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性好的驱动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2244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稳定性好的驱动轮装置,包括支架、电机和驱动轮,支架具有容置空间,电机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的驱动轮包括轮座和旋转轮,轮座从一端向中部延伸有空腔,在轮座的另一端设有与空腔相通的安装孔,电机靠近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位于空腔内,电机输出轴穿过安装孔设在支架上,在轮座的一端边缘向外延伸有凸缘,旋转轮套在轮座上,在轮座上远离凸缘的一端套有压制到旋转轮上的压板,在凸缘、旋转轮和压板之间设有锁紧装置,在轮座与电机之间且位于空腔内设有支撑轴承。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驱动轮装置工作的稳定性好。驱动轮装置工作的稳定性好。驱动轮装置工作的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性好的驱动轮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驱动轮。

技术介绍

[0002]所谓的驱动轮装置是指通过动力带动旋转的装置,现有的驱动轮装置一般包括驱动和轮体,驱动一般为电机等,电机输出轴通过轴承安装轮体,当电机工作时,带动轮体旋转。该结构虽然能实现轮体的旋转工作,但是,由于轮体直接被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轮体相当于电机本体处于悬臂状态,且轮体在旋转过程中,当轮体与其他物体相互作用时,其旋转面全部位于电机本体外,这样,就会对电机输出轴产生较大的弯曲力,驱动轮装置的工作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的驱动轮装置,利用本技术的结构,驱动轮装置工作的稳定性好。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稳定性好的驱动轮装置,包括支架、电机和驱动轮,支架具有容置空间,电机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的驱动轮包括轮座和旋转轮,轮座从一端向中部延伸有空腔,在轮座的另一端设有与空腔相通的安装孔,电机靠近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位于空腔内,电机输出轴穿过安装孔设在支架上,在轮座的一端边缘向外延伸有凸缘,旋转轮套在轮座上,在轮座上远离凸缘的一端套有压制到旋转轮上的压板,在凸缘、旋转轮和压板之间设有锁紧装置,在轮座与电机之间且位于空腔内设有支撑轴承。
[0005]上述结构,由于设置了轮座,轮座内设置了用于容纳电机部分的空腔,将轮座的一端与电机输出轴连接,便于通过电机输出轴驱动轮座旋转,轮座的另一端通过内部设置的支撑轴承支撑在电机上,让旋转轮的旋转面向着电机方向偏移,让电机输出轴不形成向外的悬臂结构,那么,旋转轮在工作过程中,其作用力一方面作用在电机输出轴上,另一方面作用在电机上,电机输出轴发生弯曲变形的量会减少,并且能让整个驱动轮装置更加的紧凑。
[0006]进一步的,轮座包括大端和小端,小端的外径小于大端的外径,空腔位于大端内,安装孔位于小端内。
[0007]进一步的,在小端上螺纹连接有压制在压板上的压制螺母。这样,对压板的固定更加的可靠。
[0008]进一步的,在大端的外圆周上设有轴向延伸的凸起,在旋转轮的内壁上设有与凸起配合的凹槽。这样,通过轮座上的凸起与旋转内的凹槽的配合,让动力的传递更加的可靠。
[0009]进一步的,旋转轮包括旋转轮本体和间隔环,旋转轮本体设置有两个以上,在相邻的旋转轮本体之间设有间隔环。该结构,当某一旋转轮本体损坏,则只要更换对应的旋转轮本体即可,减少维修成本。
[0010]进一步的,在旋转轮本体的外圆周上设有驱动齿。这样能提高驱动的可靠性。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锁紧装置包括锁紧螺栓和锁紧螺母,锁紧螺栓穿过凸缘、旋转轮和压板,锁紧螺母螺纹连接在锁紧螺栓上并压制在压板上。这样让旋转轮构成一整体。
[0012]进一步的,在电机上设有箍套,在支架、箍套和电机之间穿过有螺栓组件。这样通过支架对电机的固定更加的可靠,而且方便拆卸。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稳定性好的驱动轮装置的立体图。
[0014]图2为稳定性好的驱动轮装置的分解图。
[0015]图3为稳定性好的驱动轮装置的俯视图。
[0016]图4为稳定性好的驱动轮装置图3中A

