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高铬铸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1563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冶炼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耐磨高铬铸铁及其制备方法,一种耐磨高铬铸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装料,按定量配比提取废钢、增碳剂、铬铁、硅铁、锰铁、钼铁、铌铁、铜、钒铁进行配料,并将配料装入金属炉内;熔化,将金属炉功率调至最大进行熔化,熔炼温度为1450℃为佳;脱氧,待金属炉料全部熔化并提温至1480℃后,再按顺序加入氧化剂进行脱氧;浇注,温度达到1480℃时即可出炉。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四组实施例中加入不同含量的铌铁,其在与硅铁、锰铁、钼铁的混配组合下,其所制备而成的高铬铸铁耐磨硬质相碳化物的体积分数达到58~60%、抗冲击热性达到5.6~5.9J/cm2,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能较好的适用于各种泵料设备、磨损工件的制备。损工件的制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高铬铸铁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冶炼
,具体是一种耐磨高铬铸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铬铸铁是一种性能优良而受到特别重视的抗磨材料,它以比合金钢高得多的耐磨性,和比一般白口铸铁高得多的韧性、强度,同时它还兼有良好的抗高温和抗腐蚀性能,加之生产便捷、成本适中,而被誉为当代最优良的抗磨料磨损材料之一,广泛用于各种泵料设备、磨损工件的生产应用,金、矿山、建材、电力和化工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
[0003]而为了提高高铬铸铁耐磨性,各种成分配比的高铬铸铁应用而成,例如现有专利技术所示:中国专利网公开了一种高铬铸铁耐磨材料及热处理方法(公告号CN 104195420),以铁为主要原料,并配以碳、硅、锰、硫﹑磷、铬、钼、镍、铜为辅助原料,配制后熔炼铸造而成,其特征在于,熔液中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数具体为:C2.9

3.1%,Si0.5

0.8%,Mn0.8

1.0%,S0.02

0.05%,P0.02

0.05%,Cr19

21%,Mo1.7

1.9%,Ni0.5

0.7%,Cu0.2

0.5%,余量为Fe,该专利技术提高高铬铸铁的性能及使用效果,从而增加冶金、矿山、建材﹑煤矿等领域产量,延长设备的使用周期,使生产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0004]还如中国专利网公开了一种高铬铸铁模具及其制备方法(公告号CN104164612),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C:2.4—2.5%、Cr:13—13.5%、Mn:0.8—0.9%、Si:1.05—1.1%、Cu:0.4—0.5%、Ni:0.5—0.6%、B:0.03—0.04%、Re:0.02—0.03%、S:≤0.04%、P:≤0.04%,余量为Fe,该专利技术的高铬铸铁模具,组织均匀,通过合理的配方设计,合理的熔炼、浇铸、热处理等加工工艺,避免了缩松、缩孔的产生,有效的提高模具的机械性能,硬度:63—65HRC,耐磨性好,韧性好,冲击值≥8J/cm2,使用寿命提高1.5—2倍,成本低,
[0005]又如中国专利网公开了一种高铬铸铁铸件(公告号CN 104131219),由如下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组成:C:3.05—3.1%、Mn:0.76—0.8%、Si:0.6—0.7%、Cr:10.6—11%、B:1.2—1.4%、Cu:0.08—0.1%、V:1.2—1.4%、Ni:0.06—0.08%、P:≤0.02%、S:≤0.02%,余量为Fe,该专利技术通过合理改善高铬铸铁铸件的各成分配比,通过合理的熔炼、浇铸、热处理等加工工艺,提高了铸件的强度、韧性、耐磨性,通过浇铸时间﹑砂型温度的控制,防止缩松、缩孔的产生,也提高了铸件的韧性和耐磨性,抗拉强度为480——50OMPa。
[0006]然而上述专利技术中高铬铸铁的制备配比,尤其是对于铌铁的含量,其Ni的配重含量均不高于1%,而铌铁主要用于冶炼高温合金,不锈钢和高强度低合金钢,铌在不锈钢和耐热钢中,与钢中的碳生成稳定的碳化铌,均匀地分布在钢的晶粒边界,防止高温下钢的晶粒长大,对钢的组织起细化作用,可提高钢的强度、韧性和蠕变性能,且铌与碳的化学亲和力远远大于铬与碳,因此,当不锈钢中有铌存在时,可防止在钢的晶界析出碳化铬,提高钢的抗腐蚀能力,而高铬铸铁中铌铁的含量多与少,影响着高铬铸铁的耐磨性能、抗腐蚀性能,现有专利技术中高铬铸铁的铌含量较低,其是制约高铬铸铁耐磨、耐腐蚀、硬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耐磨高铬铸铁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高铬铸铁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高铬铸铁,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高铬铸铁的各元素成分及配重百分比为:C=2.8

