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接式润滑构造及润滑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0363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接式润滑构造及润滑模组,所述组接式润滑构造包括二润滑模组,其中各润滑模组侧向交错且彼此扣接,各润滑模组分别对一滑轨两侧的滚动沟提供润滑;各润滑模组分别包括一基部、一臂部及一润滑片,其中基部的内部容设润滑片,且润滑片凸伸于基部外,据此润滑滚动沟,基部凸伸一嵌块,臂部连接基部,臂部的一端形成一嵌槽;各嵌块分别嵌设于各嵌槽,且各嵌槽位于臂部末端侧的槽口对各嵌块离开各嵌槽形成止挡。不需要通过滑轨的两端即可维修或更换,提高更换及维修的方便性。提高更换及维修的方便性。提高更换及维修的方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接式润滑构造及润滑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性滑轨的润滑组件;特别是指一种组接式润滑构造及润滑模组的创新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线性滑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机具设备的线性运动导引构造,线性滑轨包括一滑轨及一滑块,其中滑轨轴向通过滑块,滑块及滑轨沿着滑轨的轴向相对往复线性运动,滑轨的两侧分别形成滚动沟,滑块的内部设有数个滚动件,各滚动件于各滚动沟相对于滑轨滚动,提高滑块及滑轨相对运动的精密度及运动顺畅度。
[0003]滑轨及滚动件之间必须提供充分的润滑,降低滚动件与滑轨间的摩擦,使线性滑轨运行顺畅且延长使用寿命,遂于滑块沿着运行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润滑油箱,润滑油箱包括一主体,主体轴向套设于滑轨,主体主要由一中间部两端向下延伸二侧部所构成近似于门框形态的箱型结构,各侧部面向滑轨的方向侧的形状与各滚动沟配合,且各侧部分别对应各滚动沟形成数个透孔,主体的内部容设有润滑油脂及数个涂油件,各涂油件分别与各滚动沟相邻配置,且各涂油件分别延伸于各透孔,使各涂油件分别对滚动沟涂抹润滑油脂。
[0004]滑块及滑轨轴向组设状态下,润滑油箱设置于滑块时,润滑油箱必需由滑轨的一端枢套滑轨,并沿着滑轨向滑块移动,润滑油箱卸离滑块时,亦需沿着滑轨使润滑油箱向着滑轨的一端移动,直至脱离滑轨的范围,使得润滑油箱在维修或更换时,经常需要将线性滑轨卸离或至少部分卸脱机性滑轨所设置的机具设备,造成润滑油箱在维修或更换上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接式润滑构造。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组接式润滑构造,包括二润滑模组,其中各润滑模组侧向交错且彼此扣接,各润滑模组分别对一滑轨的滚动沟提供润滑,各润滑模组分别具有一第一侧、一第二侧及一工作方向侧,其中第一侧及第二侧相对,工作方向侧位于第一侧及第二侧之间,工作方向侧面向滚动沟的方向;各润滑模组分别更包括:
[0008]一基部,基部的内部形成一容室,基部面向工作方向侧配合滚动沟形成二透孔,各透孔分别连通容室,基部向着工作方向侧凸伸一嵌块,且嵌块与第二侧相邻;
[0009]一长形的臂部连接基部,臂部向着工作方向侧延伸,且臂部与第一侧相邻,臂部及嵌块沿着通过第一侧及第二侧的方向邻接,臂部于工作方向侧的一端形成一嵌槽,定义一虚拟的平面与第一侧及第二侧正交,平面与臂部的长形延伸方向平行,且平面通过嵌块及嵌槽,臂部具有一表面,表面与第一侧相对,嵌槽延伸于表面;
[0010]一润滑片,润滑片设于容室,且润滑片通过各透孔凸伸于容室的外部,据此对滚动
沟进行润滑;
[0011]各润滑模组的臂部彼此平行且邻靠,各嵌块分别嵌设于各嵌槽,且各嵌槽位于工作方向侧的槽口对各嵌块离开各嵌槽形成止挡。
[0012]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效果与优点,是能够不需要通过滑轨的两端进行维修或更换,据此提高更换及维修的方便性。
[001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前述组接式润滑构造的润滑模组。
[0014]基于前述另一目的,润滑模组具有一第一侧、一第二侧及一工作方向侧,其中第一侧及第二侧相对,工作方向侧位于第一侧及第二侧之间;润滑模组更包括:
[0015]一基部,基部的内部形成一容室,基部面向工作方向侧形成二透孔,各透孔分别连通容室,基部向着工作方向侧凸伸一嵌块,且嵌块与第二侧相邻;
[0016]一长形的臂部连接基部,臂部向着工作方向侧延伸,且臂部与第一侧相邻,臂部于工作方向侧的一端形成一嵌槽,定义一虚拟的平面与第一侧及第二侧正交,平面与臂部的长形延伸方向平行,且平面通过嵌块及嵌槽,臂部具有一表面,表面与第一侧相对,嵌槽延伸于表面;
