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道岔用电液转辙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铁路交通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液转辙机。
技术介绍
[0002]在铁路道岔用转辙机
,按照标准分类为电动转辙机、电液转辙机和电空转辙机。电空转辙机属于快动转辙机,多应用于驼峰站场;电动转辙机和电液转辙机应用于普速、高速道岔;电液转辙机大面积应用于高速道岔。现有电液转辙机在市场已有过多年应用案例,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多机牵引道岔上,配备一液压站驱动转换锁闭器实现道岔的转换,在多机牵引模式下,如何实现道岔同步转换一直是被困扰的难点;液压站内油路相关零部件分散、连接环节较多,漏油现象时有发生。对于转辙机在现场左装、右装的更换,目前均是需将转辙机平移到对侧后,将检测杆、动作杆罩筒整体进行换向,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转换不同步、设备结构大、易漏油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液转辙机,整体为模块化结构设计,采用独立动力驱动,便于现场安装。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铁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道岔用电液转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内设有动力模块、转换锁闭模块和检测模块;所述动力模块包括供油泵(2)和电动机(3),所述供油泵(2)通过联轴器(4)与电动机(3)的输出轴相连;所述转换锁闭模块包括动作油缸(5)、第一锁闭油缸(6)、第二锁闭油缸(7)和动作杆(8),所述供油泵(2)的第一油口通过端面密封接头与动作油缸(5)的第一腔室相连通,所述供油泵(2)的第二油口通过端面密封接头与动作油缸(5)的第二腔室相连通,所述动作油缸(5)的缸杆延伸至机壳(1)的外部;所述供油泵(2)的第一油口通过端面密封接头与第一锁闭油缸(6)的无杆腔相连通,第一锁闭油缸(6)的缸杆与锁闭框(10)内的锁闭杆相连;所述供油泵(2)的第二油口通过端面密封接头与第二锁闭油缸(7)的无杆腔相连通,第二锁闭油缸(7)的缸杆与锁闭框(10)内的锁闭杆相连,所述锁闭杆与第一接点驱动杆(20)、第二接点驱动杆(21)相连;所述动作油缸(5)的缸筒与挤脱体(9)、动作杆(8)相连;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接点座(18)和第二接点座(19),所述第一接点座(18)与第二接点座(19)分置动作板的两侧,所述第一接点驱动杆(20)与第一接点座(18)相配合,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鹏,唐军挪,张伟,郭从印,王晟坤,边衡,施俊明,李艳,苏程兴,赵永军,赵建平,唐天翼,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市京丰铁路电务器材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