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体系统及安装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0682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体系统及安装方法,涉及桥梁转体施工技术领域,该转体系统包括驱动件、球铰、撑脚、滑道梁、弧形上转盘和环形下转盘,撑脚装设于弧形上转盘撑脚朝向环形下转盘设置,并与环形下转盘具有预设间隔,球铰的转动轴线与环形下转盘的中心轴线重合,两个弧形上转盘相对于球铰的转动轴线对称设置,驱动件用于驱动弧形上转盘绕球铰的转动轴线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体系统的两个弧形上转盘使得桥梁在稳定转体过程中,撑脚不会接触环形下转盘,当桥梁出现歪斜时,撑脚接触环形下转盘,避免桥梁侧翻,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另外,相比于其他的上转盘结构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弧形上转盘更加节省材料,降低了制造成本。降低了制造成本。降低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体系统及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转体施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体系统及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桥梁的转体施工技术难度较大,安全风险较高,现有技术通常采用球铰结构来实现桥梁的转体动作,但是在对例如曲线形状的桥梁进行转体时,桥梁的重心可能偏离于球铰结构的转动轴线,转体施工过程中桥梁的稳定性较差,导致桥梁极易出现偏斜,甚至可能发生侧翻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桥梁转体施工的稳定性。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体系统,包括驱动件、球铰、撑脚、滑道梁、弧形上转盘和环形下转盘,所述环形下转盘用于装设于钢盖梁和所述滑道梁上,所述撑脚装设于所述弧形上转盘所述撑脚朝向所述环形下转盘设置,并与所述环形下转盘具有预设间隔,所述弧形上转盘用于装设于桥梁,所述球铰包括上球铰和下球铰,所述上球铰与所述下球铰转动连接,且所述上球铰与所述下球铰球面连接,所述上球铰用于装设于所述桥梁,并位于所述弧形上转盘形成的环形中心处,所述下球铰用于装设于所述钢盖梁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件、球铰(1)、撑脚(2)、滑道梁(3)、弧形上转盘(4)和环形下转盘(5),所述环形下转盘(5)用于装设于钢盖梁(100)和所述滑道梁(3)上,所述撑脚(2)装设于所述弧形上转盘(4),所述撑脚(2)朝向所述环形下转盘(5)设置,并与所述环形下转盘(5)具有预设间隔,所述弧形上转盘(4)用于装设于桥梁,所述球铰(1)包括上球铰(11)和下球铰(12),所述上球铰(11)与所述下球铰(12)转动连接,且所述上球铰(11)与所述下球铰(12)球面连接,所述上球铰(11)用于装设于所述桥梁,并位于所述弧形上转盘(4)形成的环形中心处,所述下球铰(12)用于装设于所述钢盖梁上,所述球铰(1)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环形下转盘(5)的中心轴线重合,两个所述弧形上转盘(4)相对于所述球铰(1)的转动轴线对称设置,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弧形上转盘(4)绕所述球铰(1)的转动轴线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上转盘(4)包括弧形转盘本体(41)和加固部(42),所述弧形转盘本体(41)为弧形板状结构,且与所述环形下转盘(5)的半径相等,所述加固部(42)位于所述弧形转盘本体(41)的内弧侧,并至少与所述弧形转盘本体(41)的两端连接,所述驱动件包括牵引索、牵引千斤顶和牵引反力座,所述牵引反力座用于装设于所述弧形上转盘(4)上,所述牵引千斤顶装设于所述钢盖梁(100),并通过所述牵引索连接于所述牵引反力座,所述牵引千斤顶沿所述弧形转盘本体(41)的切向布置。3.一种转体系统的安装方法,适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转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预制钢盖梁(100)和滑道梁(3);S2、将下球铰(12)吊运至所述钢盖梁(100)的预留槽中,并与所述钢盖梁(100)固定连接,向所述预留槽中浇筑混凝土;S3、将上球铰(11)吊运至所述下球铰(12)上,并将所述上球铰(11)与所述下球铰(12)转动连接且球面连接;S4、将环形下转盘(5)吊运并装设于所述滑道梁(3)和所述钢盖梁(100)上,将撑脚(2)放置于所述环形下转盘(5)上,将一个弧形上转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辉朱东明黄行裕李桐余维杰龙俞伊张延辉夏朝鹃李锋苏严吴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