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模自动开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5719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棉模开包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棉模自动开包机,包括沿着底部轨道运动的龙门行车,其特征在于:沿着底部轨道依次设置有棉模抓取工位、脱膜工位、割膜工位和棉模卸料工位;所述龙门行车安装有转运扒膜一体机构,所述转运扒膜一体机构包括可升降的转运架安装有抓取机构,所述抓取机构通过抱持驱动装置驱动抓取臂进行抖动卸料扒膜;所述割膜工位设置有割膜装置,所述割膜装置包括随输送链作回形运动的割膜刀;所述棉模卸料工位设置在自动喂棉机上方,龙门行车返回棉模抓取工位途中在脱膜工位完成脱膜。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行程和多余配套的浪费,工作方式更合理,效率更高。效率更高。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棉模自动开包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棉模开包
,具体是涉及棉模自动开包机。

技术介绍

[0002]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中公开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0003]开包机,用于将用包装膜打包好的棉模打开,拆掉并取下包装膜,专用于无纺布厂、开毛厂、毛纺厂、开棉厂生产线等开松机前面。由于无纺布原料,一般都是打成的硬包,每包原料都在200公斤左右,非常紧密,人工喂料要一人至三人把它用手抖开,劳动强度大。有时有个别大块还会把开松机卡住。有几种料在一起时、人工调、抖也不均匀,非常麻烦。
[0004]根据以上情况,现有技术中研发了开包机,如公开号为CN113148356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棉模去膜机,包括:工作台,该工作台包括扒膜工作台和位于扒膜工作台前级的给料工作台,以及位于扒膜工作台后级的卸料工作台;割膜刀,位于扒膜工作台前侧,以在送料方向上将棉模上的包装膜割开;扒膜机构,位于扒膜工作台台面下侧,该扒膜机构的扒爪向上探出扒膜工作台台面,且扒爪在左右对置的方向上各设有一组,扒膜机构提供给两组扒爪在左右方向上相向及背离的往复运动;卸料机构,位于卸料工作台处,以将扒膜工作台输送过来的棉花卸掉。该棉模去膜机虽然可以自动割开包装膜,并将包装膜扒开,棉模的抓取机构分包括左右设置的各至少一个臂部和安装在臂部下端的勾头,以及驱动臂部动作的第二驱动机构,臂部包括铰接于升降部分上的主臂和铰接于主臂上部的勾臂,所述勾头安装在勾臂的下端,第二驱动机构的动力端铰接于勾臂的上端,基于勾臂的铰接位置,使勾臂构成杠杆,第二驱动机构在驱动勾臂的同时也会带动主臂。然而,由于主臂是通过勾臂带动的,棉模产生的重力全部作用在了勾臂与第二驱动机构的铰接处,而且,此处力臂较小,承受的作用力极大,一旦去膜不顺利,则极易发生断裂;另外,由于棉模是在传送辊上输送,割膜刀设置在传送辊下方,当棉模经过时依靠摩擦力产生的作用力作用于割膜刀上,因此,割膜刀割膜的深度和宽度有限,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增设了扒膜工序,实是费时费力,造成较大浪费;此外,在抓膜机构中,抓膜总成需要横向从抓膜区横移到卸膜区再返回,造成不必要的行程浪费;因此,该棉模去膜机结构和工作方式均不合理,极大降低了其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的棉模自动开包机。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棉模自动开包机,包括沿着底部轨道运动的龙门行车,沿着底部轨道依次设置有棉模抓取工位、脱膜工位、割膜工位和棉模卸料工位;所述龙门行车安装有转运扒膜一体机构,所述转运扒膜一体机构包括可升降的转运架安装有抓取机构,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所述
转运架两端向下倾斜设置有铰接臂,所述铰接臂铰接连接有抓取臂,所述抓取臂外侧设置有抱持驱动装置,所述抓取臂还设置有两个以上可伸出的刺针,所述刺针均固定在其对应传动板的其中一端部,所述传动板均铰接固定在抓取臂上,所述传动板另一端部均通过活动轴铰接连接连杆,所述抓取臂上还设有配合活动轴滑动的导向孔,所述连杆另一端铰接固定;所述割膜工位设置有割膜装置,所述割膜装置包括随输送链作回形运动的割膜刀;所述棉模卸料工位设置在自动喂棉机上方。
[0008]进一步的,所述割膜装置包括安装在输送链上的底座,所述底座上铰接连接有割膜刀和支撑其复位的弹簧。
[0009]进一步的,所述转运架通过滑轮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滑轮组驱动机构包括钢丝绳、左滑轮组、右滑轮组和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升降驱动装置水平安装。
