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源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8887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涉及污水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水源净化装置,包括包括贯通连接的反应腔和控制腔,控制腔内设置浮板,浮板上设置有供电件;供电件包括:电解槽,其设置于浮板上,电解槽内置有电解液;阴极极片和阳极极片,二者分别通过绝缘杆与控制腔连接,且二者底端分别位于电解槽内;电源,其通过导线与阴极极片和阳极极片电性连接;反应腔上设置有入水管和出水管,出水管上设置有阀门;反应腔内还设置有污水净化件,污水净化件包括光电催化反应器和生物膜处理器,二者之间贯通设置有泵体,泵体与电源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源净化装置解决了污水定量处理问题,同时在污水积存时能够实现有机物降解。能够实现有机物降解。能够实现有机物降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源净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净化设备
,具体来说是一种水源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活饮用水的水源水,不论取自何处,都不同程度地含有各种各样的杂质,水质不经净化和消毒处理往往达不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净化的目的是除去水源水中的悬浮物质、胶体颗粒,使水的浊度和色度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并消除水中可能存在的原虫包囊,以及大量降低水中微生物的含量,从而为其后续的消毒创造条件。
[0003]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包括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随着城市经济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着水污染问题,饮用水水源地的水体中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质含量升高,无法满足作为饮用水源地的要求。
[0004]近年来发展了一些氧化技术,如电催化光催化法,具有以下优点:(1)无二次污染,能够彻底降解有机污染物直至完全矿化;(2)工艺灵活,既可简单处理又可与其他处理工艺匹配;(3)做为一种物理化学过程,极易控制,能够满足不同处理需要,已经逐渐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
[0005]虽然现有技术已经出现采用光催化、电催化设备进行污染水体的处理,但是在污水量还未达到催化设备额定处理量之前,需先将污水于过滤池进行积存,积存至污水量达到处理量时,再采用光催化、电催化设备进行污染水体的处理,而在积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因水体中存在有机物、无机物导致有害菌大量繁殖,污染环境;同时,积存的污水量是否达到催化设备额定处理量根据工作人员进行判断,往往导致对污水不能够及时进行处理;基于此,需要一种能够对污水定量判断及时处理、且在污水积存时能够降解有机物的水源净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源净化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水源净化装置解决了污水定量处理问题,同时在污水积存时能够实现有机物降解。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水源净化装置,包括贯通连接的反应腔和控制腔,所述控制腔内设置浮板,所述浮板上设置有供电件;
[0009]所述供电件包括:
[0010]电解槽,其设置于所述浮板上,所述电解槽内置有电解液;
[0011]阴极极片和阳极极片,二者分别通过绝缘杆与所述控制腔连接,且二者底端分别位于所述电解槽内;
[0012]电源,其通过导线与所述阴极极片和所述阳极极片电性连接;
[0013]所述反应腔上设置有入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阀门;
[0014]所述反应腔内还设置有污水净化件,所述污水净化件包括光电催化反应器和生物膜处理器,二者之间贯通设置有泵体,所述泵体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控制腔内壁上还设置有底限位板和顶限位板,二者分别设置于所述浮板的下方和上方。
[0016]优选的,所述电解槽与所述底限位板抵接时,所述阴极极片、所述阳极极片的自由端位于所述电解液的上方;所述电解槽与所述顶限位板抵接时,所述阴极极片、所述阳极极片的自由端位于所述电解液内。
[0017]优选的,所述光电催化反应器由网状阳极和网状阴极组成,二者均为圆柱状,且所述网状阳极套设于所述网状阴极内,所述网状阳极内还设置有柱形灯管,所述网状阳极与所述网状阴极之间设置有负载光催化剂颗粒;
[0018]所述网状阳极和所述网状阴极分别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
[0019]优选的,所述网状阴极为钛极板,所述网状阳极为二氧化钛极板,且所述网状阴极与所述网状阳极之间的间距为50~100mm。
[0020]优选的,所述负载光催化剂颗粒的载体为石墨烯,所述负载光催化剂颗粒按照如下步骤制备:将石墨烯、光催化剂和聚乙烯醇共同于N

