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8978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废水沉淀池、杂质处理单元、水质处理单元、过滤浓缩单元、分盐结晶单元以及净水池,废水沉淀池设置有回用水箱,废水沉淀池与工业废水排放管道连接,废水沉淀池与回用水箱的出水口连接,且废水沉淀池与杂质处理单元连接,杂质处理单元与回用水箱连接,且杂质处理单元与水质处理单元,水质处理单元与过滤浓缩单元连接,过滤浓缩单元与回用水箱连接,过滤浓缩单元与分盐结晶单元连接,且过滤浓缩单元与净水池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人力成本投入大、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系统结构和处理过程简单以及资源浪费的问题。简单以及资源浪费的问题。简单以及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破坏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相关部门将采取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和监管措施。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达到节水、减排和环保的处理效果,提高企业的经济、环保和社会效益,彻底消除工业废水的环保隐患,最终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是本领域的发展重点。现有的工业废水排放处理,虽然采用了部分自动化装置对工业废水进行预处理,但是在实际处理工程中,仍然需要依靠人工对工业废水进行过滤、消毒以及杀菌等操作,人力成本投入大,并且长期工作在有毒环境,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并且工业废水的成分复杂,包含多种盐分、工业废油、污泥、有机物、COD、氨氮以及酚类物质等,而现有的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结构和处理过程都非常简单,只能对工业废水的部分成分和杂质进行处理,无法实现真正的无污染、环保处理,最后如果不对工业废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沉淀池(1)、杂质处理单元(2)、水质处理单元(3)、过滤浓缩单元(4)、分盐结晶单元(5)以及净水池(6),所述的废水沉淀池(1)设置有回用水箱(11),废水沉淀池(1)的第一进水口与工业废水排放管道(7)连接,废水沉淀池(1)的第二进水口与回用水箱(11)的出水口连接,且废水沉淀池(1)的出水口与杂质处理单元(2)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的杂质处理单元(2)的第一出水口与回用水箱(11)的第一进水口连接,且杂质处理单元(2)的第二出水口与水质处理单元(3)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的水质处理单元(3)的出水口与过滤浓缩单元(4)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的过滤浓缩单元(4)的第一出水口与回用水箱(11)的第二进水口连接,过滤浓缩单元(4)的第二出水口与分盐结晶单元(5)的进水口连接,且过滤浓缩单元(4)的第三出水口与净水池(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杂质处理单元(2)包括依次连接的除油装置(21)、多介质过滤装置(22)、吹脱装置(23)、萃取装置(24)以及一体式臭氧催化氧化

曝气生物滤池(25),所述的除油装置(21)的进水口作为杂质处理单元(2)的进水口通过第一抽水泵与废水沉淀池(1)连接,所述的多介质过滤装置(22)的排水口作为杂质处理单元(2)的第一出水口与回用水箱(11)的第一进水口连接,所述的一体式臭氧催化氧化

曝气生物滤池(25)的出水口作为杂质处理单元(2)的第二出水口与水质处理单元(3)的进水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质处理单元(3)包括石灰澄清池(31)、沉淀收集池(32)、搅拌装置(33)以及第一加药装置组(34),所述的石灰澄清池(31)的进水口作为水质处理单元(3)的进水口与杂质处理单元(2)的第二出水口连接,石灰澄清池(31)与第一加药装置组(34)连接,石灰澄清池(31)的底部与沉淀收集池(32)连接,且石灰澄清池(31)的出水口作为水质处理单元(3)的出水口与过滤浓缩单元(4)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的搅拌装置(33)设置于石灰澄清池(31)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加药装置组(34)包括碳酸钠加药装置、石灰加药系统、絮凝剂加药装置、助凝剂加药装置以及硫酸加药装置,所述的碳酸钠加药装置设置于石灰澄清池(31)的进水口处,所述的石灰加药系统、絮凝剂加药装置以及助凝剂加药装置设置于石灰澄清池(31)的顶部,所述的硫酸加药装置设置于石灰澄清池(31)的出水口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业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浓缩单元(4)包括变孔隙过滤池(41)、清水池(42)、超滤装置(43)、保安过滤器(44)、纳滤膜装置(45)、高压反渗透装置(46)以及提浓段脱盐装置(47),所述变孔隙过滤池(41)的进水口作为过滤浓缩单元(4)的进水口与石灰澄清池(31)的出水口连接,且变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阔葛志君郭家瑜胡闰杰李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创大气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