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5920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设置有第一引导通道(240)和第二引导通道(141),在向前移动过滤器(3)期间,第一引导通道(240)用于使过滤器(3)的前端在主机柜(1)的前侧进行U形回转,以及,在向后移动过滤器(3)期间,第二引导通道(141)用于将过滤器的后端移向主机柜(1)的后表面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器的室内机,其具有过滤器清洁功倉g,能够自动清洁粘附于过滤器的灰尘,以及,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 及一种空调器,其中在对两个过滤器进行初始化时,不同时对其中一 个过滤器和另一个过滤器进行驱动。
技术介绍
例如,如专利文献1中所述,近来有些空调器的室内机具 有过滤器清洁功能,能够自动清除粘附于过滤器的灰尘。过滤器清洁功能由过滤器和清洁单元来实现,过滤器安装 于主机柜以盖住进风口,清洁单元用于收集粘附于过滤器的灰尘。通 常,使过滤器穿过清洁单元,以借助于清洁单元收集粘附于过滤器的 灰尘。用于清洁过滤器的方法包括两种方法,g卩, 一种方法为移 动清洁单元,同时固定过滤器,另一种方法是移动过滤器,同时固定 清洁单元。在前一种方法中,移动清洁单元,因此需要复杂的运动以 及实现该运动的动力。据此,在许多情况下,采用了移动过滤器的后一种方法。 然而,当移动过滤器时,需要用于过滤器往复前后移动的空间。因此, 在专利文献1中,将过滤器移到主机柜外部。此外,在专利文献2 中,将过滤器的一部分回转成字母U的形状,并使过滤器在主机柜 内往复移动。 JP-A-2007-107764 JP-A-2007-198678然而,在专利文献2所披露的空调器中,进风口仅仅位于主机柜的上表面侧;因此,过滤器较短,其要旨是在主机柜的前侧布 置可选通道,用于执行部分过滤器的U形回转。在从主机柜的前表面到上表面形成进风口的空调器中,过 滤器相应变大。为此,即使采用专利文献2中所描述的U形回转机 构,也不能为过滤器的前表面提供旁路。
技术实现思路
据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在 该空调器中,从主机柜的前表面到上表面形成进风口,其中可以使过 滤器在主机柜内往复移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空 调器,包括主机柜,主机柜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以及,主机柜至少容纳 热交换器和送风机;灰尘清除过滤器,布置在主机柜内与进风口相对; 清洁部,用于在主机柜内清除粘附于过滤器的灰尘;以及 移动部,用于在主机柜内移动过滤器,其中 从主机柜的前表面到上表面形成进风口;在主机柜中设置用于过滤器的过滤器行进通道,由移动部使过 滤器在过滤器行进通道中往复移动; 以及在过滤器行进通道中设置第一引导通道和第二引导通道,在向 前移动过滤器期间,第一引导通道用于使过滤器的前端在主机柜的前 表面侧进行U形回转;以及,在向后移动过滤器期间,第二引导通 道用于向主机柜的后表面侧引导过滤器的后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根据第一方面的空调器,进 一步包括传感器,布置在被第一引导通道(形成为字母U形状)围成的 空间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5空调器,其中第一引导通道的后端与过滤器行进通道中靠近第二引导通道的部分相汇合,以及过滤器中由第一引导通道折返的前端进入过滤器移动通道。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根据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及第三方面中任意一方面的空调器,其中首先对过滤器中覆盖主机柜前表面侧的部分进行清洁,以及 然后对过滤器中覆盖主机柜上侧的部分进行清洁。 在向前移动过滤器期间,形成于主机柜前表面的第一旁路通道使过滤器的前端进行U形回转。