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故障维修方法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可变气门升程发动机热怠速失火故障修复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S1、将待诊断车辆按照故障诊断工况进行运行,然后判断发动机是否有气缸存在热怠速失火问题;S2、判断热怠速失火问题的原因是否是因为可变气门升程机构;S3、确定故障原因为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后,判断故障类型;S4、若为A类故障,根据故障次数对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扭簧进行角度调节;若为B类故障,则对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中间凸轮轴的凸轮进行维修或更换。本申请能够对发动机热怠速失火故障进行准确的诊断,能够准确判断故障气缸热怠速失火的原因,并根据具体的原因进行相应的维修,可以快速对发动机热怠速失火问题进行修复。进行修复。进行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气门升程发动机热怠速失火故障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故障维修方法
,具体地指一种可变气门升程发动机热怠速失火故障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一般发动机的气门升程大小是固定不变的,发动机进气量的调节通过控制节气门开度来实现,但这种的控制方式使得发动机存在着较大的泵气损失,特别是在大负荷的工况下,泵气损失严重,影响发动机的油耗。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技术可以根据发动机的运行工况改变气门升程量,从而控制进气量,这样节气门可以一直处于最大开度位置,能有效的降低油耗和排放,提高发动机效率。
[0003]如图1所示,为一种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VVL系统),包括扭簧1、限位块2、气门机构5、气门摇臂8、蜗杆4和液压挺杆9,气门摇臂8一端与气门机构5压紧,另一端与液压挺杆9球窝连接,另外还包括中间凸轮轴3和凸轮摇臂7,凸轮摇臂7包括位于凸轮摇臂7下端的凸轮摇臂端面、以及与凸轮摇臂7连接的第一凸轮摇臂滚轮和第二凸轮摇臂滚轮,凸轮摇臂7端面与气门摇臂8接触配合,第一凸轮摇臂滚轮与中间凸轮轴3接触配合,第二凸轮摇臂滚轮与凸轮6接触配合。扭簧1通过螺栓紧固件10固定在限位块2上。具有这种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发动机在气门最大升程范围内连续可变。但目前装配有这种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发动机在怠速时偶尔会产生轻微的抖动,虽然不会造成严重的事故,但是影响用户驾乘舒适性体验,而当轻踩油门转速提高后抖动立即消失。检查后发现,该故障为发动机热怠速失火问题,故障比较隐蔽,时有时无。而且,这种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即VVL系统涉及到的零部件很多,引发这种热怠速失火的因素较多,诊断和维修的难度极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可变气门升程发动机热怠速失火故障修复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变气门升程发动机热怠速失火故障修复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0006]S1、将待诊断车辆按照故障诊断工况进行运行,记录发动机在达到第一设定转速后松开油门回怠速的过程中各气缸的失火次数,若某一气缸的失火次数超过第一设定值,判断该车辆出现热怠速失火故障,失火次数超过第一设定值的气缸为故障气缸,故障气缸的失火次数为故障次数;
[0007]S2、将故障车辆继续按照故障诊断工况进行运行,在怠速情况下增加发动机转速至第二设定转速,记录发动机各气缸在转速达到第二设定转速后的失火次数;若故障气缸的失火次数小于第一设定值,则确定故障气缸的故障原因是源自于可变气门升程机构;若故障气缸的失火次数大于等于第一设定值,则确定故障气缸的故障不是源自于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第二设定转速大于第一设定转速;
[0008]S3、若确定故障气缸的故障源自于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将故障次数与第二设定值进行比较,若故障次数小于第二设定值,则判断故障气缸为A类故障;若故障次数大于等于第二设定值,则判断故障气缸为B类故障,第一设定值小于第二设定值;
[0009]S4、若故障气缸为A类故障,根据故障次数对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扭簧进行角度调节修复故障气缸的失火故障;若故障气缸为B类故障,则对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中间凸轮轴进行维修以此来达到修复故障气缸的目的。
[0010]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变气门升程发动机热怠速失火故障修复方法,所述步骤S1中,将待诊断车辆按照故障诊断工况进行运行的方法包括:将诊断发动机故障的ICNA软件接入待诊断汽车的控制系统,启动待诊断汽车的发动机并预热到水箱温度不低于设定温度,将待诊断车辆的挡位挂入空档,关闭空调和风扇,踩踏油门,将转速提升至第一设定转速。
[0011]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变气门升程发动机热怠速失火故障修复方法,所述步骤S2中,若故障气缸的失火次数大于等于第一设定值,则确定故障气缸的故障是喷油嘴或点火线圈造成的,对故障气缸的喷油嘴或点火线圈进行检查维修。
