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M7突变基因、检测其的引物、试剂盒和方法以及其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7506369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TOMM7突变基因、检测其的引物、试剂盒和方法以及其用途,所述突变TOMM7基因与人类基因组参考序列GRCh37相比具有以下突变中的至少一种:7号染色体物理位置为22862359的碱基由G突变为A、7号染色体物理位置为22857618的碱基由C突变为T;所述突变TOMM7基因的cDNA序列与SEQ ID NO.1的序列相比具有如下突变中的至少一种:c.40C>T、c.152+1G>A;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TOMM7突变基因、检测其的试剂等,挖掘出一种LIMD致病基因TOMM7,并提供了TOMM7突变基因位点,这为LIMD的早期分子筛查、家族遗传研究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家族遗传研究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家族遗传研究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TOMM7突变基因、检测其的引物、试剂盒和方法以及其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疾病相关突变基因,具体涉及一种TOMM7突变基因、检测其的引物、试剂盒和方法以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0002]线粒体存在于绝大部分细胞中,是细胞能量生产的核心细胞器。线粒体功能受损可导致线粒体疾病。根据线粒体功能受损的程度、细胞类型和数量,线粒体疾病患者可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受累器官主要包括心脏、肌肉、眼、耳和大脑等。
[0003]线粒体疾病的特别之处是,细胞核中的核基因组DNA(nDNA)的基因突变,以及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基因组DNA(mtDNA)的基因突变均可导致线粒体疾病。mtDNA基因突变导致的线粒体疾病,通常发病较晚;nDNA基因突变导致的线粒体疾病,通常发病较早。在儿童期诊断的线粒体疾病中,由nDNA基因突变导致的占比为75%。与成人线粒体疾病的较高诊断率不同,儿童期线粒体疾病由于症状特异性不高,诊断率显著下降。其中,婴儿致死性线粒体疾病(Lethal Infantile Mitochondrial Disease,LIMD)可导致新生儿期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突变TOMM7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TOMM7基因与人类基因组参考序列GRCh37相比具有以下突变中的至少一种:7号染色体物理位置为22862359的碱基由G突变为A、7号染色体物理位置为22857618的碱基由C突变为T;所述突变TOMM7基因的cDNA序列与SEQ ID NO.1的序列相比具有如下突变中的至少一种:c.40C>T、c.152+1G>A;所述突变TOMM7基因对应的突变TOMM7蛋白的序列与SEQ ID NO.2的序列相比具有以下突变中的至少一种:p.Gln14Ter、p.Ser51delinsArgTyrCysSerTer。2.一种检测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变TOMM7基因的方法,所述方法用于非诊断目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检测TOMM7基因是否存在突变位点;所述突变位点为如下至少一种:Chr7(GRCh37):g.22862359G>A,cDNA序列发生c.40C>T,p.Gln14Ter;Chr7(GRCh37):g.22857618C>T,cDNA序列发生c.152+1G>A,p.Ser51delinsArgTyrCysSerTer。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利用如下至少一组引物进行PCR扩增的步骤:TOMM7_E1Fseq:GTCCACGGTTACACAGCCAGTAG,TOMM7_E1R:CCGAGAACCACCTAGTGCTAGAGA;TOMM7_E2Fseq:TGGAGACTTCTGTAGCGTAGGTAA,TOMM7_E2R:GTATCAGTCGTTCCTCCAGAGCAA。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R扩增反应程序包括:95℃10min;95℃30s,65℃30s,72℃30s循环35次;72℃8min。5.一种检测突变TOMM7基因的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为核酸检测探针或引物;所述核酸检测探针与突变TOMM7基因互补;所述突变TOMM7基因与人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开宇郑芳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福瑞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