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聚乙烯食品级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2041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42
本申请涉及包装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抗菌聚乙烯食品级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及用途。该抗菌聚乙烯食品级包装膜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来:低密度聚乙烯80~100份,抗菌母粒4~5份,阻气剂4~6份,所述阻气剂包括封闭剂和吸收剂,所述封闭剂和吸收剂二者重量之比为(3~5):(1~3);其制备方法为:将各原料混合挤出造粒后再经流延成膜制得抗菌聚乙烯食品级包装膜。本申请的抗菌聚乙烯食品级包装膜可用于生鲜果蔬包装,其具有减少氧气渗入量,提高抗菌性能的优点;另外,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具有加工稳定性高的优点。具有加工稳定性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聚乙烯食品级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包装材料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菌聚乙烯食品级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乙烯是五大合成树脂之一,是我国合成树脂产能最大、进口量最多的品种。聚乙烯的主要加工产品为薄膜,聚乙烯薄膜因为良好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耐低温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包装材料,聚乙烯薄膜既可应用于工业如食品级塑料母粒包装,又可应用于食品包装。
[0003]当聚乙烯薄膜用于食品级塑料母粒包装时,能够紧贴塑料母粒,从而起到均匀捆扎固定塑料母粒的作用,免去了用捆扎材料的繁琐操作。同时因为聚乙烯薄膜的收缩包装将塑料母粒固定,从而缩小所占空间。由于聚乙烯薄膜具有很好的韧性和缓冲性能,内装物又得到充分固定,所以能有效地防止冲击和振动对内装物的影响,包装紧凑,且不易损坏。且聚乙烯包装可实现机械化包装,便于与生产线配套,从而大大提高包装效率,包装设备简单,工作稳定,通用性好。
[0004]当聚乙烯食品级薄膜用于食品包装时,通过薄膜包裹在食品表面,实现隔离外界微生物和污染物,从而延长食品保质期,减少食品变质。
[0005]为了进一步减少食品变质的情况,通常会在食品包装膜加工过程中直接将抗菌剂加入到聚合物树脂中,然后通过共混成型或者溶剂流延制成抗菌材料,依靠抗菌剂在材料中的迁移与释放,从而对食品进行杀菌。
[0006]当抗菌聚乙烯包装膜用于生鲜果蔬包装时,外界氧气容易穿过包装膜进入包装袋内为微生物生长提供氧气,从而促进微生物生长导致生鲜果蔬腐败变质,使得抗菌聚乙烯包装膜的抗菌效果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减少进入包装袋内的氧气,降低外界氧气对抗菌效果的影响,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菌聚乙烯食品级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8]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菌聚乙烯食品级包装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抗菌聚乙烯食品级包装膜,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来:低密度聚乙烯80~100份,抗菌母粒4~5份,阻气剂4~6份,所述阻气剂包括封闭剂和吸收剂,所述封闭剂和吸收剂二者重量之比为(3~5):(1~3)。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低密度聚乙烯树脂、抗菌母粒、封闭剂和吸收剂共混然后制得包装膜,所制得的包装膜因抗菌母粒而具备抗菌性能,封闭剂提高包装膜的致密度和洁净度,从而使得氧气透过量下降,同时吸收剂将与包装膜接触的氧气吸收,从而进一步减少进入包装袋内的氧气,有效减少外界氧气对包装袋内生鲜果蔬的影响,进而降低外界氧气对抗菌效果的影响。
[0010]优选的,所述封闭剂包括纳米氮化硅、花生四烯酸和超支化聚酯,所述三者重量之比为(4~8):3:1。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纳米氮化硅作为成核剂促进塑料结晶的同时,因纳米氮化硅存在多孔结构,从而超支化聚酯使得多个纳米氮化硅粒子结合,然后花生四烯酸一方面使得相邻纳米氮化硅粒子连接,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超支化聚酯之间结合,从而进一步促进晶核生长,有效促进塑料结晶固化,提高塑料的结晶度和致密度。
[0012]优选的,所述吸收剂由以下步骤制得:先制得囊壁材料和含有抗氧化剂的囊芯材料,然后将二者混合并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得微胶囊,从而制得吸收剂。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微胶囊的保护作用下,减少成膜过程中对抗氧化剂的消耗,使得抗氧化剂用于消耗与包装膜接触的氧气,从而减少供微生物繁殖的氧气,有效提高抗菌性能。
[0014]优选的,还包括防雾剂3~7份。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入防雾剂减少包装袋内的水雾,减少水珠堆积为微生物繁殖提供环境,进一步提高包装膜的抗菌性能,降低包装袋内生鲜果蔬腐败变质的可能性。
