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生焦可磨性指数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3553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生焦可磨性指数的方法,炭化进料结束后,继续保持加热炉热负荷,向炉管内通入蒸汽或重质油,再将经加热炉加热后蒸汽或重质油送入炭化塔,同时在30~60min内将所述炭化塔恢复至微正压,并维持物料的炭化反应温度,继续炭化反应;然后将所述炭化塔出来的生焦送入炭化炉或砖窑进行煅烧。本发明专利技术从生焦生产工艺以及影响生焦可磨性指数的原理出发,制备出可磨性指数可调且适合生产厂家使用的生焦,减少生产厂家在原料选择上花费的时间。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生焦可磨性指数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焦化生产工艺
,尤其涉及一种降低生焦可磨性指数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可磨性指数这一概念最初来源于煤,指相同质量的煤颗粒,在消耗相同的能量下,磨碎成粉的难易程度,是煤矿企业在进行粉碎工艺及设备选型时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考量电厂内部能源消耗的依据;同样这一指标也适用于焦化厂家。降本增效是企业长期攻关的命题,给下游企业供给适合其生产工艺路线的原料,是原料制备厂家需要解决的难题。
[0003]当前在环保压力日益增大的大背景下,新能源商品逐步替代污染严重的传统商品是必然趋势,如发展迅猛的新能源汽车等。作为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组成部分之一的负极材料原料供给厂家有很多,生产出满足负极材料生产厂家磨粉、破碎工艺及得率高等要求的技术难点已成为原料生产厂家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但是在负极材料原料的选择上,目前下游厂家未曾找到可借鉴的相关技术,通常在海选适合自身工艺路线的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生焦可磨性指数的方法,从生焦生产工艺以及影响生焦可磨性指数的原理出发,制备出可磨性指数可调且适合生产厂家使用的生焦,减少生产厂家在原料选择上花费的时间。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生焦可磨性指数的方法,炭化原料进料结束后,保持加热炉热负荷,切换成蒸汽或重质油继续进料,经加热炉加热后蒸汽或重质油进入到炭化塔中,并在30~60min内将所述炭化塔恢复至微正压,同时维持所述炭化原料的炭化反应温度,继续炭化反应;然后将所述炭化塔出来的生焦送入炭化炉或回转窑进行热处理。
[0007]优选地,所述蒸汽的注入量为炭化原料进料量的10~30wt%。
[0008]优选地,所述重质油的投入量为炭化原料进料量的5~15wt%。
[0009]优选地,所述炭化塔内的微正压为20~50kPa。
[0010]优选地,所述炭化反应的深度反应时间为2~8h。
[0011]优选地,所述炭化反应温度为450~485℃。
[0012]优选地,所述热处理温度为450~485℃,热处理时间为1~2h。
[0013]优选地,所述降低生焦可磨性指数的方法获得的生焦的可磨性指数为40~90。
[0014]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镀铬板用防锈产品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本专利技术的降低生焦可磨性指数的方法,直接通过原料厂家改变生产工艺路线,延长炭化反应程度来控制生焦的可磨性指数,最终制备出满足下游厂家所需要的原料,突破传统由下游厂家海选原料,减少生产厂家在原料选择上花费的时间,阻碍研发进度;
[0016]2、本专利技术的降低生焦可磨性指数的方法,在处理过程中需要通入蒸汽或重质油,可对炉管进行清焦,有利于防止炉管结焦,大大降低了停工后处理炉管的工作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能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18]本专利技术的降低生焦可磨性指数的方法,在炭化原料进料结束后,保持加热炉热负荷,切换成蒸汽或重质油继续进料,经加热炉加热后蒸汽或重质油进入到炭化塔中,并在30~60min内将所述炭化塔恢复至微正压,同时维持所述炭化原料的炭化反应温度,继续炭化反应;然后将所述炭化塔出来的生焦送入炭化炉或回转窑进行热处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过程如下:
