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输出集薯的马铃薯收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5246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侧输出集薯的马铃薯收获机,主要包括挖掘部分、抖土部分、集薯部分、传动部分以及柔性限深部分,具体包括破土器、挖掘平铲、变速箱输入轴、机架、牵引机构、变速箱、抖土链、集薯框、薯块输送链、薯块输送链主轴、集薯部分传动链、链轮C、柔性减震机构、限深轮、链轮B、抖土部分传动链、抖土链主轴以及链轮A,可以一次性完成马铃薯挖掘、薯土分离、集薯等工作,为当前马铃薯机械化收获过程机械化程度低,挖掘后仍需人工跟车捡拾马铃薯的困境提供一种新思路、新方案,解放人工劳动力,提高机械化水平。机械化水平。机械化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输出集薯的马铃薯收获机


[0001]本技术为一种侧输出集薯的马铃薯收获机,具体涉及农业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马铃薯是我们所熟悉的蔬菜,对于它的称谓有很多,例如:被我们所熟知的称谓就是土豆,其他的称谓“地蛋”、“洋芋”、“甘薯”、“番薯仔”等。同时它又被列为继玉米、水稻、小麦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并且由于它的产量高,耐低温等特性又被全世界广泛种植。
[0003]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是马铃薯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马铃薯人畜力收获耗工费时、劳动强度大,而机械化收获可适应农时、省时减耗,提高收获效率,现阶段我国马铃薯机械化收获已略有成效。
[0004]当前部分地域马铃薯种植多为丘陵山地,地块小、地面坡度大,绝大部分种植较为分散,受地理和经济等因素影响,大型机械无法入地作业,故机械化水平低下,马铃薯生产作业多为人畜力,,且当前农村地区多数家庭青壮年外出务工,缺乏务农劳动力,具有劳动强度大、劳动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的缺点,已不再适应现阶段的农业生产;而现有的小型马铃薯收获机功能单一,挖掘后需人工跟车捡拾马铃薯,仍需捡拾人员成本,并未从根本上解放劳动力。因此,设计一种集挖掘和集薯功能为一体的马铃薯收获机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当前马铃薯收获过程人工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结合种植模式,设计一种集薯块挖掘、薯土分离、集薯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侧输出集薯马铃薯收获机,解决当前马铃薯机械化收获过程挖掘后仍需人工跟车捡拾薯块的弊端,解放人工劳动力,提高机械化水平,对国内马铃薯收获机的研究提出一种新思路、新方案。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侧输出集薯的马铃薯收获机,其主要包括其主要包括挖掘部分、抖土部分、集薯部分、传动部分以及柔性限深部分,所述的挖掘部分位于整个机构的前端下方,主要包括破土器和挖掘平铲,二者均通过螺栓紧固的方式安装于机架最前部下方,破土器用于破土切削,减少挖掘阻力,挖掘平铲目的是挖出马铃薯;所述的抖土部分位于挖掘部分后方,主要包括抖土链和抖土链主轴,抖土链安装于机中间位置,通过内部带有的齿轮安装于抖土链主轴上,抖土链主轴端部安装于机架上,机架用于整机集成,抖土链主轴用于接收来自链轮B的扭矩进而带动抖土链旋转,抖土链的作用在于提供振动促进薯土分离;所述的集薯部分位于挖掘部分的正后方,主要包括集薯框、薯块输送链和薯块输送链主轴,薯块输送链也通过内部带有的齿轮安装于薯块输送链主轴上,薯块输送链主轴安装于机架上,端部安装有锥齿轮,用于接收来自链轮C的扭矩并通过锥齿轮变向,带动薯块输送链旋转促进薯块输送到集薯框,集薯框焊接于机架侧后方,用于收集挖掘后的马铃薯;所述的传动部分主要包括变速箱输入轴、变速箱、抖土部分传动链、集薯部分传动链和链轮C、链轮B和链轮A,变速箱焊接于机架上方横板上,变速箱输入轴用来接收拖拉机后输出轴提供的动力,并进行变
速增扭后经变速箱输出轴输出,变速箱输出轴端部开有键槽安装有链轮A,链轮A通过抖土部分传动链传递动力到链轮B内轮,链轮B通过开有的键槽方式固定进而带动抖土链主轴旋转,给抖土链提供旋转抖土动力,紧接链轮B外轮通过集薯部分传动链将动力传递到链轮C,经薯块输送链主轴端部安装的锥齿轮进行变向后带动薯块输送链旋转,将挖掘后的薯块运送到集薯框内,传动部分的传动路线为拖拉机后输出轴