[0016]优选的,所述防雾剂包括亲水剂和吸水剂,所述亲水剂和吸水剂二者重量之比为(1~3):(2~4)。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亲水剂使得水雾更容易与包装膜结合,然后吸水剂使得水雾被包装膜吸收,有效减少水雾在包装膜上积聚而形成水珠,减少微生物繁殖环境,从而进一步提升包装膜的抗菌性能。
[0018]优选的,所述抗菌母粒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抗菌剂,所述现行低密度聚乙烯和抗菌剂二者重量之比为(3~5):1。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与抗菌剂共混造粒,先制得性能稳定的抗菌母粒,从而提高后续成膜过程中的加工稳定性。
[0020]优选的,所述抗菌剂包括改性纳米磷酸锆载银抗菌剂和纳米氧化锌抗菌剂,所述改性纳米磷酸锆载银抗菌剂和纳米氧化锌抗菌剂二者重量之比为(1~3):1。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改性纳米磷酸锆载银抗菌剂和纳米氧化锌抗菌剂二者复配使用,从而有效提高包装膜的抗菌效果。
[0022]优选的,所述改性纳米磷酸锆载银抗菌剂由以下步骤制得,将纳米磷酸锆载银抗菌剂与硅烷偶联剂以及乙二醇混合搅拌,再经过滤烘干制得改性纳米磷酸锆载银抗菌剂。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性后的纳米磷酸锆载银抗菌剂亲水性增强,从而与防雾剂配合进一步增强对水雾的吸收能力,减少包装袋内的水,从而有效提高包装膜的抗菌性能。
[0024]优选的,还包括1~3份紫外吸收剂。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包装好的生鲜果蔬进行紫外消毒时,抗紫外剂可有效减少紫外线对包装膜的损伤,从而延长包装膜使用寿命,减少因包装膜受紫外线照射损伤对包装膜抗菌性能的影响。
[0026]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菌聚乙烯食品级包装膜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抗菌聚乙烯食品级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低密度聚乙烯、抗菌母粒、封闭剂和吸收剂混合,然后通过挤出造粒制得改性聚乙烯母粒,将改性聚乙烯母粒经流延成膜制得抗菌聚乙烯食品级包装膜。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低密度聚乙烯与抗菌母粒以及封闭剂和吸收剂混合造粒后再流延成膜,加工过程稳定性高,制得的产品性能较佳。
[0028]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申请采用封闭剂提高包装膜的致密度和结晶度,从而提高氧气渗透进入包装袋内的难度,在氧气渗透过程中吸收剂对氧气进行吸收,从而进一步减少进入包装袋内的氧气,有效减少外界氧气渗入量,从而减少包装袋内生鲜果蔬因外界氧气促进微生物繁殖而变质的情况,提高包装膜的抗菌性能;2、本申请中防雾剂由亲水剂和吸水剂组成,使得水雾与包装膜更容易结合水雾更容易被包装膜吸收,从而减少适合微生物繁殖的环境,有效提高包装膜的抗菌性能;3、本申请中通过改性纳米磷酸锆载银抗菌剂与防雾剂结合使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包装膜对水雾的吸收能力,有效提高包装膜的抗菌性能;4、本申请的方法,通过先将各原料混合制得改性聚乙烯母粒,再经流延成膜制得包装膜,加工过程稳定性高;5、本申请的产品可用于食品级塑料母粒的包装,因为该抗菌聚乙烯塑料包装膜所采用的低密度聚乙烯,无臭,无毒,安全性高,阻湿性好,热封性好,有利于食品级塑料母粒的储存和运输,且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聚乙烯食品级包装膜,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来:低密度聚乙烯80~100份,抗菌母粒4~5份,阻气剂4~6份,所述阻气剂包括封闭剂和吸收剂,所述封闭剂和吸收剂二者重量之比为(3~5):(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聚乙烯食品级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剂包括纳米氮化硅、花生四烯酸和超支化聚酯,所述三者重量之比为(4~8):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聚乙烯食品级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剂由以下步骤制得:先制得囊壁材料和含有抗氧化剂的囊芯材料,然后将二者混合并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得微胶囊,从而制得吸收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聚乙烯食品级包装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雾剂3~7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菌聚乙烯食品级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雾剂包括亲水剂和吸水剂,所述亲水剂和吸水剂二者重量之比为(1~3):(2~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菌聚乙烯食品级包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方高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科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