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如图1至图4所示,稳定性好的驱动轮装置包括支架11、电机12和驱动轮13。
[0019]如图1至图4所示,支架11包括上臂111和下臂112。上臂111位于下臂112的上方,上臂111与下臂112之间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用于容置旋转轮13。在上臂111上设有上安装孔1111。在上安装孔1111内安装有轴承151,当然轴承151也可以用固定套替代。在下臂112上设有下安装孔1121。
[0020]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电机输出轴,电机本体的下端外周上套有两个以上的电机固定环121,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两个电机固定环121,在相邻的电机固定环121之间具有间隙。
[0021]下臂112通过下安装孔1121套在电机本体外,在电机本体外且位于下臂112的下方套有箍套10,箍套10的开口处穿过有箍紧螺栓101,并通过箍紧螺母102与箍紧螺栓101连接实现箍套10对电机本体的箍紧。在相邻的电机固定环121之间设有间隔套103,在最上面的电机固定环121的上方设有与间隔套103同轴且数量相同的上间隔套104,在电机本体圆周外均布有三个以上的间隔套103,螺栓组件连接下臂、箍套、电机固定环、间隔套和上间隔套,螺栓组件包括连接螺栓和连接螺母,连接螺栓105从上到下穿过下臂112、箍套10、上间隔套104、电机固定环121、间隔套103、电机固定环121,在连接螺栓105的下端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母106,在连接螺栓105上位于箍套10与上间隔套104之间螺纹连接有上连接螺母107,这样,通过上连接螺母107与连接螺栓105的作用将下臂112与箍套10紧固在一起,由于箍套紧箍在电机本体外,因此,能将电机本体固定在下臂112上;由于设置了连接螺母106,因此,将电机本体、下臂112、箍套10、上间隔套104、电机固定环121和间隔套103连接成了一整体,对电机的固定可靠。
[0022]驱动轮13包括轮座131、旋转轮132和压板133。
[0023]轮座的大端1311的直径大于轮座的小端1312的直径,轮座131从下到上设有延伸到中部的空腔1314,轮座131从上到下设有与空腔1314连通的安装孔1315,空腔1314位于轮座的大端内,安装孔1315位于轮座的小端内,在轮座131的大端下边缘设有向外延伸的凸缘1313,凸缘1313的外径小于旋转轮132的外径;电机本体上端位于空腔1314内,电机本体与
空腔的内壁之间有间隙,且在电机本体与轮座之间设有支撑轴承1a,电机输出轴穿过安装孔1315,电机输出轴通过键或者一边开有缺口的结构与轮座131连接,这样,当电机输出轴旋转时,则能带动轮座131旋转,电机输出轴穿过轴承151,在轴承151的内圈上设有垫圈154,在垫圈154穿过有连接到电机输出轴上的螺栓155,实现电机输出轴与轴承154的连接;在轮座的上端与电机输出轴之间径向穿过有销轴156,让电机输出轴与轮座131的连接更加的可靠。在轮座大端的外周上且位于凸缘的上方设有轴向延伸的凸起1316。
[0024]旋转轮132包括旋转轮本体1321和间隔环1322,旋转轮本体1321设置有两个以上,在相邻的旋转轮本体1321之间设有间隔环1322,间隔环1322的最大直径小于旋转轮本体1321的最大直径,在本技术中,旋转轮本体的最大直径是指设置了驱动齿后形成的最大直径,在旋转轮本体1321的外圆周上设有驱动齿1323,驱动齿在旋转轮本体的圆周上均匀布置;在旋转轮本体1321和间隔环1322的内壁上均设有与凸起1316配合的凹槽1324,旋转轮132通过凸缘1313支撑。压板133压制在旋转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性好的驱动轮装置,包括支架、电机和驱动轮,支架具有容置空间,电机安装在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轮包括轮座和旋转轮,轮座从一端向中部延伸有空腔,在轮座的另一端设有与空腔相通的安装孔,电机靠近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位于空腔内,电机输出轴穿过安装孔设在支架上,在轮座的一端边缘向外延伸有凸缘,旋转轮套在轮座上,在轮座上远离凸缘的一端套有压制到旋转轮上的压板,在凸缘、旋转轮和压板之间设有锁紧装置,在轮座与电机之间且位于空腔内设有支撑轴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驱动轮装置,其特征在于:轮座包括大端和小端,小端的外径小于大端的外径,空腔位于大端内,安装孔位于小端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驱动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小端上螺纹连接有压制在压板上的压制螺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庭辉张阳李肃何颖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