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0785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童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设置于推车车架底前部的前轮组件、设置于推车车架底后部的后轮组件、用于将推车车架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锁定装置、设置于推车车架上的供儿童坐或躺的儿童支撑装置,推车车架包括前支架、上部与前支架的上部通过第一转轴相转动地连接的后支架、前端部与前支架的下部通过第二转轴相转动地连接的第一连杆、与后支架通过第三转轴相转动地连接的推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推车车架可折叠、可展开的童车,折叠时,将所述的推杆向下按,第四转轴向下移动,从而使得前支架与后支架相对靠拢,整车折叠。其推车车架结构简单,造型简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童车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童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设置于所述的推 车车架底前部的前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底后部的后轮组件、用于将所述的推车 车架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锁定装置,推车车架的折叠结构种类繁多,大部分推车车架的结 构较烦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童车。 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童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底前部的前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底后部的后轮组件、用于将所述的推车车架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锁定装置,所述的推车车架包括 前支架; 后支架,所述的后支架的上部与所述的前支架的上部通过第一转轴相转动地连 接; 第一连杆,所述的第一连杆的前端部与所述的前支架的下部通过第二转轴相转动 地连接; 推杆,所述的推杆与所述的后支架通过第三转轴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推杆的下 端部与所述的第一连杆的后端部通过第四转轴相转动地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童车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上的供儿童坐或躺 的儿童支撑装置。 在某些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推车车架包括沿着所述的前支架的长度方向滑 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前支架上的滑动件、上端部与所述的滑动件通过第五转轴相转动连接的 第二连杆,所述的第二连杆的下端部与所述的推杆的下端部或与所述的第一连杆的后端部 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儿童支撑装置包括儿童支撑装置本体、与所述的儿童支撑装置本体 相能够拆卸地连接的座位架,所述的座位架与所述的滑动件相连接。 在某些再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座位架与所述的滑动件相固定地连接。折叠 过程中座位装置可以随着滑套一起下降。 在某些再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推杆的下端部、所述的第一连杆的后端部、所 述的第二连杆的后端部三个通过所述的第四转轴相转动地连接。 在某些再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滑动件为滑动套,所述的滑动件套设在所述 的前支架上。 在某些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儿童支撑装置是儿童座兜装置、儿童睡篮装置、儿童汽车兜装置中的一种。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前支架的下部设置有所述的前轮组件,所述的后支架的下部设置有所述的后轮组件。折叠后,前轮组件与后轮组件都着地对所述的推车车架形成支撑,从而构成自立,并且自立后,推把朝上,使用者将推车车架展开时较方便。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推车车架包括位于两侧部的侧支架、连接在两侧的所述的侧支架之间的横杆,每侧的所述的侧支架都包括 前支架; 后支架,所述的后支架的上部与所述的前支架的上部通过所述的第一转轴相转动 地连接; 第一连杆,所述的第一连杆的前端部与所述的前支架的下部通过所述的第二转轴 相转动地连接; 推杆,所述的推杆与所述的后支架通过所述的第三转轴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推杆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一连杆的后端部通过所述的第四转轴相转动地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推杆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有推把,所述的推把与所述的推杆之间设置有推把锁定机构。所述的推把与所述的推杆滑动地设置,折叠后体积小。 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 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 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 种推车车架可折叠、可展开的童车,折叠时,将所述的推杆向下按,第四转轴向下移动,从而 使得前支架与后支架相对靠拢,整车折叠。其推车车架结构简单,造型简洁。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推车车架处于展开位置); 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推车车架处于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转换过程中); 附图3为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推车车架处于折叠位置); 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推车车架处于展开位置)。 其中其中1、前轮组件;2、后轮组件;3、前支架;4、后支架;5、滑动件;6、第一连 杆;7、第二连杆;8、推杆;9、座位架;10、第四转轴;11、推把;12、座位装置;13、第一转轴; 14、第二转轴;15、第三转轴;16、第五转轴。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各个附图所示,一种童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设置于所 述的推车车架底前部的前轮组件1、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底后部的后轮组件2、用于将所 述的推车车架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锁定装置、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上的供儿童坐或躺的 儿童支撑装置12,所述的儿童支撑装置12是儿童座兜装置、儿童睡篮装置、儿童汽车兜装 置中的一种。所述的推车车架包括位于两侧部的侧支架、连接在两侧的所述的侧支架之间 的横杆,每侧的所述的侧支架都包括 前支架3 ; 后支架4,所述的后支架4的上部与所述的前支架3的上部通过第一转轴13相转 动地连接; 第一连杆6,所述的第一连杆6的前端部与所述的前支架3的下部通过第二转轴 14相转动地连接; 推杆8,所述的推杆8与所述的后支架4通过第三转轴15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推 杆8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一连杆6的后端部通过第四转轴10相转动地连接。 所述的儿童支撑装置12可以设置在前支架3的上部,也可以设置在后支架4的上 部,但是,折叠时所述的儿童支撑装置12的高度不会改变。如各个附图所示,本实施例中, 每侧的所述的侧支架包括沿着所述的前支架3的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前支架3上 的滑动件5、上端部与所述的滑动件5通过第五转轴16相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杆7,如各个附 图所示,所述的推杆8的下端部、所述的第一连杆6的后端部、所述的第二连杆7的后端部 三个通过所述的第四转轴IO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儿童支撑装置12设置在所述的滑动件 5上,所述的儿童支撑装置12包括儿童支撑装置本体、与所述的儿童支撑装置本体相能够 拆卸地连接的座位架9,可拆卸地连接方式不是本专利技术要保护的重点,现有技术中有多种拆 卸连接结构,如座位架9上开设有插孔,所述的支撑装置本体上设置有插头,插头插在插孔 内,通过弹舌将插头与座位架9相固定连接。所述的座位架9与所述的滑动件5相固定地 连接,也可以是相转动地连接,但是必须在转动处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的滑动件5为滑动 套,所述的滑动件5套设在所述的前支架3上。如附图1、附图2所示,所述的儿童支撑装置 12上设置有遮阳篷。当推车车架折叠时,第四转轴向下移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杆向下移动,从 而带动滑动件5沿着前支架3向下滑动,使得儿童支撑装置12随着滑动件5向下滑动,进 一步减小了折叠体积。 所述的前支架3的下部设置有所述的前轮组件1 ,所述的后支架4的下部设置有所 述的后轮组件2。 所述的推杆8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有推把ll,无图示,所述的推把11与所 述的推杆8之间设置有推把锁定机构。所述的锁定机构有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当所述的 锁定机构处于锁定位置时,所述的推杆8与所述的推把11相固定地设置,当所述的锁定机 构处于解锁位置时,所述的推杆8与所述的推把11相滑动地设置。 如上所述,我们完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宗旨进行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非局限于上述实 施例和实施方法。相关
的从业者可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童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底前部的前轮组件(1)、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底后部的后轮组件(2)、用于将所述的推车车架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车车架包括前支架(3);后支架(4),所述的后支架(4)的上部与所述的前支架(3)的上部通过第一转轴(13)相转动地连接;第一连杆(6),所述的第一连杆(6)的前端部与所述的前支架(3)的下部通过第二转轴(14)相转动地连接;推杆(8),所述的推杆(8)与所述的后支架(4)通过第三转轴(15)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推杆(8)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一连杆(6)的后端部通过第四转轴(10)相转动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峰唐鸣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