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气膜建筑的发电照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421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气膜建筑的发电照明系统,属于发电照明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气膜建筑照明系统供电持续性和稳定性较差,缺乏火灾应急照明措施的技术问题。系统包括:风力发电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风光互补控制器、火灾联动报警控制器、应急照明控制箱以及应急照明灯;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风力发电装置以及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相连,用于对所述风力发电装置以及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进行转换控制,并对产生的电能进行输出控制;所述火灾联动报警控制器与所述应急照明控制箱相连,用于在接收到火灾报警信号时,控制所述应急照明控制箱通电,以强制点亮所述应急照明灯。保证了气膜建筑内照明持续稳定供电以及消防安全。定供电以及消防安全。定供电以及消防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气膜建筑的发电照明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发电照明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气膜建筑的发电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气膜建筑是用特殊的建筑膜材做外壳,配备一套智能化的机电设备在气膜建筑内部提供空气的正压,把建筑主体支撑起来的一种建筑结构系统。目前气膜建筑中的照明系统多是由太阳能板、储能蓄电池以及路灯等设施组成,但该组成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旦遇见阴雨、雪天气,光照不足会导致发电量不能满足照明及应急照明的需求。
[0003]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又提出了通过太阳能光伏板和风力发电交替发电的照明系统。这种照明系统虽然能够满足气膜建筑的基本照明需要,但供电能力受季节影响比较大,持续性照明范围有限,供电稳定性也有待于完善,无法充分实现气膜建筑的应急照明作用。并且由于气膜建筑多为高大空间,建筑内一旦发生火灾,火势不易控制,容易造成火灾时的烟气大量聚集,而这种照明系统没有相应的应急照明措施,导致火灾场所照度不够,影响火灾时的人员疏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气膜建筑的发电照明系统,用于解决如下技术问题:现有的气膜建筑照明系统供电持续性和稳定性较差,缺乏火灾应急照明措施。
[0005]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6]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气膜建筑的发电照明系统,系统包括:风力发电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风光互补控制器、火灾联动报警控制器、应急照明控制箱以及应急照明灯;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风力发电装置以及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相连,用于对所述风力发电装置以及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进行转换控制,并对产生的电能进行输出控制;所述火灾联动报警控制器与所述应急照明控制箱相连,用于在接收到火灾报警信号时,控制所述应急照明控制箱通电,以强制点亮所述应急照明灯。
[0007]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力发电装置与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均安装于气膜建筑的外部;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由若干光伏阵列板构成,且安装于所述气膜建筑的顶部;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中包括光强检测模块;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通过所述光强检测模块获取实时光照强度,并接收所述风力发电装置发送的实时风机转速;在所述实时光照强度低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启动所述风力发电装置;在所述实时风机转速低于第二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启动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
[0008]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中还包括时间控制模块以及功率控制模块;所述光强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日升日落时间;所述时间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日升日落时间,控制照明系统中灯具的点亮与熄灭;所述功率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风力发电装置运行时,对所述风力发电装置的输出功率进行控制,避免变化的风速引起的功率波动。
[0009]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功率控制模块中包括卸载负荷回路;所述卸载负
荷回路中,功率逆变器、触发装置、二极管、卸荷器以及功率测量器依次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所述卸载负荷回路的输入端与所述风力发电装置以及储能蓄电池组之间通过门限开关相连;所述功率逆变器的输入端即为所述卸载负荷回路的输入端;当所述风力发电装置的实测功率与储能蓄电池组的消耗功率的差值达到第三预设阈值时,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闭合所述门限开关,连通所述卸载负荷回路,通过调节所述卸载负荷回路中的电流,调节所述风力发电装置的输出功率,从而控制由于瞬时风速变化引起的功率波动。
[0010]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配电箱以及照明控制箱;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为所述配电箱以及所述火灾联动报警控制器供电;所述配电箱具有过载保护、短路保护以及漏电保护功能,用于对所述照明控制箱进行控制,以控制灯具的点亮与熄灭;所述火灾联动报警控制器在接收到火灾报警信号时,与所述配电箱进行联动,切断所述照明控制箱的供电。
