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的人脸驱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3122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57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模式的人脸驱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多模式的人脸驱动方法,包括:获取当前采集的真实人物图像中的驱动人脸姿态;根据所述驱动人脸姿态与目标人脸姿态的差异,决策当前采用的人脸驱动模式;其中,所述人脸驱动模式包括图像驱动模式和非图像驱动模式,所述目标人脸姿态根据基于人物形象选取的目标人物图像获取;以当前决策的人脸驱动模式驱动所述目标人物图像。旨在实现灵活地在多种模式中进行切换,为当前的人脸动画实现选择最适宜的驱动模式,使得真实感提高的同时,还能避免由于姿态相差过大导致的人脸动画的质量急剧下降的问题。下降的问题。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模式的人脸驱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多模式的人脸驱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人脸动画是指将真实人物的脸部表情映射到虚拟人物脸部的技术,目前一种常用的方式通过提取的特征来驱动模型生成真实的脸部表情,然后将真实的脸部表情融合到虚拟人物的脸部,其中,提取的特征可以是图像特征,也可以是语音特征,还可以是文字特征,不同的类型的特征对应的是不同的驱动模式。此外,考虑到三维(3

dimension,3D)人脸图像对于虚拟人物建模的精度要求较高,需要为不同人物需要定制不同的模型,且需要大量的人工处理与专业设备的配合方能取得逼真的效果,而2D(2

dimension,2D)人脸动画无需建立3D人脸模型,只需目标人物图像及用于驱动的真实人物图像即可进行,极大降低了人脸动画的应用门槛
[0003]然而,从2D图像中往往难以获取真实人物的全部信息,使用图像驱动2D人脸动画,即采用图像驱动模式时,当真实人物与虚拟人物姿态相差过大时,生成的人脸动画的质量会急剧下降,此时,若是直接使用其它驱动模式驱动2D人脸动画时,由于不使用图像,缺乏图像信息,会出现人脸姿态固定不变的问题,且无法刻画人脸表情的细微变化,真实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模式的人脸驱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旨在实现灵活地在多种模式中进行切换,为当前的人脸动画实现选择最适宜的驱动模式,使得真实感提高的同时,还能避免由于姿态相差过大导致的人脸动画的质量急剧下降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模式的人脸驱动方法,包括:获取当前采集的真实人物图像中的驱动人脸姿态;根据所述驱动人脸姿态与目标人脸姿态的差异,决策当前采用的人脸驱动模式;其中,所述人脸驱动模式包括图像驱动模式和非图像驱动模式,所述目标人脸姿态根据基于人物形象选取的目标人物图像获取;以当前决策的人脸驱动模式驱动所述目标人物图像。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多模式的人脸驱动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采集的真实人物图像中的驱动人脸姿态;决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驱动人脸姿态与目标人脸姿态的差异,决策当前采用的人脸驱动模式;其中,所述人脸驱动模式包括图像驱动模式和非图像驱动模式,所述目标人脸姿态根据基于人物形象选取的目标人物图像获取;驱动模块,用于以当前决策的人脸驱动模式驱动所述目标人物图像。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
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上所述的多模式的人脸驱动方法。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多模式的人脸驱动方法。
[0009]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多模式的人脸驱动方法,在获取了当前采集的真实人物图像中的驱动人脸姿态之后,首先比较驱动人脸姿态和目标人脸姿态,即比较真实人脸姿态和基于人物形象选取的虚拟的目标人物的人脸姿态,然后根据驱动人脸姿态和目标人脸姿态的差异决定当前是否要采用图像驱动,可以理解的是,当驱动人脸姿态和目标人脸姿态的差异较大时,若是采用图像驱动,即利用图像中的图像进行驱动,则会由于姿态差异过大导致生成的人脸动画质量急剧下降,图像不真实,也就是说,此时不适合选择图像驱动,需要选择非图像驱动模式,当驱动人脸姿态和目标人脸姿态的差异不大时,由于基于图像中的图像更容易准确地生成人脸动画,且不会由于缺乏图像信息导致人脸姿态固定不变,因此,此时不适合选择非图像驱动模式,需要选择图像驱动模式,因此,根据驱动人脸姿态和目标人脸姿态的差异决定当前采用的人脸驱动模式能够灵活地在多种模式中进行切换,为当前的人脸动画实现选择最适宜的驱动模式,进而以当前决策的人脸驱动模式驱动目标人物图像能够同时提高真实感以及避免由于姿态相差过大导致的人脸动画的质量急剧下降的问题,最终实现全姿态情形下高逼真2D人脸动画的生成。
