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流电路及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3964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08
本申请提供一种均流电路及电源,设置于均流控制器的电流检测放大器的输入端,用于产生偏置电压,当空载或轻载时,使得所述电流检测放大器的输出电压高于预定驱动电压,从而避免电流控制环路误操作,导致产生误差电压,保证均流控制器输出电压的精度。均流控制器输出电压的精度。均流控制器输出电压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均流电路及电源


[0001]本申请涉及电源
,尤其涉及一种均流电路及电源。

技术介绍

[0002]在大功率低压大电流应用场景中,为提高系统可靠性,可将多个电源模块并联供电,每个电源模块只需输出较小功率,所达到的总功率即可满足供电需要。多个并联的电源模块一般使用均流控制器实现均流控制,使得多个电源模块均分负载。目前,一些均流控制器在满载时可达到良好的均流效果,但是在空载或轻载时,会出现输出电压飘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均流电路及电源,能够解决均流控制器在空载或轻载时,输出电压飘高的问题。
[0004]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均流电路,设置于均流控制器的电流检测放大器的输入端,用于产生偏置电压,当空载或轻载时,使得所述电流检测放大器的输出电压高于预定驱动电压。
[0005]可选的,所述均流电路包括可控精密稳压源,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阳极与电流检测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阴极通过电阻R2与电源模块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阴极通过电阻R71与所述电流检测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参考端通过电容C4与所述电流检测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接,电源模块的负极输出端与所述电流检测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接。
[0006]可选的,所述均流电路包括上拉电阻R72,电源模块的正极输出端通过电阻R72与所述电流检测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相连接。
[0007]可选的,所述均流电路包括可控精密稳压源和电阻R92,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阳极与电源模块的负极补偿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阴极、参考端和并联后的电阻R8、电容C3的第一端相连接,并联后的电阻R8、电容C3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流检测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阴极通过电阻R92与电源模块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电流检测电阻与电源模块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
[0008]可选的,所述均流电路包括可控精密稳压源和电阻R92,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阳极与电源模块的负极补偿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阴极、参考端和并联后的电阻R8、电容C3的第一端相连接,并联的电阻R8、电容C3的第二端通过电阻R5与电源模块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电流检测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模块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电流检测电阻的第二端通过电阻R3与所述电流检测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接。
[0009]可选的,所述均流电路包括稳压管和电阻R93,所述稳压管的阴极与并联后的电阻R8、电容C3的第一端相连接,并联后的电阻R8、电容C3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流检测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稳压管的阴极通过电阻R93与电源模块的正极输出端V+相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均流电路包括稳压管和电阻R93,所述稳压管的阴极与并联后的电阻
R8、电容C3的第一端相连接,并联后的电阻R8、电容C3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流检测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相连接,并联的电阻R8、电容C3的第二端通过电阻R5与电源模块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稳压管的阴极通过电阻R93与电源模块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电流检测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模块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电流检测电阻的第二端通过电阻R3与所述电流检测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均流电路包括二极管和电阻R94,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并联后的电阻R8、电容C3的第一端相连接,并联后的电阻R8、电容C3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流检测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阳极通过电阻R94与电源模块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电源模块的负极补偿输出端相连接。
[0012]可选的,所述均流电路包括三极管、电阻R95、R11和R12,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射极与电源模块的负极补偿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并联的电阻R8、电容C3的第一端相连接,并联后的电阻R8、电容C3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流检测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电阻R12与电阻R95的一端、电阻R11的一端的相连接,电阻R95的另一端与电源模块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电源模块的负极补偿输出端相连接。
[0013]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源,包括所述的均流电路。
[0014]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均流电路及电源,设置于均流控制器的电流检测放大器的输入端,用于产生偏置电压,当空载或轻载时,使得所述电流检测放大器的输出电压高于预定驱动电压,从而避免电流控制环路误操作,导致产生误差电压,保证均流控制器输出电压的精度。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一些实施例的均流控制器的应用电路示意图;
[0017]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均流电路示意图;
[0018]图3为本申请第二种实施例的均流电路示意图;
[0019]图4为本申请第三种实施例的均流电路示意图;
[0020]图5为本申请第四种实施例的均流电路示意图;
[0021]图6为本申请第五种实施例的均流电路示意图;
[0022]图7为本申请第六种实施例的均流电路示意图;
[0023]图8为本申请第七种实施例的均流电路示意图;
[0024]图9为本申请第八种实施例的均流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27]图1所示为UCC29002型均流控制器的一种应用电路示意图,该均流控制器在满载时均流效果较好,精度较高,但是在空载或者轻载时,会出现输出电压飘高的问题。这是因为:空载或轻载时,由电流检测放大器和均流驱动放大器构成的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出电压V
CSO
理论上应为零,但由于芯片内部机理所致实际输出为0

150毫伏之间的误差电压,低于150毫伏的误差电压无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流电路,其特征在于,设置于均流控制器的电流检测放大器的输入端,用于产生偏置电压,当空载或轻载时,使得所述电流检测放大器的输出电压高于预定驱动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流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控精密稳压源,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阳极与电流检测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阴极通过电阻R2与电源模块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阴极通过电阻R71与所述电流检测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参考端通过电容C4与所述电流检测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接,电源模块的负极输出端与所述电流检测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流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拉电阻R72,电源模块的正极输出端通过电阻R72与所述电流检测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流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控精密稳压源和电阻R92,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阳极与电源模块的负极补偿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阴极、参考端和并联后的电阻R8、电容C3的第一端相连接,并联后的电阻R8、电容C3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流检测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阴极通过电阻R92与电源模块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电流检测电阻与电源模块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流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控精密稳压源和电阻R92,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阳极与电源模块的负极补偿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阴极、参考端和并联后的电阻R8、电容C3的第一端相连接,并联的电阻R8、电容C3的第二端通过电阻R5与电源模块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电流检测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模块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电流检测电阻的第二端通过电阻R3与所述电流检测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流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压管和电阻R9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灿贾留飞曾理刘云华罗慧唐清张顺彪王富光吴建王三虎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