甲基吡咯烷酮中研磨后,过300目振动筛,再经造粒、干燥;其中,石墨烯与光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2

0.8。
[0021]优选的,所述生物膜处理器包括:
[0022]支撑架,其设置于所述反应腔内,所述支撑架上并排设置有若干架体单元;
[0023]滤膜,其设置于所述架体单元上,所述滤膜内设置有负载微生物颗粒,所述负载微生物颗粒的载体为生物炭。
[0024]优选的,所述反应腔内、位于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还设置有吸附层,所述吸附层由堆叠的沸石组成。
[0025]优选的,所述入水管内还设置有截留层,其内设置有细沙填料。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27]1、本专利技术设置有反应腔、控制腔和浮板,先经由入水管向反应腔内注水,直至浮板带动控制腔内的电解槽上浮至阴极极片和阳极极片浸入至电解液内,此时阴极极片、阳极极片、电源和电解液形成闭合回路,使得电源通电,通电后电源向水泵、网状阴极和网状阴极供电,此时可以判断水源净化装置内水量已经充足,停止向装置内加水;水泵的作用下实现水的循环,并在循环条件下采用光电催化反应器和生物膜处理器共同对污水进行处理;此时解决了污水定量处理;待处理结束后经由出水管将净化水排出,至不再有水排出后,重复污水处理工作,保障了释放的水体已完全净化。
[0028]2、本专利技术还设置有光电催化反应器,以二氧化钛极板为阳极,以石墨烯负载光催化剂颗粒,以光照灯提供光源,当太阳光照射到负载光催化剂颗粒上时,光催化材料会产生光生载流子和光生空穴,产生氧化还原反应,净化水质,适合微生物的生长,通过太阳光中的紫外和外加偏电压,负载光催化剂颗粒和石墨烯表面产生大量高活性氧化中间体,实现污染物彻底矿化;同时用光照射纳米二氧化钛进行水的电解反应,将空气中的水或氧气催化成具有氧化能力的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氧等具有氧化能力的光生活性基团,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对污水中有机物、无机物进行降解。
[0029]3、本专利技术还设置有生物膜处理器,在将污水注入至反应腔后,当污水量还未达到
催化设备额定处理量之前,光电催化反应器无法运行,此时污水中的有机物于反应腔内先采用生物膜处理器进行微生物处理,微生物处理具有处理时间较长的缺陷,直至污水量达到催化设备额定处理量,此时若持续时间较长,生物膜处理器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污水量达到催化设备额定处理量时,光电催化反应器正常运行,此时通过同时采用生物膜、光催化、电催化实现对污水的快速处理,三者共同作用下克服了生物膜处理存在的处理时间长、效率低的缺陷,并最终采用沸石对处理后沉积物进行吸附,提升处理效率。
[0030]4、本专利技术的装置能够直接用于积存污水,于装置内能够进行有机物、无机物的前处理,从而解决了因设置过滤池存在的技术缺陷。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源净化装置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源净化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源净化装置的供电件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源净化装置的光电催化反应器结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源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贯通连接的反应腔(1)和控制腔(2),所述控制腔(2)内设置浮板(3),所述浮板(3)上设置有供电件;所述供电件包括:电解槽(4),其设置于所述浮板(3)上,所述电解槽(4)内置有电解液;阴极极片和阳极极片,二者分别通过绝缘杆(5)与所述控制腔(2)连接,且二者底端分别位于所述电解槽(4)内;电源(6),其通过导线与所述阴极极片和所述阳极极片电性连接;所述反应腔(1)上设置有入水管(7)和出水管(8),所述出水管(8)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反应腔(1)内还设置有污水净化件,所述污水净化件包括光电催化反应器(9)和生物膜处理器(10),二者之间贯通设置有泵体(11),所述泵体(11)与所述电源(6)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源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腔(2)内壁上还设置有底限位板(21)和顶限位板(22),二者分别设置于所述浮板(3)的下方和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源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4)与所述底限位板(21)抵接时,所述阴极极片、所述阳极极片的自由端位于所述电解液的上方;所述电解槽(4)与所述顶限位板(22)抵接时,所述阴极极片、所述阳极极片的自由端位于所述电解液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源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催化反应器(9)由网状阳极(12)和网状阴极(13)组成,二者均为圆柱状,且所述网状阳极(12)套设于所述网状阴极(13)内,所述网状阳极(12)内还设置有柱形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广秋李海燕李敬彩
申请(专利权)人:濮阳市卫生计生监督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