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刺式免打孔四合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0346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穿刺式免打孔四合扣,包括公扣组件、母扣组件,所述公扣组件包括具有柱状插扣的公扣主体和与公扣主体组装连接的公扣铆接环;所述母扣组件包括母扣主体和母扣铆接环,所述母扣主体中部具有一个与公扣主体上的柱状插扣对应的插孔,该插孔由一个截面呈卧式U形的环状体形成,且该环状体内壁卡设一个可与柱状插扣插接配合的铜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四合扣的公扣和母扣的组装均无需在皮料上打孔,通过尖刺部穿刺后再弯曲形成铆接固定结构,不但组装简单快捷,而且连接稳定,不会在皮料上转动,因此能避免皮料因转动磨损和发黑,保护皮料质感,延长使用寿命;且采用铜环,利用铜环良好的延展性,形成更好的卡扣作用,扣合效果更稳定。效果更稳定。效果更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刺式免打孔四合扣


[0001]本技术涉及日用五金制品
,特指一种穿刺式免打孔四合扣。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皮质或者布料制的首饰盒、钟表盒、服装、箱包等包装用品以及日常用品等领域经常使用四合扣。现有的四合扣,一般包括公扣和母扣,公扣上有插接柱、母扣上有插孔和弹性限位条,通过插接形成扣合;公扣和母扣在与皮料或布料组装时,通常通过打孔铆接方式,这种方式一方面对物料产生了较大的破坏,缩短结合处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公扣、母扣容易在物料上产生转动和摩擦,容易使该处物料发黑,既不美观也影响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设备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曲面片料包柔性片料用折边贴合机。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穿刺式免打孔四合扣,包括公扣组件、母扣组件,其中,所述公扣组件包括具有柱状插扣的公扣主体和与公扣主体组装连接的公扣铆接环,所述公扣主体的中部成型有中空且朝一端突出的柱状插扣,沿柱状插扣根部先朝外再弯曲朝内延伸形成一个第一翻边部,且第一翻边部的内端面与柱状插扣根部之间形成第一铆接口;所述公扣铆接环具有一第一环形主体,该第一环形主体的外边缘朝外翻卷后朝轴向成型有数个间隔分布的第一尖刺部,且当公扣铆接环与公扣主体组装时,其第一尖刺部从公扣主体的第一铆接口插入并沿第一翻边部内壁弯曲而形成铆接连接;
[0005]所述母扣组件包括母扣主体和母扣铆接环,所述母扣主体中部具有一个与公扣主体上的柱状插扣对应的插孔,该插孔由一个截面呈卧式U形的环状体形成,且该环状体内壁卡设一个可与柱状插扣插接配合的铜环;所述截面呈卧式U形的环状体的一边朝外延伸再朝另一边弯曲翻边形成第二翻边部,该第二翻边部与环状体的另一边根部之间形成第二铆接口;所述母扣铆接环具有一个截面呈拱形的第二环形主体,该第二环形主体的内环边缘成型有数个朝轴向分布的间隔排列的第二尖刺部;且当母扣铆接环与母扣主体组装时,其第二尖刺部从母扣主体的第二铆接口插入并沿第二翻边部内壁弯曲而形成铆接连接。
[0006]所述公扣主体的柱状插扣外壁中段沿周边呈微凹环形,便于铜环在插接形变后复原与该微凹环形形成更好的卡扣作用,使公扣组件与母扣组件连接更稳定
[0007]所述第一尖刺部数量为6个,第二尖刺部的数量为5个,便于在组装时区分公扣铆接环和母扣铆接环,以免混淆。
[0008]本技术四合扣的公扣和母扣的组装均无需在皮料上打孔,通过尖刺部穿刺后再弯曲形成铆接固定结构,不但组装简单快捷,而且连接稳定,不会在皮料上转动,因此能避免皮料因转动磨损和发黑,保护皮料质感,延长使用寿命;且本技术中采用铜环,利用铜环良好的延展性,形成更好的卡扣作用,扣合效果更稳定。
附图说明:
[0009]图1、图2是本技术中公扣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3、图4是本技术中公扣铆接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5、图6是本技术中母扣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7、图8是本技术中母扣铆接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4]如图1

