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轴钻孔专用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2445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轴钻孔专用夹具,包括底板和设在其上的前压紧机构、后压紧机构。前压紧机构的前压紧块设置为C型可翻转部件,C型可翻转部件的下部铰接在其前支撑座的前侧壁下部,C型可翻转部件中部设有竖向调节孔,其调节杆穿过竖向调节孔后与调节螺母螺接,C型可翻转部件向上翻转压住电机轴前端时,在调节螺母作用下实现前压紧块对电机轴前端的压紧固定;后压紧机构的后压紧块在压紧螺杆的作用下与电机轴后端压紧固定,实现电机轴两端夹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前后压紧机构实现对双向输出轴电机的两侧固定,并且能适应不同电机轴的轴向和径向固定,保证钻孔精度要求。该夹具装卸方便,操作简单,效率高,劳动强度低,操作技能要求低。作技能要求低。作技能要求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轴钻孔专用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专用加工夹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机轴钻孔专用夹具。

技术介绍

[0002]电机轴作为负责电机转动部分的重要零件,作为电机与设备之间机电能量转换的纽带,支撑转动零部件、传递力矩到被拖动的机件上,其强度和配合精度直接决定了电机正常情况下能否可靠运行。
[0003]电机轴在钻孔加工时,传统方式是将电机放入专用工装,将电机轴放入V型槽,使用台式钻床进行钻孔。但现有专用工装对电机轴的固定并不理想,在钻孔过程中电机轴容易发生轴向的窜动与径向的转动,不能保证钻孔的精度要求。并且劳动强度大,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要求高,工作效率低,不能满足现有电机轴的钻孔需求。
[0004]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一种电机轴钻孔专用工装在结构、方法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电机轴钻孔专用夹具,使其能对电机轴实现轴向和径向的牢固固定,保证钻孔精度,降低劳动强度和操作技能要求,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机轴钻孔专用夹具,使其能对电机轴实现轴向和径向的牢固固定,保证钻孔精度,降低劳动强度和操作技能要求,从而克服现有的电机轴钻孔专用工装的不足。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机轴钻孔专用夹具,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其上的前压紧机构、后压紧机构,所述前压紧机构包括前支撑座、前压紧块、调节杆及调节螺母,所述前支撑座固定在所述底板的前部,其顶部设有电机轴前端固定凹槽,所述前压紧块设置为C型可翻转部件,所述C型可翻转部件的下部铰接在所述前支撑座的前侧壁下部,所述C型可翻转部件的中部设有竖向调节孔,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前支撑座铰接,所述调节杆的中部穿过所述竖向调节孔,其另一端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母,所述C型可翻转部件向上翻转至其上部压住电机轴前端时,所述调节螺母相对于所述调节杆的拧紧实现所述前压紧块对电机轴前端的压紧固定;
[0007]所述后压紧机构包括后支撑座、后压紧块和压紧螺杆,所述后支撑座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中后部,其顶部设有电机轴后端固定凹槽,所述后压紧块在所述压紧螺杆的拧紧作用下实现对所述电机轴后端的压紧固定。
[0008]进一步改进,所述C型可翻转部件的上部内侧设有与所述电机轴前端外形匹配的圆弧形凹槽结构。
[0009]进一步改进,所述C型可翻转部件的外侧设有一个倾斜平面,所述调节孔延伸至所述倾斜平面中心,所述调节螺母紧固时与所述倾斜平面抵接。
[0010]进一步改进,所述C型可翻转部件的下部和所述调节杆的下部均通过弹性圆柱销
与所述前支撑座铰接,所述调节螺母采用翼型螺母。
[0011]进一步改进,所述后压紧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后压紧块下方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在所述底板的后部,所述支撑座的上端后侧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与所述后压紧块后端相抵接,所述支撑座的上端前侧设有与所述压紧螺杆匹配的螺纹孔,所述后压紧块的前端设置为与所述电机轴后端外形匹配的圆弧形凹槽结构,所述后压紧块的中部设有水平导向通槽,所述压紧螺杆穿过所述水平导向通槽后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后压紧块相对于所述压紧螺杆水平滑动,用于避让电机拆装。
[0012]进一步改进,所述后压紧块的底部后端设有供所述支撑柱顶部放置的限位凹槽。
[0013]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紧螺杆的螺杆外周套接有弹簧,所述压紧螺杆的螺帽采用翼型螺帽。
[0014]进一步改进,所述后压紧机构还包括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一端突出于所述电机轴后端固定凹槽的槽口,用于对所述电机轴后端进行轴向定位。
[0015]进一步改进,所述后压紧机构还包括伸向所述电机轴后端固定凹槽上方的钻套固定板,所述钻套固定板上设有与待钻孔的电机轴孔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中固定钻套。