[0012]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变气门升程发动机热怠速失火故障修复方法,所述步骤S4中,根据故障次数对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扭簧进行角度调节修复故障气缸的失火故障的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故障气缸对应的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扭簧顺时针偏转角度a,若故障次数小于第三设定值,则沿逆时针方向偏转扭簧a/2;若故障次数大于等于第三设定值,则沿逆时针方向偏转扭簧a;所述第一设定值小于第三设定值小于第二设定值。
[0013]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变气门升程发动机热怠速失火故障修复方法,所述步骤S4中,对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中间凸轮轴进行维修的方法包括:对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中间凸轮轴的基圆公差进行调整,使基圆公差小于标准公差;或者是更换基圆公差小于标准公差的中间凸轮轴。
[0014]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变气门升程发动机热怠速失火故障修复方法,所述第一设定值为36~40次。
[0015]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变气门升程发动机热怠速失火故障修复方法,所述第二设定值为56~60次。
[0016]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变气门升程发动机热怠速失火故障修复方法,所述第三设定值为40~48次。
[0017]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变气门升程发动机热怠速失火故障修复方法,所述第一设定转速为1500转;所述第二设定转速为2000转。
[0018]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变气门升程发动机热怠速失火故障修复方法,所述标准公差为
±
0.025mm。
[0019]本申请的优点有:1、本申请通过对待诊断车辆进行故障诊断,判断车辆是否出现热怠速失火的问题,并根据出现热怠速失火问题的车辆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将热怠速失火问题分为三种情况,分别为非VVL因素、扭簧顺时针偏移和中间凸轮轴基圆公差变大,不同的故障情况有不同的定义方式和不同的维修方式,能够很好的解决车辆热怠速失火的问题,精准的定义车辆热怠速失火故障的具体情况,为车辆的维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0020]2、本申请通过检测待诊断车辆在怠速情况下发动机的运行情况,在待诊断车辆处于诊断工况下,可以模拟待诊断车辆在实际使用情况下的怠速状态,为精准的判断待诊断车辆是否出现故障情况提供模拟基础,且诊断判断的模式极为简单;
[0021]3、本申请的故障气缸失火次数可能会在转速超过第二设定转速后减少,将故障气缸在超过第二设定转速后的失火次数与第一设定值进行比对,就可以准确的判断出,当前故障气缸的故障原因是否来自于可变气门升程机构,这种判断方法简单且高效;
[0022]4、本申请在判断出故障气缸属于A故障类型后,可以根据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扭簧偏转角度来进行相应的维修调整,对于故障气缸故障次数较少的情况,可以把顺时针偏的扭簧直接向逆时针方向调整一半偏角,对于故障气缸故障次数较大的情况,可以把扭簧调整至正对中,解决怠速失火的问题,本申请的调整充分考虑了故障次数和扭簧弹性的问题,确保在不损伤扭簧弹力的情况下维修故障气缸;
[0023]5、本申请在判断出故障气缸属于B类故障后,可以确定当前故障气缸之所以会出现怠速失火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气门升程发动机热怠速失火故障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S1、将待诊断车辆按照故障诊断工况进行运行,记录发动机在达到第一设定转速后松开油门回怠速的过程中各气缸的失火次数,若某一气缸的失火次数超过第一设定值,判断该车辆出现热怠速失火故障,失火次数超过第一设定值的气缸为故障气缸,故障气缸的失火次数为故障次数;S2、将故障车辆继续按照故障诊断工况进行运行,在怠速情况下增加发动机转速至第二设定转速,统计发动机各气缸在转速达到第二设定转速后的失火次数;若故障气缸的失火次数小于第一设定值,则确定故障气缸的故障原因是源自于可变气门升程机构;若故障气缸的失火次数大于等于第一设定值,则确定故障气缸的故障不是源自于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第二设定转速大于第一设定转速;S3、若确定故障气缸的故障源自于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将故障次数与第二设定值进行比较,若故障次数小于第二设定值,则判断故障气缸为A类故障;若故障次数大于等于第二设定值,则判断故障气缸为B类故障,第一设定值小于第二设定值;S4、若故障气缸为A类故障,根据故障次数对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扭簧进行角度调节修复故障气缸的失火故障;若故障气缸为B类故障,则对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中间凸轮轴进行维修以此来达到修复故障气缸的目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气门升程发动机热怠速失火故障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将待诊断车辆按照故障诊断工况进行运行的方法包括:将诊断发动机故障的ICNA软件接入待诊断汽车的控制系统,启动待诊断汽车的发动机并预热到水箱温度不低于设定温度,将待诊断车辆的挡位挂入空档,关闭空调和风扇,踩踏油门,将转速提升至第一设定转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气门升程发动机热怠速失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亮洲,刘晓东,周平,张莉莉,李申勇,
申请(专利权)人: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