图8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是一种穿刺式免打孔四合扣,包括公扣组件、母扣组件,其中,所述公扣组件包括具有柱状插扣11的公扣主体1和与公扣主体1组装连接的公扣铆接环2,所述公扣主体1的中部成型有中空且朝一端突出的柱状插扣11,沿柱状插扣11根部先朝外再弯曲朝内延伸形成一个第一翻边部12,如图所示,该第一翻边部12与柱状插扣11外壁的截面呈一对对称卧倒的“5”字形造型,且第一翻边部12的内端面与柱状插扣11根部之间形成第一铆接口13;所述公扣铆接环2具有一第一环形主体21,该第一环形主体21的外边缘朝外翻卷后朝轴向成型有数个间隔分布的第一尖刺部22,且当公扣铆接环2与公扣主体1组装时,其第一尖刺部22从公扣主体1的第一铆接口13插入并沿第一翻边部12内壁弯曲而形成铆接连接;
[0015]结合图5

图8所示,所述母扣组件包括母扣主体3和母扣铆接环4,所述母扣主体3中部具有一个与公扣主体1上的柱状插扣11对应的插孔31,该插孔31由一个截面呈卧式U形的环状体形成,且该环状体内壁卡设一个可与柱状插扣11插接配合的铜环32;所述截面呈卧式U形的环状体的一边朝外延伸再朝另一边弯曲翻边形成第二翻边部33,该第二翻边部33与环状体的另一边根部之间形成第二铆接口34;所述母扣铆接环4具有一个截面呈拱形的第二环形主体41,该第二环形主体41的内环边缘成型有数个朝轴向分布的间隔排列的第二尖刺部42;且当母扣铆接环4与母扣主体3组装时,其第二尖刺部42从母扣主体3的第二铆接口34插入并沿第二翻边部33内壁弯曲而形成铆接连接;
[0016]即公扣铆接环2利用其上的第一尖刺部22从皮料或布料的一面穿刺到另一面,与位于另一面的公扣主体1对接时,第一尖刺部22从第一铆接口13插入后在第一翻边部12内壁的抵触下,朝外弯曲并进入第一翻边部12内,从而形成稳定的铆接结构,并使公扣组件固定在皮料或布料上不松脱;同理;母扣组件也采用穿刺式结构安装在另一片皮料或布料上,再将公扣组件的柱状插扣11与母扣组件的插孔31形成扣接即可。
[0017]所述公扣主体1的柱状插扣11外壁中段沿周边呈微凹环形110,便于铜环32在插接形变后复原与该微凹环形110形成更好的卡扣作用,使公扣组件与母扣组件连接更稳定;
[0018]所述第一尖刺部22数量为6个,第二尖刺部42的数量为5个,便于在组装时区分公扣铆接环和母扣铆接环,以免混淆。
[0019]本技术四合扣的公扣和母扣的组装均无需在皮料上打孔,通过尖刺部穿刺后再弯曲形成铆接固定结构,不但组装简单快捷,而且连接稳定,不会在皮料上转动,因此能避免皮料因转动磨损和发黑,保护皮料质感,延长使用寿命;且本技术中采用铜环,利用铜环良好的延展性,形成更好的卡扣作用,扣合效果更稳定。
[0020]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简单实施例,凡是依据本技术结构原理做等效变化
或者修饰的,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刺式免打孔四合扣,包括公扣组件、母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扣组件包括具有柱状插扣的公扣主体和与公扣主体组装连接的公扣铆接环,所述公扣主体的中部成型有中空且朝一端突出的柱状插扣,沿柱状插扣根部先朝外再弯曲朝内延伸形成一个第一翻边部,且第一翻边部的内端面与柱状插扣根部之间形成第一铆接口;所述公扣铆接环具有一第一环形主体,该第一环形主体的外边缘朝外翻卷后朝轴向成型有数个间隔分布的第一尖刺部,且当公扣铆接环与公扣主体组装时,其第一尖刺部从公扣主体的第一铆接口插入并沿第一翻边部内壁弯曲而形成铆接连接;所述母扣组件包括母扣主体和母扣铆接环,所述母扣主体中部具有一个与公扣主体上的柱状插扣对应的插孔,该插孔由一个截面呈卧式U形的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繁忠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三丰汇能展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