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动力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3282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锂动力电池组,包括锂动力电池,其呈阵列分布在框架内侧,所述框架的内侧上端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下部与所述锂动力电池的上部之间相互配合,所述框架的内侧设置有腔室,所述腔室呈环状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内侧,所述框架的侧壁尚均匀开设有若干个贯穿式的散热孔,且框架的内部通过散热孔与外部连通,所述腔室的内侧还竖直设置有隔挡网架,所述隔挡网架的位置与所述散热孔的位置相互不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包裹式框架将电池组进行包裹,且框架与电池组之间有间隙,提供一定的缓冲效果,且框架的内部开设有若干散热孔,用于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的散热。于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的散热。于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的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动力电池组


[0001]本技术涉及锂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锂动力电池组。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是一种以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一次电池,与可充电电池锂离子电池跟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是不一样的,锂电池的专利技术者是爱迪生,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
[0003]现有市场上的锂动力电池组通过层状的框架结构从侧面对电池组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无法对电池起到防护的效果,造成挤压后锂电池出现起火的现象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锂动力电池组通过层状的框架结构从侧面对电池组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无法对电池起到防护的效果,造成挤压后锂电池出现起火的现象出现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锂动力电池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设计一种锂动力电池组,包括锂动力电池,其呈阵列分布在框架内侧,所述框架的内侧上端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下部与所述锂动力电池的上部之间相互配合,所述框架的内侧设置有腔室,所述腔室呈环状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内侧,所述框架的侧壁尚均匀开设有若干个贯穿式的散热孔,且框架的内部通过散热孔与外部连通,所述腔室的内侧还竖直设置有隔挡网架,所述隔挡网架的位置与所述散热孔的位置相互不重合。
[0007]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底部均匀开设有多个安装槽,所述锂动力电池的底部插设在安装槽的内侧,且锂动力电池的尺寸与所述安装槽的尺寸相互匹配。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连接杆、预紧螺母,所述连接杆竖直连接在所述框架的内侧底部,所述预紧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杆外部,且预紧螺母分别位于隔板的上下两端。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锂动力电池之间设置有间隙。
[0010]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锂动力电池组,有益效果在于:该锂动力电池组,采用包裹式框架将电池组进行包裹,且框架与电池组之间有间隙,提供一定的缓冲效果,且框架的内部开设有若干散热孔,用于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的散热。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锂动力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锂动力电池组的结构俯视图。
[0013]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锂动力电池组的结构侧视图。
[0014]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锂动力电池组的隔挡网架的结构放大图。
[0015]图中:框架1、腔室2、散热孔3、隔板4、连接杆5、预紧螺母6、锂动力电池7、隔挡网架8、安装槽9。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7]实施例1
[0018]参照图1

4,一种锂动力电池组,包括锂动力电池7,其呈阵列分布在框架1内侧,框架1的内侧上端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有隔板4,隔板4的下部与锂动力电池7的上部之间相互配合,框架1的内侧设置有腔室2,腔室2呈环状设置在框架1的内侧,框架1的侧壁尚均匀开设有若干个贯穿式的散热孔3,且框架1的内部通过散热孔3与外部连通,腔室2的内侧还竖直设置有隔挡网架8,隔挡网架8的位置与散热孔3的位置相互不重合。
[0019]锂动力电池7的正负极均通过垫片与接线相连接,此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过多赘述,安装时,将锂动力电池7插设在安装槽9的内侧;
[0020]其次采用包裹式框架1将电池组进行包裹,且框架1与电池组之间有间隙,提供一定的缓冲效果,且框架1的内部开设有若干散热孔3,用于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的散热。
[0021]实施例2
[0022]参考图1

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之间的区别在于,框架1的底部均匀开设有多个安装槽9,锂动力电池7的底部插设在安装槽9的内侧,且锂动力电池7的尺寸与安装槽9的尺寸相互匹配,固定件包括连接杆5、预紧螺母6,连接杆5竖直连接在框架1的内侧底部,预紧螺母6螺纹连接在连接杆5外部,且预紧螺母6分别位于隔板4的上下两端,连接杆5与锂动力电池7之间设置有间隙,对锂动力电池7进行初步的固定,同时将其中一个预紧螺母6螺纹连接在连接杆5的外部上端,将隔板4套设在连接杆5外侧的预紧螺母6,再配合另一个预紧螺母6进行固定,从而有效的实现对锂动力电池7限位效果。
[0023]该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0024]锂动力电池7的正负极均通过垫片与接线相连接,此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过多赘述,安装时,将锂动力电池7插设在安装槽9的内侧,对锂动力电池7进行初步的固定,同时将其中一个预紧螺母6螺纹连接在连接杆5的外部上端,将隔板4套设在连接杆5外侧的预紧螺母6,再配合另一个预紧螺母6进行固定,从而有效的实现对锂动力电池7限位效果;
[0025]其次采用包裹式框架1将电池组进行包裹,且框架1与电池组之间有间隙,提供一定的缓冲效果,且框架1的内部开设有若干散热孔3,用于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的散热。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动力电池组,包括锂动力电池(7),其呈阵列分布在框架(1)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内侧上端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有隔板(4),所述隔板(4)的下部与所述锂动力电池(7)的上部之间相互配合,所述框架(1)的内侧设置有腔室(2),所述腔室(2)呈环状设置在所述框架(1)的内侧,所述框架(1)的侧壁尚均匀开设有若干个贯穿式的散热孔(3),且框架(1)的内部通过散热孔(3)与外部连通,所述腔室(2)的内侧还竖直设置有隔挡网架(8),所述隔挡网架(8)的位置与所述散热孔(3)的位置相互不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动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龙李秋雷林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华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