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等离子炉用的内衬致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0875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等离子炉用的内衬致密材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20~30%的六铝酸钙细粉、3~6%的硅粉、6~7%的铝粉、0.5~1.5%的二氧化钛粉、1~2%的氧化铝粉、0.5~1.5%的二氧化硅粉、1~2%的碳化钒细粉、0.05~0.1%的增韧剂、0.3~0.5%的造孔剂、7~8%的结合剂以及余量的碳化硅粉体;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混合原料;S2、放电等离子烧结;S3、交替浸渍;S4、热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内衬致密材料通过添加造孔剂使碳化硅与六铝酸钙复合制成多孔致密材料,提高材料内部致密度,从而具有优异的抗渣侵蚀性;并且通过添加少量增韧剂,在提高材料致密性能的同时提高材料的抗断裂性和抗热震性。料的抗断裂性和抗热震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等离子炉用的内衬致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致密材料
,具体是涉及一种等离子炉用的内衬致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等离子体炉操作温度高,废物能迅速干燥、热解、裂解,再经过二次燃烧达到无害化,无机物在高温作用下熔融成尾渣,高危废物经过处理能够实现无害化。目前等离子体气化炉普遍使用含铬炉衬材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造成铬污染;高铬材料抗渣性优异,高温力学强度高,目前主要均采用该耐火材料为内衬。然而,含铬耐火材料在原料制备、生产、使用以及用后均存在潜在的Cr
6+
危害,等离子炉用耐火材料的绿色化发展迫在眉睫。
[0003]SiC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和抗熔渣侵蚀性能,是等离子体气化炉衬重要的耐火材料,然而等离子炬周围1700℃的高温环境及不断充入的空气会导致SiC氧化,性能急剧下降;而且高危垃圾焚烧产生的水蒸气对上部炉衬SiC亦会产生严重腐蚀。
[0004]因此,等离子炉所用内衬材料不仅需要优异的耐火抗热震性能,还要增强材料的致密性,才能长久地在高温环境下具有较长的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离子炉用的内衬致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致密材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20~30%的六铝酸钙细粉、3~6%的硅粉、6~7%的铝粉、0.5~1.5%的二氧化钛粉、1~2%的氧化铝粉、0.5~1.5%的二氧化硅粉、1~2%的碳化钒细粉、0.05~0.1%的增韧剂、0.3~0.5%的造孔剂、7~8%的结合剂以及余量的碳化硅粉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离子炉用的内衬致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剂为线性酚醛树脂、硅酸乙酯、糠醛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任意比组合,所述造孔剂为甲基丙烯酸甲脂。3.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等离子炉用的内衬致密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混合原料:将除增韧剂外的各组分原料经过前处理后,通过冷等静压的方式压制成型得到块状体;S2、放电等离子烧结:将步骤S2中得到的块状体放入放电等离子烧结装置中,抽真空后通电烧结,轴向压力为50~130MPa,在第一阶段,以60~80℃/min的升温速率将烧结温度升至700~750℃,得到半烧结体;在第二阶段,将升温速率调至为30~50℃/min,将所述增韧剂雾化后喷洒至所述半烧结体上,直至烧结温度升至1000~1200℃后再次抽真空,保温5~8h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烧结体;所述增韧剂为质量比为1:1:0.2~0.3:15的氧化锆粉、氧化钙粉、聚乙烯亚胺、蒸馏水;雾化方法为:将氧化锆粉、氧化钙粉、聚乙烯亚胺、蒸馏水混合均匀后放入进口温度为155~160℃的喷雾干燥机中,再在0.06~0.08MPa的压强下,以0.01~0.04cm3/min的速率雾化喷出;S3、交替浸渍:将所述烧结体放入改性浸渍液中交替浸渍,所述交替浸渍的方式为:先使烧结体进行旋转浸渍,再使烧结体进行压力浸渍,交替浸渍3~5次;所述旋转浸渍的旋转速率为50~60r/min,单次浸渍时间为45~50min;所述压力浸渍的压力为1.5~2.5MPa,单次浸渍时间为55~60m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岗潘建军丁建军黄黎枫施春良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金其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