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2899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取栓装置,包括外管组件及内管组件,所述外管组件包括外管本体,所述内管组件穿设于所述外管本体内,所述内管组件包括内鞘软管、内轴及取栓组件,所述内轴穿设于所述内鞘软管内,所述取栓组件与所述内轴相连,所述内轴与所述外管本体非同轴设置。取栓装置能够适应血管不同程度上的弯曲,在血管内运动时不容易造成卡涩、不容易损伤血管和静脉壁,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降低医务人员治疗过程中的使用技能要求。员治疗过程中的使用技能要求。员治疗过程中的使用技能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栓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介入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取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静脉血栓栓塞症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该病常常合并有肺栓塞、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
[0003]脉管闭塞的脉管内治疗以及相关的装置、系统和方法是一种新的取栓的技术方法,特别是用于从外周脉管系统提取血栓的系统和方法。
[0004]在使用该方式进行血栓的提取时,先通过导管在血管上相应的部位开口,并将导丝穿入导管,沿着血管穿到血管壁上附着血块的后方。然后将取栓装置的外轴,中间轴,内轴沿着导丝穿入到血栓后方,此时,外轴、导管、中间轴及内轴同轴设置。通过旋转手柄上的固定块,释放取芯元件及网状编织结构。取芯元件及网状编织结构是由记忆金属,如镍钛诺合金,制成,在释放后接触到常温的血液,取芯元件和网状编织结构会膨胀到充满血管内径。此时同时往近端抽动外轴,中间轴,内轴组成的装置,取芯元件锋利的边缘能把附着在血管壁上的血块及组织一起剥离到网状结构中,直至取芯元件抽出到导管的位置。然后,用注射器连接导管组件上的鲁尔接头,打开开关阀,抽取血栓。血栓提取装置设计移除大凝块体积,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取芯并分离大体积血栓,同时在编织网中捕获分离的血栓。减小诸如溶解血栓剂之类的药物的需求减小。这减小了出血风险、治疗后人体恢复时间、且减小了卫生保健程序费用成本。
[0005]但是,为了便于取栓时的操作,脉管闭塞的脉管内治疗以及相关的装置、系统和方法在取栓过程中对外轴与导管的同轴性,中间轴与外轴同轴性同轴,及内轴与中间轴的同轴性要求较高。由于人体血管的构造曲折复杂,同轴的外轴与导管,中间轴与外轴,内轴与中间轴穿插在弯曲的血管中,势必会造成各轴在抽离时产生卡涩的现象,医生在取血栓过程中难于抽离,严重时损坏装置;并且会使装置在血管弯曲的部位,损伤血管壁,造成血管壁发炎形成新的血栓;经过静脉瓣膜时,损伤静脉瓣膜,严重时导致静脉瓣膜失效。同时,要求外轴与导管同轴,中间轴与外轴同轴,内轴与中间轴同轴,使得器械整体的制造加工工艺要求更高,费用成本更高,不易于普及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取栓装置,该取栓装置能够适应血管不同程度上的弯曲,在血管内运动时不容易造成卡涩、不容易损伤血管和静脉壁,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降低医务人员治疗过程中的使用技能要求。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取栓装置,包括外管组件及内管组件,所述外管组件包括外管本体,所述内管组件穿设于所述外管本体内,所述内管组件包括内鞘软管、内轴及取栓组件,所述内轴穿设于所述内鞘软管内,所述取栓组件与所述内轴相连,所述内轴与所述外管
本体非同轴设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内管组件还包括牵引轴及内管调节手柄,所述内轴及所述牵引轴均穿设于所述内鞘软管内,所述内管组件还包括内管调节手柄,所述内管调节手柄设置于所述内鞘软管上,并与所述牵引轴相连,以带动所述牵引轴相对于所述内轴运动。
[0009]进一步地,所述取栓组件包括靠近所述调节手柄的第一端及远离所述调节手柄的第二端,所述取栓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内轴相连,所述取栓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牵引轴相连。
[0010]进一步地,所述取栓组件呈往网状结构,所述取栓组件包括连接部及网状本体,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网状本体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内轴相连,所述牵引轴与所述网状本体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相连。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均与所述内轴相连,另一端沿所述网状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并连接于所述网状本体上。