[0010]作为优选,所述龙门行车顶部安装有纵向滑轨,所述纵向滑轨上配合安装纵行小车,所述滑轮组驱动机构安装在纵行小车上。
[0011]作为优选,所述抱持驱动装置和升降驱动装置均为液压油缸;所述抱持驱动液压油缸的一端通过铰接板与转运架铰接,另一端与抓取臂中部铰接连接。
[0012]作为优选,所述铰接臂靠近下端设置有挡块。
[0013]作为优选,所述传动板为L型板。
[0014]进一步的,所述铰接臂内侧设置有配合刺针穿出的长条形通孔。
[0015]作为优选,所述棉模抓取工位设置有定位传感器,所述割膜工位设置有感应模块,所述棉模卸料工位设置感应开关;所述龙门行车的两侧设置有安全探测器。
[0016]有益效果:通过转运扒膜一体机构将棉模抓起,龙门行车沿着底部轨道行进至割膜工位,在经过割膜工位时,割膜装置启动,割膜刀主动对棉模的包装膜进行切割,其过程中,棉模持续在抓取臂的夹持下,使得切膜稳定、高效;经过隔膜后,龙门行车继续沿着底部轨道行进至棉模卸料工位,抱持驱动装置驱动抓取臂多次松开和收紧至指定位置,使得包装膜在刺针上受到限制不掉落的前提下进行连续抖动,对打开的棉模进行初步松动,以便于进入自动喂棉机内更容易打散开毛,提高其工作效率,在此过程中,由于抓取臂在抱持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刺针及其传动板、活动轴和连杆随着抓取臂的带动而动作,并不承受相应载荷,稳定性高,抓取臂整体承受载荷均匀,相同条件下,承受载荷能力更强,为抖动卸料扒膜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在完成抖动扒膜后,包装膜随着转运扒膜一体机构通过龙门行车返回至棉模抓取工位的途中,行至脱模工位处,抓取臂在抱持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张开,活动轴在导向孔内滑动,传动板绕其铰接处旋转,同时带动刺针完全缩回,使得包装膜自动掉落完成脱模;由于是在返回棉模抓取工位的途中完成脱模,不浪费行程,效率更高;
[0017]另外,该棉模自动开包机彻底代替人工,提高了效率和安全度,降低了成本,既适应集团化生产,也适应个体使用,为自动化生产提供了有效地保障。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转运扒膜一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抓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割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棉模,2.定位传感器,3.龙门行车,4.底部道轨,5.包装膜,6.抓取机构,7.割膜装置,8.探测器,9.感应开关,10.纵行小车,11.左滑轮组,12.升降驱动装置,13.右滑轮组,14.钢丝绳,15.自动喂棉机,16.转运架,17.抱持驱动装置,18.抓取臂,19.挡块,20.连杆,21.刺针,22.传动板,23.割膜刀,24.弹簧,25.输送链,26.感应模块,27.减速电机,28.活动轴,29.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4]参考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棉模1自动开包机,包括沿着底部轨道4运动的龙门行车3,沿着底部轨道4依次设置有棉模1抓取工位、脱膜工位、割膜工位和棉模1卸料工位;所述龙门行车3安装有转运扒膜一体机构,所述转运扒膜一体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棉模自动开包机,包括沿着底部轨道运动的龙门行车,其特征在于:沿着底部轨道依次设置有棉模抓取工位、脱膜工位、割膜工位和棉模卸料工位;所述龙门行车安装有转运扒膜一体机构,所述转运扒膜一体机构包括可升降的转运架安装有抓取机构,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所述转运架两端向下倾斜设置有铰接臂,所述铰接臂铰接连接有抓取臂,所述抓取臂外侧设置有抱持驱动装置,所述抓取臂还设置有两个以上可伸出的刺针,所述刺针均固定在其对应传动板的其中一端部,所述传动板均铰接固定在抓取臂上,所述传动板另一端部均通过活动轴铰接连接连杆,所述抓取臂上还设有配合活动轴滑动的导向孔,所述连杆另一端铰接固定;所述割膜工位设置有割膜装置,所述割膜装置包括随输送链作回形运动的割膜刀;所述棉模卸料工位设置在自动喂棉机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模自动开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割膜装置包括安装在输送链上的底座,所述底座上铰接连接有割膜刀和支撑其复位的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模自动开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架通过滑轮组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运昌陈绍恩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闰通安吉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