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包含其的电致变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9448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包含其的电致变色装置,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第一基底;第一导电层;第一汇流条,其设置于第一导电层上;第一绝缘保护层,其设置于第一汇流条上,且第一汇流条位于第一绝缘保护层与第一导电层形成的封装结构中;变色层;第二导电层;第二汇流条,其设置于第二导电层上;第二绝缘保护层,其设置于第二汇流条上,且第二汇流条位于第二绝缘保护层与第二导电层形成的封装结构中;第二基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汇流条上设置绝缘保护层,有效避免汇流条与另一侧的导电层连接而导致短路的情况发生,并有效地避免了导电层长期承受过大电流而导致的器件受损失效的问题,提升了器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延长器件的寿命。寿命。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包含其的电致变色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变色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包含其的电致变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电致变色器件被广泛应用于节能窗、汽车后视镜、显示装置和移动终端等领域。电致变色器件的原理为材料的电致变色现象,具体指在外界电场及电流的作用下,材料发生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导致其结构改变,进而使材料的吸收光谱或光学性能(如透射率、吸收率、反射率)发生变化,在外观上表现出颜色或透明度的可逆变化的现象。
[0003]常见的电致变色器件包括两个导电基底,以及设置于两个导电基底之间的变色活性材料层;变色活性材料层包括电致变色材料层、电解质层和离子储存层等。导电基底的导电层上连接引出结构,实现外部电源与电致变色器件之间的电连接。
[0004]很多研究人员致力于新型电致变色器件以及变色装置的开发,例如CN112513726A公开了一种包括电致变色器件的装置,其中包括第一汇流条,其电联接至第一透明导电层;第二汇流条,其电联接至第二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二汇流条总体上不平行于第一汇流条;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底;第一导电层,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底上;第一汇流条,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上;第一绝缘保护层,其设置于所述第一汇流条上,且所述第一汇流条位于所述第一绝缘保护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形成的封装结构中;变色层,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上,并远离所述第一基底;第二导电层,其设置于所述变色层上,并远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第二汇流条,其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层上;第二绝缘保护层,其设置于所述第二汇流条上,且所述第二汇流条位于所述第二绝缘保护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形成的封装结构中;第二基底,其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层上,并远离所述变色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条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汇流条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的投影不重合;优选地,所述第一汇流条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四周,以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形成第一封闭区;优选地,所述第二汇流条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层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四周,以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形成第二封闭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闭区的面积与所述第二封闭区的面积相等;优选地,所述第一封闭区的图形结构与所述第二封闭区的图形结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天虹胡国阳
申请(专利权)人:光羿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