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负压罐真空冷却运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0197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8
一种真空负压罐真空冷却运行系统,包括箱体,箱体外设有真空泵,箱体的下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与真空泵入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箱体的顶部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与真空泵出口通过第二管道连通,第二管道上设有安装部,箱体的第一侧面上设有第一过渡箱和第二过渡箱,第一过渡箱上设有冷却水进口,第二过渡箱上设有冷却水出口,箱体的第二侧面上固定有混合箱,第一过渡箱与混合箱通过若干根间隔设置的第一水管连通,第二过渡箱与混合箱通过若干根间隔设置的第二水管连通,混合箱上设有管程排污口,管程排污口处可拆卸固定有第一密封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对箱体内的水降温,便于产生负压。便于产生负压。便于产生负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负压罐真空冷却运行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负压设备的
,具体涉及一种真空负压罐真空冷却运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生产过程中,有些工艺需要在负压下进行,需要在生产设备上安装提供负压的设备,满足工艺的负压要求,如在动物油熬炼过程中,需要在熔炼罐上安装提供负压的设备,使熔炼罐内产生负压,提高动物油熔炼品质。目前使用的提供负压的设备一般包括箱体,箱体外设有真空泵,真空泵采用水喷射真空泵,真空泵的进出口分别与箱体连通,箱体内设有水,真空泵的出水口与箱体的连接管道上设有安装部,需要负压的生产设备安装在上述安装部处,生产设备内产生负压,箱体内的水循环利用,节约水源,水喷射泵在水温较低的时候,产生的负压较好,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箱体内的水温会逐渐升高,不利于产生负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负压罐真空冷却运行系统,解决上述在使用过程中,箱体内的水温逐渐升高,不利于产生负压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真空负压罐真空冷却运行系统,包括箱体,箱体外设有真空泵,箱体的下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与真空泵入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箱体的顶部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与真空泵出口通过第二管道连通,第二管道上设有安装部,箱体的第一侧面上设有第一过渡箱和第二过渡箱,第一过渡箱上设有冷却水进口,第二过渡箱上设有冷却水出口,箱体的第二侧面上固定有混合箱,第一过渡箱与混合箱通过若干根间隔设置的第一水管连通,第二过渡箱与混合箱通过若干根间隔设置的第二水管连通,混合箱上设有管程排污口,管程排污口处可拆卸固定有第一密封盖。
[0006]第一过渡箱的背离箱体的一侧和第二过渡箱的背离箱体的一侧均设有呈圆台状的连接部,冷却水进口设置在第一过渡箱的连接部的外侧,冷却水出口设置在第二过渡箱的连接部的外侧。
[0007]箱体的顶部设有检修口,检修口处可拆卸固定有检修盖,检修盖的顶部固定有对称设置的把手。
[0008]箱体的下部设有箱体排污口,箱体排污口处可拆卸固定有第二密封盖。
[0009]箱体的底部固定有底座,真空泵固定在底座上。
[0010]箱体的第一侧面与箱体的第二侧面相对设置。
[0011]箱体的上部设有溢流口,溢流口处可拆卸安装有溢流盖。
[0012]本技术便于对箱体内的水降温,便于产生负压,在使用过程中,从冷却水进口向第一过渡箱内注入冷却水,冷却水进入第一水管,对箱体内的水进行初步冷却,冷却水通
过第一水管进入混合箱内进行混合,再从混合箱中进入到第二水管内,对箱体内的水进一步冷却,冷却水从第二水管流入到第二过渡箱中,然后从冷却水出口流出,实现对箱体内的水降温,使箱体内的水保持在相对低的温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图1中A

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

图5所示,一种真空负压罐真空冷却运行系统,包括箱体2,箱体2外设有真空泵4,箱体2的下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与真空泵4入口通过第一管道3连通,箱体2的顶部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与真空泵4出口通过第二管道8连通,第二管道8上设有安装部9,安装部9用于与需要产生负压的生产设备进行连接,箱体2的第一侧面上设有第一过渡箱17和第二过渡箱22,第一过渡箱17上设有冷却水进口19,第二过渡箱22上设有冷却水出口23,箱体2的第二侧面上固定有混合箱7,第一过渡箱17与混合箱7通过若干根间隔设置的第一水管24连通,第二过渡箱22与混合箱7通过若干根间隔设置的第二水管25连通,混合箱7上设有管程排污口6,管程排污口6处可拆卸固定有第一密封盖5。
[0019]在冷却水进口19及冷却水出口23处也可拆卸固定有盖子,当需要注入冷却水时,将盖子取下来。
[0020]第一过渡箱17的背离箱体2的一侧和第二过渡箱22的背离箱体2的一侧均设有呈圆台状的连接部18,冷却水进口19设置在第一过渡箱17的连接部18的外侧,冷却水出口23设置在第二过渡箱22的连接部18的外侧。
[0021]箱体2的顶部设有检修口14,检修口14处可拆卸固定有检修盖13,检修盖13的顶部固定有对称设置的把手,便于检修。
[0022]箱体2的下部设有箱体排污口21,箱体排污口21处可拆卸固定有第二密封盖20,便于箱体2排污。
[0023]箱体2的底部固定有底座1,真空泵4固定在底座1上。
[0024]箱体2的第一侧面与箱体2的第二侧面相对设置。
[0025]箱体2的上部设有溢流口16,当箱体2内的水过多时,多余的水从溢流口16处流出。
[0026]溢流口16处可拆卸安装有溢流盖15,当需要外水箱中注水时,打开溢流盖15,当箱体2内装好水口,将溢流盖安装在溢流口16处。
[0027]在使用前,将需要产生负压的生产设备安装在第二管道8上的安装部9处,在使用过程中,真空泵4通电工作,将箱体2内的水从出水口泵出并从箱体2顶部的进水口喷出,生产设备内产生负压;从冷却水进口19向第一过渡箱17内注入冷却水,冷却水进入第一水管24,对箱体2内的水进行初步冷却,冷却水通过第一水管24进入混合箱7内进行混合,再从混合箱7中进入到第二水管25内,对箱体2内的水进一步冷却,冷却水从第二水管25流入到第
二过渡箱22中,然后从冷却水出口23流出,实现对箱体2内的水降温,使箱体2内的水保持在相对低的温度,便于产生负压。
[0028]当需要检修时,打开第二密封盖20,将箱体2内的水从箱体排污口21处排出,当需要对第一水管24、第二水管25及混合箱7进行清理时,打开第一密封盖5进行清理。
[0029]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负压罐真空冷却运行系统,包括箱体,箱体外设有真空泵,箱体的下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与真空泵入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箱体的顶部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与真空泵出口通过第二管道连通,第二管道上设有安装部,其特征在于:箱体的第一侧面上设有第一过渡箱和第二过渡箱,第一过渡箱上设有冷却水进口,第二过渡箱上设有冷却水出口,箱体的第二侧面上固定有混合箱,第一过渡箱与混合箱通过若干根间隔设置的第一水管连通,第二过渡箱与混合箱通过若干根间隔设置的第二水管连通,混合箱上设有管程排污口,管程排污口处可拆卸固定有第一密封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负压罐真空冷却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过渡箱的背离箱体的一侧和第二过渡箱的背离箱体的一侧均设有呈圆台状的连接部,冷却水进口设置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王聪王聪敏王国轩郭小宝王盼盼王云辉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红阳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