3.0%,Cr=25

27%,Si=0.6

0.8%,Mn=0.6

0.8%,Mo=0.4

0.6%,Ni=O.8

2.5%,Cu=0.8

1.0%,V=0.6

0.8%,余量为Fe。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耐磨高铬铸铁的各元素成分及配重百分比为:C=2.8%,Cr=25%,Si=0.6%,Mn=0.6%,Mo=0.4%,Ni=O.8%,Cu=0.8%,V=0.6%,余量为Fe。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耐磨高铬铸铁的各元素成分及配重百分比为:C=2.85%,Cr=25.5%,Si=0.65%,Mn=0.65%,Mo=0.45%,Ni=1.5%,Cu=0.85%,V=0.65%,余量为Fe。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耐磨高铬铸铁的各元素成分及配重百分比为:C=2.9%,Cr=26%,Si=0.7%,Mn=07%,Mo=0.5%,Ni=2%,Cu=0.9%,V=0.7%,余量为Fe。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耐磨高铬铸铁的各元素成分及配重百分比为:C=3.0%,Cr=27%,Si=0.8%,Mn=0.8%,Mo=0.6%,Ni=2.5%,Cu=1.0%,V=0.8%,余量为Fe。
[0013]一种耐磨高铬铸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4]S1、装料,按定量配比提取废钢、增碳剂、铬铁、硅铁、锰铁、钼铁、铌铁、铜、钒铁进行配料,并将配料装入金属炉内,其装料方式为:先将灰生铁、钼铁等难熔铁合金装入炉底,而后将废钢等按照下紧上松的原则装填(有助于塌料),装料顺序为:少量铬铁与钼铁

回炉料及生铁

废钢

大部分铬铁;
[0015]S2、熔化,将金属炉功率调至最大进行熔化,熔炼温度为1450℃为佳;
[0016]S3、脱氧,待金属炉料全部熔化并提温至1480℃后,再按顺序加入定量配比的锰铁、硅铁及铝构成的氧化剂进行脱氧;
[0017]S4、浇注,在金属炉中熔化,温度不必太高,温度达到1480℃时即可出炉,铁液在包内应停留一段时间进行镇静,视工件大小不同可在1380~1410℃之间进行浇注。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金属炉选取中频感应电炉,其内部炉衬采用酸性或碱性炉衬均可,炉衬的配比、打结、烘干和烧结均按常规工艺进行。
[0019][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浇铸后的铸件包括退火、淬火、回火工序,其中,
[0021]退火,升温至950℃并保温3小时候停炉,然后随炉冷却至400℃,然后打开炉门,继续缓冷至300℃以下,出炉空冷至室温;
[0022]淬火,将机械加工后的铸件室温装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高铬铸铁,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高铬铸铁的各元素成分及配重百分比为:C=2.8

3.0%,Cr=25

27%,Si=0.6

0.8%,Mn=0.6

0.8%,Mo=0.4

0.6%,Ni=O.8

2.5%,Cu=0.8

1.0%,V=0.6

0.8%,余量为Fe。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高铬铸铁,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高铬铸铁的各元素成分及配重百分比为:C=2.8%,Cr=25%,Si=0.6%,Mn=0.6%,Mo=0.4%,Ni=O.8%,Cu=0.8%,V=0.6%,余量为Fe。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高铬铸铁,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高铬铸铁的各元素成分及配重百分比为:C=2.85%,Cr=25.5%,Si=0.65%,Mn=0.65%,Mo=0.45%,Ni=1.5%,Cu=0.85%,V=0.65%,余量为Fe。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高铬铸铁,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高铬铸铁的各元素成分及配重百分比为:C=2.9%,Cr=26%,Si=0.7%,Mn=07%,Mo=0.5%,Ni=2%,Cu=0.9%,V=0.7%,余量为Fe。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高铬铸铁,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高铬铸铁的各元素成分及配重百分比为:C=3.0%,Cr=27%,Si=0.8%,Mn=0.8%,Mo=0.6%,Ni=2.5%,Cu=1.0%,V=0.8%,余量为Fe。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的一种耐磨高铬铸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峰姚照航施大本刘祖龙方恒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