[0011]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火灾联动报警控制器设置于气膜建筑的内部;当气膜建筑内部发生火灾时,火灾探测器反馈火灾报警信号至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所述火灾报警控制器对所述火灾报警信号进行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发出联动报警信号至所述应急照明控制箱,控制所述应急照明控制箱内的中间继电器得电闭合,以及控制应急照明控制箱内的交流接触器闭合,从而将相关火灾区域的应急照明灯点亮,保证火灾时照明充足。
[0012]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应急照明控制箱中包括应急照明控制电路;所述应急照明控制电路包括应急照明输出联动控制接触器;所述应急照明输出联动控制接触器包括火灾自动报警联动输出接点部以及中间继电器接点部;所述火灾自动报警联动输出接点部由控制模块和中间继电器组成;所述控制模块的一端与回路总线以及电源总线连接,另一端与中间继电器连接;所述中间继电器接点部接通多个交流接触器,所述多个交流接触器在无火灾时均保持打开状态;所述火灾应急照明控制电路,还包括火灾应急联动输出、控制接触器、照明配电箱出线隔离开关以及若干个应急照明灯;所述火灾应急联动输出以及所述火灾报警输出联动控制接触器位于所述应急照明控制箱内,集中控制所述若干个应急照明灯。
[0013]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通过RS

485通信、Ethemet通信或者GPRS通信实现远程通信功能;通过上位机监控软件,监控当前逆变器的运行数据和工作状态,以及历史数据记录和故障信息;同时与环境监测仪进行实时通信,了解现场的日照强度、风速、风向以及温度。
[0014]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还包括时控灯亮灭以及光控灯亮灭功能;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通过拨盘开关以及LED数码管,设定照明系统中的各个灯具在夜间的工作时间,从而实现前半夜灯具全亮,后半夜灯具部分亮,达到照明和省电的有机结合。
[0015]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中还包括DSP数据采集与存储系统;所述DSP数据采集与存储系统,用于对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以及所述风力发电装置的发电数据及用电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气膜建筑的发电照明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本申请提出了将风力发电系统和太阳能光伏系统相结合,并通过风光互补控制器
进行转换控制的气膜建筑照明系统,使太阳能发电和风能发电进行互补,克服了气膜建筑高大空间采光差、照度低的缺陷,保证了气膜建筑内照明系统的持续稳定供电。并且本申请中还将风光互补控制器与火灾联动报警控制器相结合,通过风光互补控制器对火灾联动报警控制器进行供电,在发生火灾时,火灾联动报警控制器会强制点亮应急照明灯,保证人员疏散时保持足够的亮度,降低被困人员疏散难度。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气膜建筑的发电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力发电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风光互补控制器、火灾联动报警控制器、应急照明控制箱以及应急照明灯;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风力发电装置以及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相连,用于对所述风力发电装置以及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进行转换控制,并对产生的电能进行输出控制;所述火灾联动报警控制器与所述应急照明控制箱相连,用于在接收到火灾报警信号时,控制所述应急照明控制箱通电,以强制点亮所述应急照明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气膜建筑的发电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装置与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均安装于气膜建筑的外部;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由若干光伏阵列板构成,且安装于所述气膜建筑的顶部;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中包括光强检测模块;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通过所述光强检测模块获取实时光照强度,并接收所述风力发电装置发送的实时风机转速;在所述实时光照强度低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启动所述风力发电装置;在所述实时风机转速低于第二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启动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气膜建筑的发电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中还包括时间控制模块以及功率控制模块;所述光强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日升日落时间;所述时间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日升日落时间,控制照明系统中灯具的点亮与熄灭;所述功率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风力发电装置运行时,对所述风力发电装置的输出功率进行控制,避免变化的风速引起的功率波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气膜建筑的发电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控制模块中包括卸载负荷回路;所述卸载负荷回路中,功率逆变器、触发装置、二极管、卸荷器以及功率测量器依次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所述卸载负荷回路的输入端与所述风力发电装置以及储能蓄电池组之间通过门限开关相连;所述功率逆变器的输入端即为所述卸载负荷回路的输入端;当所述风力发电装置的实测功率与储能蓄电池组的消耗功率的差值达到第三预设阈值时,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闭合所述门限开关,连通所述卸载负荷回路,通过调节所述卸载负荷回路中的电流,调节所述风力发电装置的输出功率,从而控制由于瞬时风速变化引起的功率波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气膜建筑的发电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配电箱以及照明控制箱;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为所述配电箱以及所述火灾联动报警控制器供电;所述配电箱具有过载保护、短路保护以及漏电保护功能,用于对所述照明控制箱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月明陶绪刘航成卢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柏兰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