[0017]一润滑片,润滑片设于容室,且润滑片通过各透孔凸伸于容室的外部。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后侧视角的立体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设置于线性滑轨的操作示意图(一)。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设置于线性滑轨的操作示意图(二)。
[0023]图6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设置于线性滑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是用于例示说明本专利技术组接式润滑构造的较佳实施例,惟此等实施例仅供说明的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结构的限制。
[0025]所述组接式润滑构造的较佳实施例,包括二润滑模组10,其中各润滑模组10侧向交错且彼此扣接,各润滑模组10分别对一滑轨012的滚动沟014提供润滑,各润滑模组10分别具有一第一侧12、一第二侧14及一工作方向侧16,其中第一侧12及第二侧14相对,工作方向侧16位于第一侧12及第二侧14之间,工作方向侧16面向滚动沟014的方向。
[0026]各润滑模组10分别更包括一基部20、一长形的臂部30及数片润滑片40,其中基部20的内部形成一容室(图中未示),基部20面向工作方向侧16配合滚动沟014形成二透孔24,各透孔24分别连通容室,基部20向着工作方向侧16凸伸一嵌块26,且嵌块26与第二侧14相邻,臂部30向着工作方向侧16延伸,且臂部30与第一侧12相邻,臂部30于工作方向侧16的一端形成一嵌槽32,定义一虚拟的平面50与第一侧12及第二侧14正交,平面50与臂部30的长形延伸方向平行,且平面50通过嵌块26及嵌槽32,臂部30具有一表面34,表面34与第一侧12相对,嵌槽32延伸于表面34,润滑片40设于容室,且润滑片40分别通过各透孔24凸伸于容室的外部,据此对滚动沟014进行润滑,润滑片40的数量可视需要增减变化,不以图式所绘示
为限,且润滑片40的数量亦可至少为一。
[0027]各润滑模组10的臂部30彼此平行且邻靠,各嵌块26分别嵌设于各嵌槽32,且各嵌槽32位于工作方向侧16的槽口36对各嵌块26离开各嵌槽32形成止挡。
[0028]较佳实施例设置于一线性滑轨01的操作,首先如图4所示,各润滑模组10彼此分离未结合的状态下,将各润滑模组10分别侧向靠置于滑轨012的两侧,且各润滑模组10沿着滑轨012的轴向相对,各润滑模组10的各润滑片40分别与滑轨012两侧的滚动沟014接触,而后如图5所示,各润滑模组10分别沿着滑轨012的轴向相对接近并使各嵌块26分别滑嵌进入相对应的各嵌槽32,各臂部30彼此邻靠,各润滑模组10侧向交错且彼此扣接构成较佳实施例,而后将较佳实施例沿着滑轨012的轴向推向一滑块016的一端,使滑块016与较佳实施例结合(如图6所示),完成较佳实施例设置于线性滑轨01的操作。
[0029]较佳实施例亦可选择先将一个润滑模组10设置于滑轨012,并与滑块016结合,再将另一个润滑模组10设置于滑轨012并与先行结合滑块016的润滑模组10结合的同时,一并连接滑块016,完成较佳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接式润滑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润滑模组,其中各润滑模组侧向交错且彼此扣接,各润滑模组分别对一滑轨的滚动沟提供润滑,各润滑模组分别具有一第一侧、一第二侧及一工作方向侧,其中第一侧及第二侧相对,工作方向侧位于第一侧及第二侧之间,工作方向侧面向滚动沟的方向;各润滑模组分别更包括:一基部,基部的内部形成一容室,基部面向工作方向侧配合滚动沟形成二透孔,各透孔分别连通容室,基部向着工作方向侧凸伸一嵌块,且嵌块与第二侧相邻;一长形的臂部连接基部,臂部向着工作方向侧延伸,且臂部与第一侧相邻,臂部及嵌块沿着通过第一侧及第二侧的方向邻接,臂部于工作方向侧的一端形成一嵌槽,定义一虚拟的平面与第一侧及第二侧正交,平面与臂部的长形延伸方向平行,且平面通过嵌块及嵌槽,臂部具有一表面,表面与第一侧相对,嵌槽延伸于表面;一润滑片,润滑片设于容室,且润滑片通过各透孔凸伸于容室的外部,据此对滚动沟进行润滑;各润滑模组的臂部彼此平行且邻靠,各嵌块分别嵌设于各嵌槽,且各嵌槽位于工作方向侧的槽口对各嵌块离开各嵌槽形成止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接式润滑构造,其特征在于基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昱均
申请(专利权)人:银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