附图说明
[0010]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
[0011]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多模式的人脸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0012]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包括检测摄像头是否能够被调用步骤的多模式的人脸驱动装置的流程图;
[0013]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多模式的人脸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由
技术介绍
可知,3D人脸动画对技术的要求过高,开始关注如何实现2D人脸动画。但是目前的2D人脸动画在实际应用时真实感较差,容易出现生成图像质量下降的问题。
[001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模式的人脸驱动方法,包括:获取当前采集的真实人物图像中的驱动人脸姿态;根据所述驱动人脸姿态与目标人脸姿态的差异,决策当前采用的人脸驱动模式;其中,所述人脸驱动模式包括图像驱动模式和非图像驱动模式,所述目标人脸姿态根据基于人物形象选取的目标人物图像获取;以当前决策的人脸驱动模式驱动所述目标人物图像。
[0017]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多模式的人脸驱动方法,在获取了当前采集的真实人物图像中的驱动人脸姿态之后,首先比较驱动人脸姿态和目标人脸姿态,即比较真实人脸姿态和基于人物形象选取的虚拟的目标人物的人脸姿态,然后根据驱动人脸姿态和目标人脸姿态的差异决定当前是否要采用图像驱动,可以理解的是,当驱动人脸姿态和目标人脸姿态的
差异较大时,若是采用图像驱动,即利用图像中的图像进行驱动,则会由于姿态差异过大导致生成的人脸动画质量急剧下降,图像不真实,也就是说,此时不适合选择图像驱动,需要选择非图像驱动模式,当驱动人脸姿态和目标人脸姿态的差异不大时,由于基于图像中的图像更容易准确地生成人脸动画,且不会由于缺乏图像信息导致人脸姿态固定不变,因此,此时不适合选择非图像驱动模式,需要选择图像驱动模式,因此,根据驱动人脸姿态和目标人脸姿态的差异决定当前采用的人脸驱动模式能够灵活地在多种模式中进行切换,为当前的人脸动画实现选择最适宜的驱动模式,进而以当前决策的人脸驱动模式驱动目标人物图像能够同时提高真实感以及避免由于姿态相差过大导致的人脸动画的质量急剧下降的问题,最终实现全姿态情形下高逼真2D人脸动画的生成。
[0018]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模式的人脸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当前采集的真实人物图像中的驱动人脸姿态;根据所述驱动人脸姿态与目标人脸姿态的差异,决策当前采用的人脸驱动模式;其中,所述人脸驱动模式包括图像驱动模式和非图像驱动模式,所述目标人脸姿态根据基于人物形象选取的目标人物图像获取;以当前决策的人脸驱动模式驱动所述目标人物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的人脸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决策当前采用的人脸驱动模式之后,在所述以当前决策的人脸驱动模式驱动所述目标人物图像之前,还包括:在所述当前决策的人脸驱动模式发生切换的情况下,以预设的人脸驱动过渡策略驱动所述目标人物图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模式的人脸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驱动过渡策略包括第一过渡策略和/或第二过渡策略;其中,所述第一过渡策略包括:以预设的特定图像特征序列驱动所述目标人物图像;所述第二过渡策略包括:对所述驱动人脸姿态的图像特征进行平滑处理,以平滑处理后的图像特征驱动所述目标人物图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模式的人脸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人脸驱动过渡策略包括所述第一过渡策略和所述第二过渡策略,所述以预设的人脸驱动过渡策略驱动所述目标人物图像,包括:在所述切换为从所述非图像驱动模式切换到所述图像驱动模式的情况下,先以所述第一过渡策略驱动所述目标人物图像,在以所述第一过渡策略驱动所述目标人物图像的帧数达到第一预设值后,再以所述第二过渡策略驱动所述目标人物图像,直至以所述第二过渡策略驱动所述目标人物图像的帧数达到第二预设值;在所述切换为从所述图像驱动模式切换到所述非图像驱动模式的情况下,先以所述第二过渡策略驱动所述目标人物图像,在以所述第二过渡策略驱动所述目标人物图像的帧数达到所述第二预设值后,再以所述第一过渡策略驱动所述目标人物图像,直至以所述第一过渡策略驱动所述目标人物图像的帧数达到所述第一预设值。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模式的人脸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模式的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建国彭志勇贾霞申光侯春华刘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