变速箱输入轴

变速箱

变速箱输出轴

链轮A

抖土部分传动链

链轮B(抖土链)

集薯部分传动链

链轮C

锥齿轮

薯块输送链主轴;所述的限深轮上部为液压阻尼和弹簧内外结合的柔性减震机构,用于防止马铃薯甩出收获机,且可减轻马铃薯与抖土链及集薯部分传动链的碰撞,增加明薯率,减少破皮率;所述的牵引机构焊接于机架上部前方,用于拖拉机通过三点悬挂方式牵引。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案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所示:1为破土器,2为挖掘平铲,3为变速箱输入轴,4为机架,5为牵引机构,6为变速箱,7为抖土链,8为集薯框,9为薯块输送链,10为薯块输送链主轴,11为集薯部分传动链,12为链轮C,13为柔性减震机构,14为限深轮,15为链轮B,16为抖土部分传动链,17为抖土链主轴,18为链轮A。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1]本技术为一种侧输出集薯的马铃薯收获机,其主要包括其主要包括挖掘部分、抖土部分、集薯部分、传动部分以及柔性限深部分,所述的挖掘部分位于整个机构的前端下方,主要包括破土器1和挖掘平铲2,二者均通过螺栓紧固的方式安装于机架4最前部下方,破土器1用于破土切削,减少挖掘阻力,挖掘平铲2目的是挖出马铃薯;所述的抖土部分位于挖掘部分后方,主要包括抖土链7和抖土链主轴17,抖土链7安装于机中间位置,通过内部带有的齿轮安装于抖土链主轴17上,抖土链主轴17端部安装于机架上,机架4用于整机集成,抖土链主轴17用于接收来自链轮B15的扭矩进而带动抖土链7旋转,抖土链7的作用在于提供振动促进薯土分离;所述的集薯部分位于挖掘部分的正后方,主要包括集薯框8、薯块输送链9和薯块输送链主轴10,薯块输送链9也通过内部带有的齿轮安装于薯块输送链主轴10上,薯块输送链主轴10安装于机架4上,端部安装有锥齿轮,用于接收来自链轮C12的扭矩并通过锥齿轮变向,带动薯块输送链9旋转促进薯块输送到集薯框8,集薯框8焊接于机架4侧后方,用于收集挖掘后的马铃薯;所述的传动部分主要包括变速箱输入轴3、变速箱6、抖土部分传动链16、集薯部分传动链11和链轮C12、链轮B和链轮A18,变速箱焊接于机架4上方横板上,变速箱输入轴3用来接收拖拉机后输出轴提供的动力,并经变速箱6进行变速增扭后经变速箱输出轴输出,变速箱输出轴端部开有键槽安装有链轮A18,链轮A18通过抖土部分传动链16传递动力到链轮B15内轮,链轮B15通过开有的键槽方式固定进而带动抖土链主轴17旋转,给抖土链7提供旋转抖土动力,紧接链轮B15外轮通过集薯部分传动链11将动力传递到链轮C12,经薯块输送链主轴10端部安装的锥齿轮进行变向后带动薯块输送链9旋转,将挖掘后的薯块运送到集薯框8内,传动部分的传动路线为拖拉机后输出轴

变速箱输
入轴3

变速箱6

变速箱输出轴

链轮A18

抖土部分传动链16

链轮B15(抖土链7)

集薯部分传动链11

链轮C12

锥齿轮

薯块输送链主轴10;所述的限深轮14上部为液压阻尼和弹簧内外结合的柔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输出集薯的马铃薯收获机,其主要包括挖掘部分、抖土部分、集薯部分、传动部分以及柔性限深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挖掘部分位于整个机构的前端下方,主要包括破土器(1)和挖掘平铲(2),二者均通过螺栓紧固的方式安装于机架(4)最前部下方;所述的抖土部分位于挖掘部分后方,主要包括抖土链(7)和抖土链主轴(17),抖土链(7)安装于机架(4)中间位置,通过内部带有的齿轮安装于抖土链主轴(17)上,抖土链主轴(17)端部安装于机架(4)上;所述的集薯部分位于挖掘部分的正后方,主要包括集薯框(8)、薯块输送链(9)和薯块输送链主轴(10),薯块输送链(9)也通过内部带有的齿轮安装于薯块输送链主轴(10)上,薯块输送链主轴(10)端部安装于机架(4)上,集薯框(8)焊接于机架(4)侧后方;所述的传动部分主要包括变速箱输入轴(3)、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强刘潇孟建军闫荣佳李文昊田金松贾辛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