[0012]进一步地,多个所述连接部的长度并不相等,以使与所述连接部相连的所述内轴偏离所述网状本体的轴线。
[0013]进一步地,所述内管组件及所述内轴二者的其中之一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内管组件及所述内轴二者的其中另一由非弹性材料制成。
[0014]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材料包括记忆合金金属丝、弹簧管、弹性塑料绳或弹性塑料管;所述非弹性材料包括钢缆、实心金属丝、带编织层的塑料管或螺旋中空管。
[0015]进一步地,所述牵引轴本体由螺旋中空管制成,所述内轴由弹簧管制成,或所述牵引轴本体由弹簧管制成,所述内轴由螺旋中空管制成。
[0016]进一步地,所述取栓组件不设置内管。
[0017]进一步地,所述取栓组件还包括导管组件,所述导管组件包括导管本体、引入护套、导管固定件、导管组件排空管及导管组件排空阀,所述导管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导管固定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引入护套相连,所述导管组件排空管设置于所述导管固定件上,且通过所述导管固定件与所述导管本体内部管路连通,所述导管组件排空阀设置于所述导管组件排空管上,所述外管组件及所述内管组件穿设于所述导管本体内。
[0018]综上所述,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内轴与外管本体的非同轴设置,能够提高取栓装置对于血管弯曲的适应性,减少了对血管壁及静脉半模的损伤,在牵引外管组件运动时,能够更加的省力,减少对于操作精度的要求。
[0019]进一步地,通过在内鞘软管内同时设置牵引轴及内轴,并使得牵引轴与内轴分别与取栓组件的两端相连,这能够保证内轴与外管本体的非同轴性。
[0020]进一步地,通过内轴偏离网状本体的轴线的设置,能够保证内轴与外管本体的非同轴性,以使取栓装置更适合在弯曲的血管中穿梭,不易造成卡涩、不易损伤血管和静脉壁
[0021]进一步地,通过使得内轴与牵引轴本体二者的其中之一由弹性材料制成,其中另一由非弹性材料制成,这能够在适应血管弯曲的同时,保证推力及拉力的传递。在内轴与外管本体非同轴设置的前提下,牵引轴和内轴用的特殊材料等,允许操作者在误操作的时候,轴可以被拉长,防止绷断,这能够进一步地减少血管壁和静脉瓣膜的损伤,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降低医务人员治疗过程中的使用技能要求。
[0022]进一步地,通过取消中间轴,能够增大内管组件与外管组件之间的间隙,以使内轴
与外管本体之间保持非同轴设置。进一步地,通过省去中间轴,且内轴与外管本体非同轴的设置,能够使得取栓装置在制造加工时,工艺要求更低,对操作人员的要求更低,降低成本,易于普及使用。
[0023]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4]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取栓装置的导管组件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所示为图1中导管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取栓装置的填塞器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所示为图3中填塞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组件及内管组件,所述外管组件包括外管本体,所述内管组件穿设于所述外管本体内,所述内管组件包括内鞘软管、内轴及取栓组件,所述内轴穿设于所述内鞘软管内,所述取栓组件与所述内轴相连,所述内轴与所述外管本体非同轴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组件还包括牵引轴,所述牵引轴穿设于所述内鞘软管内,所述内管组件还包括内管调节手柄,所述内管调节手柄设置于所述内鞘软管上,并与所述牵引轴相连,以带动所述牵引轴相对于所述内轴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栓组件包括靠近所述调节手柄的第一端及远离所述调节手柄的第二端,所述取栓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内轴相连,所述取栓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牵引轴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栓组件呈网状结构,所述取栓组件包括连接部及网状本体,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网状本体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内轴相连,所述牵引轴与所述网状本体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均与所述内轴相连,另一端沿所述网状本体的周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毅闭佳俊桂宝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朴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