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波药物球囊导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4962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击波药物球囊导管装置,其包括药物球囊导管组件,所述药物球囊导管组件包括导管本体、超声换能器以及位于导管本体远端且与导管本体连接的球囊部件;球囊部件具有球囊腔,球囊腔具有部分充盈时的第一充盈状态以及完全充盈时的第二充盈状态,球囊腔处于第一充盈状态时用于充盈介质以对血管钙化斑块进行冲击波治疗以及用于挤压钙化斑块,球囊腔处于第二充盈状态时用于充盈介质以通过所述球囊腔上涂覆的药物对血管壁进行药物治疗;超声换能器的电极端延伸至球囊腔内,超声换能器的控制端位于导管本体的近端。冲击波药物球囊导管装置能够有效回收钙化物,减少血栓形成,有效抑制组织增生,减少血管再狭窄等并发症。并发症。并发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击波药物球囊导管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冲击波药物球囊导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血管钙化是指钙磷等矿物质在血管壁内异常沉积的病理生理过程,不仅存在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骨质疏松疾病中,还存在于糖尿病、血管病变、慢性肾病等疾病中。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钙化相关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长。血管钙化表现为冠状动脉、外周动脉等大血管壁过量钙、磷的异常沉积,导致动脉弹性降低、管腔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增加,诱发急性心血管事件。血管钙化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在美国,每年受到外周血管疾病困扰的人数超过900万,并且30%~50%的患者血管壁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钙化病变。当下肢外周血管(如股动脉、胫前动脉等)出现严重钙化,会造成下肢血供不足,引发患者腿部的疼痛而影响正常行走,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需手术治疗甚至截肢,给患者及医疗系统带来沉重的负担。由此可见,心血管系统钙化所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如何更好地处理钙化问题将进一步提升心血管钙化疾病的治疗水平。血管钙化的本质是在各种刺激因素下,血管细胞样表型向成骨细胞样表型的转化以及血管组织向骨组织的转化,其形成类似于骨发生过程。由于机体钙磷代谢调节的紊乱,钙盐被动地沉积于细胞和组织间,该沉积是一种不可调控的退化过程。
[0003]当前,血管钙化的治疗手段主要有内科治疗和手术治疗。内科治疗是通过使用调脂药物稳定血管内斑块,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或通过磷酸盐结合剂、双磷酸盐等钙磷平衡调节剂调节整体钙磷代谢,减轻钙盐沉积与钙结晶成核;但这些药物对血管钙化的作用尚不明确,并且对于血管钙化晚期的患者效果较差。手术治疗方法有介入治疗和动脉旁路移植术。介入治疗中,介入装置有传统球囊、特殊球囊和经皮腔内斑块旋切术,介入治疗所需的设备和技术尚存在诸多局限,易导致严重并发症。例如,传统球囊仅对软性病变扩张效果尚可,但在治疗钙化病变血管方面,则需更高的压力再次恢复管腔,然而持续的高压容易造成血管继发机械损伤,甚至造成血管破裂。特殊球囊如嵌入式、棘突球囊都有特殊的使用条件,需术者进行过较长时间的培训。经皮腔内斑块旋切术设备昂贵、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并且难以解决远端栓塞与较高的血管损伤风险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钙化血管治疗中的问题,结合超声碎石与球囊血管成形技术,通过利用震波治疗钙化动脉疾病,能够较好地克服传统设备和技术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足,因此,震波球囊有望成为新一代钙化性血管治疗技术。传统的震波球囊存在以下问题:电极裸露在球囊外部,释放热量时易损伤球囊材料,易发生体内球囊破裂等不良事件;不具备保护伞系统,清除下来的钙化物易随血液流动,易形成血栓;无法抑制组织增生,易使血管再狭窄等诸多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震波球囊存在的易损伤球囊材料、无法抑制组织增生、以及清除下来的钙化物易随血液流动易形成血栓的问题,提供一种冲击波药物球囊导管装
置。
[0005]一种冲击波药物球囊导管装置,包括:药物球囊导管组件;
[0006]所述药物球囊导管组件包括导管本体、超声换能器以及位于所述导管本体远端且与所述导管本体连接的球囊部件;
[0007]所述球囊部件具有球囊腔,所述球囊腔具有部分充盈时的第一充盈状态以及完全充盈时的第二充盈状态,所述球囊腔处于所述第一充盈状态时用于充盈介质以对血管钙化斑块进行冲击波治疗以及用于挤压钙化斑块,所述球囊腔处于所述第二充盈状态时用于充盈介质以通过所述球囊腔上涂覆的药物对血管壁进行药物治疗;
[0008]所述超声换能器的电极端延伸至所述球囊腔内,所述超声换能器的控制端位于所述导管本体的近端。
[000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球囊部件具有多个折叠翼,所述折叠翼上涂覆有抗细胞增殖药物层或溶栓抗炎抗凝药物层,当所述球囊腔完全充盈时,所述折叠翼能够充盈并朝外展开形成所述第二充盈状态。
