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蛋白酶原C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1495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胃蛋白酶原C(Pepsinogen C,PGC)的应用,具体涉及PGC作为肿瘤治疗靶标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发现,过表达PGC具有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迁移和体内转移,以及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因而PGC可作为胃癌及乳腺癌治疗药物靶点及预后标志,在临床胃癌及乳腺癌防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胃蛋白酶原C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胃蛋白酶原C的应用,具体涉及胃蛋白酶原C作为肿瘤治疗靶标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大多数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发展是细胞无限增殖、进而向远处侵袭迁移的过程,其中肿瘤的侵袭和迁移是临床上难治的重要问题,如果患者发病时即存在肿瘤细胞的侵袭迁移,则往往预示不良的结局。因此,临床上寻找新型的肿瘤标志物及侵袭和迁移治疗靶点是控制肿瘤进展的有效办法。
[0003]胃蛋白酶原C(PePsinogen C,PGC)属于天冬氨酸蛋白酶家族,正常生理状态下由胃黏膜主细胞合成,并分泌到胃腔。PGC蛋白在正常人体中的肺组织和前列腺组织中也有少量分布。PGC是胃黏膜细胞分化成熟的标志性蛋白之一,以往已有大量研究证实PGC可作为胃疾病血清学检测标志物,其中PGA/PGC(PG I/PG II)的比值可适用于胃癌高危人群的筛查。然而,有关PGC蛋白在胃癌中的生物学作用,其对胃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是否参与胃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尚缺乏研究。同时,有研究发现PGC蛋白在其他器官疾病组织也有异常表达,例如:PGC在乳腺癌和肝癌中均存在异常高表达。如果证明这些异位表达的PGC蛋白存在与胃黏膜中相似的生物学效应,那么PGC蛋白作为肿瘤治疗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可不仅仅从单一器官去考虑,可以从全身实体肿瘤的全局角度去考虑。因此,PGC的生物学功能的研究,有助于寻找潜在的胃癌治疗药物靶点甚至肿瘤的治疗药物靶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肿瘤治疗靶标PGC及其应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PGC在制备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7]进一步地,所述药物包括PGC表达促进剂。
[0008]进一步地,所述PGC表达促进剂包括PGC过表达质粒和慢病毒。
[0009]进一步地,所述药物还包括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0010]进一步地,所述癌症为胃癌或乳腺癌。
[0011]进一步地,所述药物用于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迁移和体内转移;所述药物用于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00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0013]本专利技术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在正常胃黏膜与胃癌中,PGC的表达明显下降,在胃癌组织中几近缺失,进一步研究发现,过表达PGC具有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迁移和体内转移,以及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因而PGC可以作为胃癌及乳腺癌预后标志及治疗药物靶点,在临床胃癌及乳腺癌防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5]图1为PGC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A.RT

PCR检测PGC mRNA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可见PGC mRNA表达水平在胃癌组织中显著下调;B.免疫组化染色发现PGC蛋白在正常胃粘膜、胃癌组织中表达依次明显降低(P<0.05)。C.Western Blotting检测新鲜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PGC蛋白表达,可见PGC蛋白在胃癌组织中显著下调(P=0.008)。
[0016]图2为PGC的过表达效率;A.PGC在三种胃癌细胞系中的本底表达;B.荧光显微镜观察HGC

27、AGS和MKN

45中PGC慢病毒感染效率(100X);C

F.采用qRT

PCR(C)、Western Blotting(D

E)和ELISA(F)检测PGC过表达效率。
[0017]图3为PGC在体外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A

C.用CCK

8法检测转染LV

PGC、LV

Ctrl或Mock后的HGC

27(A)、AGS(B)及MKN

45(C)细胞活力;D

G.HGC

27和AGS细胞中转染LV

PGC、LV

Ctrl或Mock后,进行EdU检测;H

I.用划痕实验检测转染LV

PGC和LV

Ctrl的HGC

27和AGS细胞动力;J

K.通过transwell迁移和侵袭试验检测转染LV

PGC、LV

Ctrl或Mock的HGC

27和AGS细胞的迁移和侵袭;L

N.qRT

PCR分析转染LV

PGC和LV

Ctrl的HGC

27(L)、AGS(M)和MKN

45(N)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相关标记E

cadherin、N

cadherin、Vimentin、Snail、Slug、Twist、Fibronectin、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
[0018]图4为PGC在体内抑制胃癌细胞生长和转移。A

B.与阴性对照组(LV

Ctrl)相比,稳定表达PGC的MKN

45细胞(LV

PGC)抑制皮下肿瘤生长。皮下肿瘤的整体外观(A)和整个时期的肿瘤体积和肿瘤重量的代表性图像(B)(每组n=7)。C

D.裸鼠皮下注射MKN

45细胞建立皮下成瘤模型。与NS组相比,瘤内注射hPGCp可明显抑制皮下肿瘤的生长。皮下肿瘤整体外观的代表性图像(C)和整个时期的肿瘤重量(D)(每组n=5)。E

H.与阴性对照载体组(LV

Ctrl)比较,MKN

45细胞稳定表达PGC(LV

PGC)抑制腹膜播散。腹膜播散结节的整体外观(E)、腹腔转移结节的数量和重量(F)、腹膜播散小鼠脏器侵犯发生率(G)、腹膜播散结节的H&E染色及肝脏和胰腺的浸润情况(H图的a、b分别为LV

Ctrl组和LV

PGC组腹腔转移结节的病理图像,c

d为LV

Ctrl组肝脏侵犯、胰腺侵犯代表性病理图像,每组n=5)。数据显示为均值
±
标准误(*P<0.05,*P<0.01,***P<0.001)。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 C,PGC)在制备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括PGC表达促进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PGC表达促进剂包括PGC过表达质粒和慢病毒。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媛徐倩丁涵栖卢晓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