[0016]进一步改进,所述钻套固定板上还设有用于压紧所述钻套的压紧板。
[0017]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8]本技术电机轴钻孔专用夹具通过设置前压紧机构和后压紧机构,能实现对双向输出轴电机的两侧固定,并且通过前压紧块和后压紧块的可调节设置,能适应不同型号尺寸的电机轴轴向和径向固定,避免进行钻孔动作时电机轴的轴向窜动和径向转动,保证钻孔的精度要求。且该专用夹具装卸方便,操作简单,效率高,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以及对操作人员技能要求大幅降低。
附图说明
[0019]上述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电机轴钻孔专用夹具夹紧电机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电机轴钻孔专用夹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电机轴钻孔专用夹具中前压紧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电机轴钻孔专用夹具中后压紧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申请电机轴钻孔专用夹具用于具有双向输出轴的电机,以通过前后压紧机构实现对电机两端的电机轴前端和电机轴后端进行轴向和径向的固定,以完成对电机轴后端上的钻孔开孔,结构简单,装卸方便,效率高,加工尺寸及精度一致性好,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以及对操作人员技能要求大幅降低。其具体实施例如下。
[0025]参照附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电机轴钻孔专用夹具包括底板1和设置在其上的前压紧机构、后压紧机构。
[0026]所述前压紧机构包括前支撑座7、前压紧块2、调节杆4及调节螺母3。所述前支撑座7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底板1的前部,其顶部设有电机轴前端固定凹槽71,该电机轴前端固
定凹槽71采用V型槽、倒梯形槽或弧面凹槽结构,用于实现对电机轴前端A的径向固定。
[0027]所述前压紧块2设置为C型可翻转部件,所述C型可翻转部件的下部通过弹性圆柱销21直接铰接在所述前支撑座7的前侧壁下部。所述C型可翻转部件的中部设有竖向调节孔22,所述调节杆4的下部同样通过弹性圆柱销41铰接在所述前支撑座7的前侧壁中部,使所述C型可翻转部件和调节杆均可以相对于前支撑座7上下翻转摆动。所述调节杆4的中部穿过所述竖向调节孔22,其另一端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母3,所述C型可翻转部件向上翻转至其上部压住电机轴前端A时,所述调节杆4带动调节螺母3在竖向调节孔22中移动至最佳位置,并在所述调节螺母3的拧紧作用下实现所述前压紧块2对电机轴前端A的压紧固定。本申请中最佳位置是指所述调节杆4处于所述前压紧块2和电机轴前端A最佳相接位置时的最紧固位置,一般是指所述调节杆4在竖向调节孔22中能达到的最上端位置。这样通过调节杆4紧固位置的调节,所述前压紧机构可对不同型号的电机轴进行可调节的压紧固定,使其适合多品种电机轴的夹紧固定。当然,所述C型可翻转部件的下部还可以通过连接柱5与所述前支撑座7的前侧壁下部连接,所述连接柱5通过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轴钻孔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其上的前压紧机构、后压紧机构,所述前压紧机构包括前支撑座、前压紧块、调节杆及调节螺母,所述前支撑座固定在所述底板的前部,其顶部设有电机轴前端固定凹槽,所述前压紧块设置为C型可翻转部件,所述C型可翻转部件的下部铰接在所述前支撑座的前侧壁下部,所述C型可翻转部件的中部设有竖向调节孔,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前支撑座铰接,所述调节杆的中部穿过所述竖向调节孔,其另一端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母,所述C型可翻转部件向上翻转至其上部压住电机轴前端时,所述调节螺母相对于所述调节杆的拧紧实现所述前压紧块对电机轴前端的压紧固定;所述后压紧机构包括后支撑座、后压紧块和压紧螺杆,所述后支撑座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中后部,其顶部设有电机轴后端固定凹槽,所述后压紧块在所述压紧螺杆的拧紧作用下实现对所述电机轴后端的压紧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轴钻孔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可翻转部件的上部内侧设有与所述电机轴前端外形匹配的圆弧形凹槽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轴钻孔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可翻转部件的外侧设有一个倾斜平面,所述调节孔延伸至所述倾斜平面中心,所述调节螺母紧固时与所述倾斜平面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轴钻孔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可翻转部件的下部和所述调节杆的下部均通过弹性圆柱销与所述前支撑座铰接,所述调节螺母采用翼型螺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军挪阎鹏卢瑞冰付雨泽王国锋范华伟石瑞军王志建付兴龙田晓琛王健聂豪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市京丰铁路电务器材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