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与传统材料(金属、玻璃、木材等)相比,塑料具有传统材料无法比拟的优势,其质轻、价廉、加工性好以及化学稳定好,深受人们的喜爱。自塑料出现之后,就迅速被应用在食品包装、农业、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等各行各业中,现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塑料的身影,人类已经离不开塑料。塑料的应用有积极、有益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塑料的大量使用会产生难降解对环境和人类有害的“白色污染”。
[0003]生物降解塑料的发展是治理和解决白色污染的重要途径,生物降解材料能在短时间内被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分解为CO2和H2O,不会产生污染。在目前生产及应用的生物降解材料中,聚乳酸是实验室研究和工业化生产应用最广泛的材料,聚乳酸原料来源的广泛性以及生物可降解性使得对聚乳酸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0004]但聚乳酸的韧性较差,常温下脆性较大,因此,利用聚乳酸制作伸缩吸管比较困难,容易出现吸管开裂等情况。
[0005]综上,目前需要一种韧性和强度较高且可生物降解的伸缩吸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可生物降解的伸缩吸管及制备方法,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可生物降解的伸缩吸管,包括外管、内管,内管套置在外管内,外管的一端设置卡口;内管的一端设置与卡口相匹配的扩口;所述内管所需材料包括,以重量计:聚乳酸60

75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5

15份,滑石粉15

25份,聚己内酯5

10份,成核剂3

5份,白油0.5

1份,扩链剂0.5

3份,抗氧剂0.2

1份;所述外管所需材料包括,以重量计:聚乳酸55

70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20

35份,滑石粉15

25份,聚己内酯5

15份,增韧剂3

5份、成核剂3

5份,白油0.5

1份,扩链剂0.5

1.5份,抗氧剂0.2

1份。
[0009]可生物降解的伸缩吸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内管制备:
[0011]将聚乳酸和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加入升温至80℃的高混机中;
[0012]添加铝酸脂偶联剂,机器调至8000r/min混料5分钟;
[0013]添加滑石粉、聚己内酯、成核剂、扩链剂、抗氧剂及白油搅拌均匀,得到内管混合料;
[0014]内管混合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塑化、分散与挤出切粒后得到内管材料;
[0015]S2、外管制备:
[0016]将聚乳酸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加入升温至80℃的高混机中;
[0017]添加铝酸脂偶联剂,机器调至8000r/min混料5分钟;
[0018]添加滑石粉,聚己内酯,成核剂,扩链剂,增韧剂、抗氧剂及白油搅拌均匀,得到外管混合料;
[0019]外管混合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塑化、分散与挤出切粒后得到外管材料;
[0020]S3、吸管制作;
[0021]将内管材料和外管材料分别通过单螺杆挤出机挤出制成吸管。
[0022]进一步的,所述抗氧剂为受抗氧剂、受阻胺类抗氧剂、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硫酯类抗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成核剂为山梨醇类、盐酸类、有机类、无机类成核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白油为石蜡基和环烷基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扩链剂为醇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环氧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3]进一步的,所述吸管的内径为5

15mm。
[0024]进一步的,所述聚乳酸的密度为1.24g/cm3,熔体流动速率为7.5g/10min,熔点为177.5℃。
[0025]进一步的,所述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密度为1.226g/cm3,熔体流动速率为21.9g/10min,熔点为115.4℃。
[0026]进一步的,步骤S1中,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直径为20mm,长径比为40:1;
[0027]步骤S2中,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直径为20mm,长径比为25:1。
[0028]进一步的,步骤S1中,双螺杆挤出机的双螺杆转速为50r/min,双螺杆挤出机各段温度为155℃、160℃、165℃、170℃、175℃、180℃;
[0029]步骤S2中,单螺杆挤出机各段温度为:175℃、180℃、180℃、185℃,模头温度为180℃

195℃。
[0030]进一步的,所述内管所需材料包括,以重量计:聚乳酸60

75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5

15份、滑石粉15

25份、聚己内酯5

10份、成核剂3

5份、白油0.5

1份、扩链剂0.5

3份、抗氧剂0.2

1份。
[0031]进一步的,所述外管所需材料包括,以重量计:聚乳酸55

70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20

35份、滑石粉15

25份、聚己内酯5

15份、增韧剂3

5份、成核剂3

5份、白油0.5

1份、扩链剂0.5

1.5份、抗氧剂0.2

1份。
[003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可生物降解的伸缩吸管及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33]1、本专利技术制备的伸缩吸管采用的树脂均为可生物降解材料,解决了“白色污染”问题,由于内管采用了更加具有硬度和挺度的配方,避免了出现在吸管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的吸管弯折以及无法戳破包装等现象;
[0034]2、外管添加了一定的增韧剂,避免由于外管的硬度过强,而导致的在内管和外管嵌合过程中外管出现破裂的状况。
[0035]3、以偶联剂作表面改性剂,改善两种物料之间的分散性和粘合性,避免出现物料间不相容造成的挤出造粒时无法成条。同时添加了扩链剂增加了聚合物的分子量,使其力学性能、耐热、耐磨性能均会提升。添加的成核剂通过改变树脂的结晶行为,加快结晶速率、增加结晶密度,达成缩短成型周期、提高制品透明性、表面光泽、抗拉强度、刚性、热变形温
度、抗冲击性等物理机械性能,使得吸管具备足够的硬度以及挺度,提高了生产速率。
附图说明
[00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生物降解的伸缩吸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内管,内管套置在外管内,外管的一端设置卡口;内管的一端设置与卡口相匹配的扩口;所述内管所需材料包括,以重量计:聚乳酸60

75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5

15份,滑石粉15

25份,聚己内酯5

10份,成核剂3

5份,白油0.5

1份,扩链剂0.5

3份,抗氧剂0.2

1份;所述外管所需材料包括,以重量计:聚乳酸55

70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20

35份,滑石粉15

25份,聚己内酯5

15份,增韧剂3

5份、成核剂3

5份,白油0.5

1份,扩链剂0.5

1.5份,抗氧剂0.2

1份。2.可生物降解的伸缩吸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内管制备:将聚乳酸和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加入升温至80℃的高混机中;添加铝酸脂偶联剂,机器调至8000r/min混料5分钟;添加滑石粉、聚己内酯、成核剂、扩链剂、抗氧剂及白油搅拌均匀,得到内管混合料;内管混合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塑化、分散与挤出切粒后得到内管材料;S2、外管制备:将聚乳酸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加入升温至80℃的高混机中;添加铝酸脂偶联剂,机器调至8000r/min混料5分钟;添加滑石粉,聚己内酯,成核剂,扩链剂,增韧剂、抗氧剂及白油搅拌均匀,得到外管混合料;外管混合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塑化、分散与挤出切粒后得到外管材料;S3、吸管制作;将内管材料和外管材料分别通过单螺杆挤出机挤出制成吸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生物降解的伸缩吸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受抗氧剂、受阻胺类抗氧剂、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硫酯类抗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成核剂为山梨醇类、盐酸类、有机类、无机类成核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白油为石蜡基和环烷基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扩链剂为醇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环氧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路坤鲁帆秦尚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聚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