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冲击波球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3558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03
本申请提供了改进型冲击波球囊,改进型冲击波球囊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的远端带有处在内管外围的球囊体,外管和内管之间被球囊体围拢的区域为可形变的球囊室,内管上固定有若干个用于在球囊室内放电的电极对,各电极对包括相互作用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各电极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通过带绝缘层的导体向近端延伸以连接驱动电路;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具有贴服于内管的收束状态和远离内管的工作状态,处于工作状态下的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通过远离内管形成引导空间,引导空间用于引导电极对放电形成的冲击波的运行方向。本申请通过电极工作状态的翘起实现引导冲击波朝同预设方向聚集,增加球囊的冲击力。增加球囊的冲击力。增加球囊的冲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型冲击波球囊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改进型冲击波球囊。

技术介绍

[0002]在血管成形术中,球囊用于打开动脉壁中的钙化病灶。当球囊膨胀使血管壁中的病灶扩展时,膨胀压力在球囊中储存大量能量,直到钙化病灶破裂或者裂开,存储的能量释放,该过程可能压迫并损伤血管壁。
[0003]近年来,冲击波球囊已经被用于破坏动脉或静脉中的钙沉积。例如,公开号为No.2009/03127682009的美国专利,描述了远端处具有诸如气囊的导管,该气囊布置为利用流体来膨胀。在气囊内设置冲击波发生器,该冲击波发生器采取例如电极对的形式,该电极对通过连接器在导管的近端处被耦接到高压源。当邻近静脉或动脉的钙化的区域放置气囊并且在电极两端施加高压脉冲时,形成冲击波,该冲击波通过流体传播并撞击气囊壁和钙化的区域。重复的脉冲在不损坏周围软组织的情况下破坏钙。
[0004]冲击波发生器中规格尺寸较大,尤其是在球囊导管轴向剖面上的规格尺寸,导致球囊导管柔顺性能降低,穿过血管内狭窄弯曲病变处难度增加。现有产品的每个电极都有一根导线连接,导致球囊整体规格增大。并且现有冲击波球囊的导线在电极下穿过,虽然存在绝缘层,但是其高压脉冲时容易击穿导致电源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本申请公开了改进型冲击波球囊,具有相对的远端和近端,所述改进型冲击波球囊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的远端带有处在内管外围的球囊体,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被所述球囊体围拢的区域为可形变的球囊室,所述内管上固定有若干个用于在球囊室内放电的电极对,各电极对包括相互作用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各电极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通过带绝缘层的导体向近端延伸以连接驱动电路;
[0006]所述第一电极和/或所述第二电极具有贴服于所述内管的收束状态和远离所述内管的工作状态,处于工作状态下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或所述第二电极通过远离所述内管形成引导空间,所述引导空间用于引导所述电极对放电形成的冲击波的运行方向。
[0007]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0008]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或所述第二电极为长条形且在工作状态下,一端贴服于所述内管,另一端远离所述内管以形成所述引导空间。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或所述第二电极自身轴向延长线与所述内管表面之间的夹角为工作角,所述工作角范围为1至89度,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内管轴向上的距离为0.3

6mm。
[0010]可选的,所述球囊体在扩张前,将所述第一电极和/或所述第二电极保持在收束状态;所述球囊体扩张后,所述第一电极和/或所述第二电极通过自身应力或外部应力实现所述工作状态。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具有贴服于所述内管的收束状态和相较于所述内管翘起的工作状态,在所述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形态一致或区别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引导空间相互连通。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具有贴服于所述内管的收束状态和相较于所述内管翘起的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电极固定设置与所述内管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引导空间内。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为长条形,处于工作状态下的第一电极的远端的端部与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内管的轴向位置上对正。。
[0014]可选的,所述第二电极为套设在所述内管上的环状,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内管的周向上设有多个且分别对应所述第二电极的不同位置。
[0015]可选的,所述第二电极为固定在所述内管上的电极点,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成对设置。
[0016]可选的,所述内管上固定有多个所述电极对,各电极对内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设置方式相同或独立设置。
[0017]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电极对的电势压差产生冲击波,电极对正极由导线组成,增加球囊的柔顺性。减少了正负极导线的接触面,减小击穿风险。减少电极使用,降低球囊规格;通过电极工作状态的翘起实现引导冲击波朝同预设方向聚集,增加球囊的冲击力。
[0018]具体的有益技术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具体结构或步骤进一步阐释。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改进型冲击波球囊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电极对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2中引导空间放大示意图;
[0022]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电极对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电极对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6至图9为本申请不同实施例中第一电极截面示意图。
[0025]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6]11、远端;12、近端;
[0027]2、外管;21、球囊体;22、球囊室;
[0028]3、内管;31、电极对;32、第一电极;33、第二电极;34、导体;35、引导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0]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003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
[0032]现有的冲击波球囊中,电极采用筒状结构,导管的柔顺性不佳,导管通过狭窄腔道的难度较大。
[0033]针对以上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改进型冲击波球囊,柔顺性较好,操作方便,冲击波方向性强,使用效果好。
[0034]参考附图1至附图3,本申请公开了改进型冲击波球囊,具有相对的远端11和近端12,改进型冲击波球囊包括外管2和内管3,外管2的远端11带有处在内管3外围的球囊体21,外管2和内管3之间被球囊体21围拢的区域为可形变的球囊室22,内管3上固定有若干个用于在球囊室22内放电的电极对31,各电极对31包括相互作用的第一电极32和第二电极33,各电极的第一电极32和第二电极33分别通过带绝缘层的导体34向近端12延伸以连接驱动电路;
[0035]第一电极32和/或第二电极33具有贴服于内管3的收束状态和远离内管3的工作状态,处于工作状态下的第一电极32和/或第二电极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改进型冲击波球囊,具有相对的远端和近端,所述改进型冲击波球囊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的远端带有处在内管外围的球囊体,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被所述球囊体围拢的区域为可形变的球囊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上固定有若干个用于在球囊室内放电的电极对,各电极对包括相互作用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各电极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通过带绝缘层的导体向近端延伸以连接驱动电路;所述第一电极和/或所述第二电极具有贴服于所述内管的收束状态和远离所述内管的工作状态,处于工作状态下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或所述第二电极通过远离所述内管形成引导空间,所述引导空间用于引导所述电极对放电形成的冲击波的运行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冲击波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或所述第二电极为长条形且在工作状态下,一端贴服于所述内管,另一端远离所述内管以形成所述引导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冲击波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或所述第二电极自身轴向延长线与所述内管表面之间的夹角为工作角,所述工作角范围为1至89度,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内管轴向上的距离为0.3

6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冲击波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体在扩张前,将所述第一电极和/或所述第二电极保持在收束状态;所述球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矩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