在向后移动过滤器时,将过滤器移进形成于主机柜后侧的第二旁路通道,从而能够移动过滤器而不用将尺寸较大的过滤器移出室内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空调器(室内机)的轴测图2是图示空调器卸下装饰板的状态的轴测图3是省略了空调器一部分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4是空调器的过滤器的轴测图5是空调器的过滤器清洁单元的轴测图6是从后面观察时过滤器清洁单元的局部放大轴测图7是过滤器清洁单元的局部放大轴测图8是过滤器清洁单元的离合器单元的局部放大轴测图9是离合器单元的分解轴测图IO是从后面观察时离合器单元的局部放大轴测图11是灰尘盒的轴测图12是从后面观察时灰尘盒的轴测图13是图示灰尘盒顶盖打开状态的轴测图14A和图14B是灰尘盒主要部分的剖视图15是打开开闭板时得到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16是用于初始化右过滤器的处理流程图; 图17是用于初始化左过滤器的处理流程图; 图18是对过滤器进行清洁处理的流程图; 图19是对过滤器进行清洁处理的流程图;以及图20A至图20F是用于说明在过滤器清洁处理中实现的过滤器移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 限于此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空调器的室内机1具有基板 100,经由未示出的后板,将基板100支撑于墙壁。基板100与作为 装饰板的上板IIO、前板120、以及侧板130设置成一体。在本实施 方式中,各板由合成树脂形成的模塑制品构成。在上板110中形成进风格栅111,用于将空气吸进室内机 1。通过打开或封闭部分前板120所形成的进风格栅,在本实施方式 中未示出。热交换器2和横流风机(未示出)支撑于基板100。在本 专利技术中,由于热交换器2的具体结构和横流风机的具体结构可以是任 意的,所以,省略其说明。在基板100中及其下侧,设置出风口、风向板、导向叶片 等。然而,在本专利技术中,这些零部件没有具体限制,因此,也省略其 说明。沿后表面侧热交换器,在基板100的后表面上设置引导板 140,引导板140用于将由过滤器清洁单元200驱动的过滤器3的一 部分引到基板100的后表面侧。引导板140具有S形过滤器引导通道141 (第二旁路通 道)',过滤器引导通道141通向过滤器清洁单元200的后端,并且, 过滤器3的后端被引导进入该过滤器引导通道141。过滤器清洁单元200置于上板110和热交换器2之间,过 滤器清洁单元200支撑过滤器3、 3,并清洁粘附于过滤器3、 3的灰7在本实例中,过滤器3具有两个过滤器;也就是,用于覆 盖右侧半个热交换器2的右过滤器3A、以及用于覆盖左侧半个热交 换器2的左过滤器3B。过滤器3A和过滤器3B具有相同的形状,因 此,只对一个过滤器进行说明,而省略对另一过滤器的说明。如图4所示,过滤器3由合成树脂如聚丙烯制成的模塑制 品形成,并在过滤器上整体方式形成有框架31和框格32。过滤器3 优选包含导电树脂,用于防止静电集结,以及,更优选的是,过滤器 可包含添加剂,诸如抗菌材料。在框架31的水平方向两端设置移动导轨33、 33,用于使 过滤器3相对灰尘盒300前后往复移动。在各移动导轨33、 33上形 成齿条,以便与进给齿轮212和232相啮合,进给齿轮212和232 设置于下文说明的过滤器清洁单元200。在框架31的一部分中形成凹孔34,凹孔34用于检测过 滤器3的位置。位置检测传感器280 (参见图3)适配进凹孔34,从 而检测过滤器3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凹孔34设置于框架31 中沿移动导轨33、 33—个侧面形成的部分,但凹孔的位置并没有特 殊要求。在本实施方式中,位置检测传感器280由设置于第一支撑 框架210的过滤器支撑面211上的限位开关以及设置于第三支撑框架 230的过滤器支撑面231上的限位开关构成。然而,也可以设置限位 开关之外的其他位置检测装置。如图5和图6所示,过滤器清洁单元200具有第一支撑 框架210,用于支撑右过滤器3A的右侧移动导轨33;第二支撑框架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包括: 主机柜,所述主机柜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以及,所述主机柜至少容纳热交换器和送风机; 灰尘清除过滤器,布置在所述主机柜内与所述进风口相对; 清洁部,用于在所述主机柜内清除粘附于所述过滤器的灰尘;以及  移动部,用于在所述主机柜内移动所述过滤器,其中: 从所述主机柜的前表面到上表面形成所述进风口; 在所述主机柜中设置用于所述过滤器的过滤器行进通道,由所述移动部使所述过滤器在所述过滤器行进通道中往复移动;以及 在所述过滤器行 进通道中设置第一引导通道和第二引导通道,在向前移动所述过滤器期间,所述第一引导通道用于使所述过滤器的前端在所述主机柜的前表面侧进行U形回转,以及,在向后移动所述过滤器期间,所述第二引导通道用于向所述主机柜的后表面侧引导所述过滤器的后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涩谷真琴杉山慎治梅中英之冈本英大平律志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