[00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端具有多个超声显影位,所述超声显影位分布于所述电极端朝向所述电极端远端的一侧和所述电极端近端的一侧。
[00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球囊部件为非顺应性球囊或者半顺应性球囊。
[00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管本体具有导丝腔、第一充盈通道以及第二充盈通道,所述第一充盈通道与所述第二充盈通道均与所述球囊腔连通。
[00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管本体为同轴式导管,所述导管本体的近端具有与所述导丝腔连通的导丝腔接头、与所述第一充盈通道连通的第一充盈接头以及与所述第二充盈通道连通的第二充盈接头;
[0014]或者,所述导管本体为交换式导管,所述导管本体包括外管与内管,所述外管具有所述第一充盈通道以及所述第二充盈通道,所述外管的远端与所述球囊部件连接,所述外管的近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充盈通道连通的第三充盈接头以及与所述第二充盈通道连通的第四充盈接头,所述内管穿设于所述外管并由所述外管的近端的外壁穿出,所述内管具有所述导丝腔。
[001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导丝组件,所述导丝组件包括导丝杆、位于所述导丝杆远端的具有弹性的保护伞以及导丝头,所述导丝杆上位于所述保护伞两端的位置设置有导丝显影位。
[001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丝头具有弹性,所述导丝杆的远端端部呈锥形结构,所述导丝头套设于所述导丝杆的远端端部。
[001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伞为镍钛合金经编织后热处理后或经切割、酸洗、抛光、热处理后制成的网状结构。
[001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伞的表面涂覆有高分子薄膜层,所述高分子薄膜层的材料选自聚氨酯或聚四氟乙烯。
[001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丝杆上位于所述保护伞两端位置的所述导丝显影位均紧邻所述保护伞。
[002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传送导管组件,所述传送导管组件包括用于供所述导丝组件穿行的第一导管通道以及用于供所述药物球囊导管组件穿行的第二导管通道。
[002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回收导管,所述回收导管用于在治疗完成且回撤了药物球囊导管组件后,对所述保护伞进行回收,供所述传送导管组件穿行。
[0022]上述冲击波药物球囊导管装置中的球囊使用寿命高,经过超声冲击波清除下来的钙化物能够有效回收,不会随血液流动而形成血栓,能够有效抑制组织增生,减少血管再狭窄等诸多并发症。
[0023]综上所述,上述冲击波药物球囊导管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效治疗血管钙化沉积,可以有效解决外周动脉血管钙化斑块等症状。
[0025](2)本专利技术球囊部件的球囊部件的折叠翼上喷涂有抗细胞增殖药物(如雷帕霉素类mTOR抑制剂或紫杉醇等中的一种或几种联用)或溶栓抗炎抗凝药物,可以抑制组织增生。
[0026](3)本专利技术含有带有保护伞的导丝组件,可以有效收集清除后的钙化物,避免钙化物随血液流动,防止形成血栓。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波药物球囊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药物球囊导管组件;所述药物球囊导管组件包括导管本体、超声换能器以及位于所述导管本体远端且与所述导管本体连接的球囊部件;所述球囊部件具有球囊腔,所述球囊腔具有部分充盈时的第一充盈状态以及完全充盈时的第二充盈状态,所述球囊腔处于所述第一充盈状态时用于充盈介质以对血管钙化斑块进行冲击波治疗以及用于挤压钙化斑块,所述球囊腔处于所述第二充盈状态时用于充盈介质以通过所述球囊腔上涂覆的药物对血管壁进行药物治疗;所述超声换能器的电极端延伸至所述球囊腔内,所述超声换能器的控制端位于所述导管本体的近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波药物球囊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部件具有多个折叠翼,所述折叠翼上涂覆有抗细胞增殖药物层或溶栓抗炎抗凝药物层,当所述球囊腔完全充盈时,所述折叠翼能够充盈并朝外展开形成所述第二充盈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

2任意一项所述的冲击波药物球囊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具有导丝腔、第一充盈通道以及第二充盈通道,所述第一充盈通道、所述第二充盈通道均与所述球囊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波药物球囊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为同轴式导管,所述导管本体的近端具有与所述导丝腔连通的导丝腔接头、与所述第一充盈通道连通的第一充盈接头以及与所述第二充盈通道连通的第二充盈接头;或者,所述导管本体为交换式导管,所述导管本体包括外管与内管,所述外管具有所述第一充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泽元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朴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