[0019](1)延长炭化反应时间:在炭化原料进料结束后,保持加热炉继续加热,并切换成蒸汽或重质油继续进料,经加热炉加热后蒸汽或重质油进入到炭化塔中,在30~60min内将炭化塔恢复至微正压,并维持炭化原料的炭化反应温度,继续炭化反应;其中,蒸汽的注入量为炭化原料进料量的10~30wt%;重质油的投入量为炭化原料进料量的5~15wt%;炭化塔内的微正压为20~50kPa;炭化反应温度为450~485℃;炭化反应的深度反应时间为2~8h;
[0020](2)低温热处理:将炭化塔出来的生焦在炭化原料的炭化反应温度下送入炭化炉或回转窑,进行热处理,其中热处理温度为450~485℃,热处理时间为1~2h。经上述方法处理可有效降低生焦的可磨性指数。
[0021]从生焦生产工艺以及影响生焦可磨性指数的原理出发,经过上述处理,将生焦的可磨性指数调节至适合下游厂家所述的范围,最终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生焦的可磨性指数为40~90可调。
[0022]下面结合具体的例子对本专利技术的降低生焦可磨性指数的方法作进一步介绍。
[0023]实施例1
[0024]采用现有制焦工艺:炭化反应温度465℃,反应时间:24h,炭化进料量9t/h,炭化塔内压力0.5MPa,最终获得可磨性指数为128的生焦。
[0025]本实施例中下游厂家所需的生焦的可磨性指数为80~90。
[0026]采用降低生焦可磨性指数的方法进行处理,在炭化原料进料结束后,继续保持加热炉对炉管加热,每小时向炉管内注入1.35t 0.8Mpa蒸汽,经加热炉加热的蒸汽进入炭化塔,在30min内将炭化塔内的压强降至20kpa,并维持炭化原料的炭化反应温度,继续深度反应6h后,停止注气,按正常停处理;此时生焦的可磨性指数为84;
[0027]将上述制备的生焦通过皮带机送入回转窑中进行热处理,以5~10℃/min的加热速率升温至465℃,然后降低转速,热处理2h后将生焦排出,获得可磨性指数为85的生焦。
[0028]实施例2
[0029]采用现有制焦工艺:炭化反应温度485℃,反应时间:36h,炭化进料量6t/h,炭化塔内压力0.45MPa,最终获得可磨性指数为98的生焦。
[0030]本实施例中下游厂家所需的生焦的可磨性指数为50~60。
[0031]采用降低生焦可磨性指数的方法进行处理,在炭化原料进料结束后,继续保持加热炉对炉管加热,每小时向炉管内注入0.6t重质油,经加热炉加热的重质油进入炭化塔,在30min内将炭化塔内的压强降至30kpa,并维持炭化原料的炭化反应温度,继续深度反应2h后,停止加入重质油,按正常停处理;此时生焦的可磨性指数为53;
[0032]将上述制备的生焦通过皮带机送入回转窑中进行热处理,以5~10℃/min的加热速率升温至485℃,然后降低转速,热处理2h后将生焦排出,获得可磨性指数为52的生焦。
[0033]实施例3
[0034]采用现有制焦工艺:炭化反应温度475℃,反应时间:24h,炭化原料进料量12t/h,炭化塔内压力0.25MPa,最终获得可磨性指数为115的生焦。
[0035]本实施例中下游厂家所需的生焦的可磨性指数为40~50。
[0036]采用降低生焦可磨性指数的方法进行处理,在炭化原料进料结束后,继续保持加热炉对炉管加热,每小时向炉管内注入0.6t重质油,经加热炉加热的重质油进入炭化塔,在60min内将炭化塔内的压强降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生焦可磨性指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炭化原料进料结束后,继续保持加热炉热负荷,切换成蒸汽或重质油继续进料,经加热炉加热后蒸汽或重质油进入到炭化塔中,并在30~60min内将所述炭化塔恢复至微正压,同时维持所述炭化原料的炭化反应温度,继续炭化反应;然后将所述炭化塔出来的生焦送入炭化炉或回转窑进行热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生焦可磨性指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的注入量为炭化原料进料量的10~30wt%。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生焦可磨性指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质油的投入量为炭化原料进料量的5~15wt%。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祥军王永涛严天祥陈晓峰杨海潇
申请(专利权)人:宝武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