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运锻圆改进机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4117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转运锻圆机具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转运锻圆改进机具,包括机具主体和第二限位块,所述机具主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限位块,且第一限位块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撑架,所述机具主体的两侧均安装有侧架体,且侧架体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于侧架体的下方,且第二限位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转轴的下方安装有液压杆内管,且液压杆内管的下方设置有液压杆外管,所述液压杆外管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方便自动对锻圆进行提升转运操作,无需手动向上搬起,节省了工作人员的体力消耗,始终处于稳定支撑状态。态。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运锻圆改进机具


[0001]本技术涉及转运锻圆机具领域,具体是一种转运锻圆改进机具。

技术介绍

[0002]锻圆是经过工艺要求锻造的圆钢,一般生产可以达到1500mm直径,锻材是锻压的是冲击力,适合小的零部件或异型钢加工,圆钢分为热轧、锻制和冷拉三种,热轧圆钢的规格为5.5

250毫米,其中:5.5

25毫米的小圆钢大多以直条成捆供应,常用作钢筋、螺栓及各种机械零件;大于25毫米的圆钢,主要用于制造机械零件或作无缝钢管坯,而锻圆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转运机具进行转运。
[0003]现有的转运锻圆机具存在转运锻圆时支撑不够稳定,容易由于外力而发生滑动,需要工作人员长时间辅助支撑,转运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抬起锻圆的问题。
[000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转运锻圆改进机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转运锻圆时支撑不够稳定,容易由于外力而发生滑动,需要工作人员长时间辅助支撑,转运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抬起锻圆的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转运锻圆改进机具,包括机具主体和第二限位块,所述机具主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限位块,且第一限位块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撑架,所述机具主体的两侧均安装有侧架体,且侧架体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于侧架体的下方,且第二限位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转轴的下方安装有液压杆内管,且液压杆内管的下方设置有液压杆外管,所述液压杆外管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板,且定位板的内部贯穿有第二转轴。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的下方设置有底块,且底块的底部设置有底板,并且底板的外壁固定有横杆。
[0008]优选的,所述机具主体与第一限位块以及第一支撑架之间为焊接连接,且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均采用弧形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与第一转轴之间为转动连接,且第一转轴关于侧架体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
[0010]优选的,所述液压杆内管与液压杆外管之间为伸缩连接,且液压杆外管与定位板之间为一体化设置,并且定位板通过第二转轴与底块构成转动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横杆对称分布于底板的外壁,且底板与底块之间为相互垂直设置。
[0012]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3]1.机具主体在对锻圆进行转运过程中,通过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对锻圆进行支撑,能够防止仅固定锻圆端部而导致锻圆运输过程不稳定,提高了锻圆的运输稳定性,液压杆启动时,液压杆上下顶起液压杆内管,液压杆内管在液压杆外管的作用下向上滑动,从
而向上顶起安装板,由于装置为一体连贯结构,这样在第二支撑架上升过程中,能够同步带动第一支撑架进行上升,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机具主体能够方便自动对锻圆进行提升转运操作,无需手动向上搬起,节省了工作人员的体力消耗;
[0014]2.通过安装板、第一转轴、第二限位块、第二支撑架、液压杆内管、液压杆外管、定位板与第二转轴之间的设置,使得锻圆在提升转运过程中,始终处于稳定支撑状态,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使得液压杆外管与液压杆内管升降结构更加的灵活,机具主体在进行运输过程中,使用绳索穿过横杆即可对机具主体进行固定,这样无需进行打孔固定,且固定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正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整体侧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整体俯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第二支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机具主体;2、第一限位块;3、第一支撑架;4、侧架体;5、固定块;6、安装板;7、第一转轴;8、第二限位块;9、第二支撑架;10、液压杆内管;11、液压杆外管;12、定位板;13、第二转轴;14、底块;15、底板;16、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一
[0023]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一种转运锻圆改进机具,包括机具主体1和第二限位块8,机具主体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限位块2,且第一限位块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撑架3,机具主体1的两侧均安装有侧架体4,且侧架体4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块5,固定块5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板6,且安装板6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转轴7,第二限位块8设置于侧架体4的下方,且第二限位块8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架9,第一转轴7的下方安装有液压杆内管10,且液压杆内管10的下方设置有液压杆外管11,液压杆外管11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板12,且定位板12的内部贯穿有第二转轴13。
[0024]机具主体1与第一限位块2以及第一支撑架3之间为焊接连接,且第一支撑架3与第二支撑架9均采用弧形设置,机具主体1在对锻圆进行转运过程中,通过第一支撑架3与第二支撑架9对锻圆进行支撑,能够防止仅固定锻圆端部而导致锻圆运输过程不稳定,提高了锻圆的运输稳定性。
[0025]安装板6与第一转轴7之间为转动连接,且第一转轴7关于侧架体4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通过安装板6、第一转轴7、第二限位块8、第二支撑架9、液压杆内管10、液压杆外管11、定位板12与第二转轴13之间的设置,使得锻圆在提升转运过程中,始终处于稳定支撑状态,第一转轴7与第二转轴13使得液压杆外管11与液压杆内管10升降结构更加的灵活。
[0026]液压杆内管10与液压杆外管11之间为伸缩连接,且液压杆外管11与定位板12之间为一体化设置,并且定位板12通过第二转轴13与底块14构成转动结构,液压杆启动时,液压杆上下顶起液压杆内管10,液压杆内管10在液压杆外管11的作用下向上滑动,从而向上顶起安装板6,由于装置为一体连贯结构,这样在第二支撑架9上升过程中,能够同步带动第一支撑架3进行上升,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机具主体1能够方便自动对锻圆进行提升转运操作,无需手动向上搬起,节省了工作人员的体力消耗。
[0027]实施例二
[0028]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一种转运锻圆改进机具,第二转轴13的下方设置有底块14,且底块14的底部设置有底板15,并且底板15的外壁固定有横杆16。...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运锻圆改进机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具主体(1)和第二限位块(8),所述机具主体(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限位块(2),且第一限位块(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撑架(3),所述机具主体(1)的两侧均安装有侧架体(4),且侧架体(4)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板(6),且安装板(6)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转轴(7),所述第二限位块(8)设置于侧架体(4)的下方,且第二限位块(8)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架(9),所述第一转轴(7)的下方安装有液压杆内管(10),且液压杆内管(10)的下方设置有液压杆外管(11),所述液压杆外管(11)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板(12),且定位板(12)的内部贯穿有第二转轴(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运锻圆改进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13)的下方设置有底块(14),且底块(14)的底部设置有底板(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致立李含之祁成龙周旭王东周德江陆立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聚龙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