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芯入壳装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是涉及一种极芯入壳装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能源技术不断推出,其中,锂电池成为智能手机、电动汽车等不可或缺的一环。在铝壳锂电池生产装配过程中,需要对极芯进行入壳处理。
[0003]相关技术中,极芯入壳过程中,极芯容易翘曲变形,极芯的品质难以得到保障,使得极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极芯入壳装配装置,传动件可以相对于第一基座上下移动,从而起到避让盖板的作用,避免盖板与支撑件发出滑动摩擦,对盖板造成损坏,保证盖板不受损坏便于顺利入壳。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极芯入壳装配装置,包括:第一基板;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推动机构用于推动极芯进入外壳;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且设置于所述推动机构的一侧,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包括:第一基座、传动件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固定于所述传动件且高于所述传动件,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极芯,所述传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且相对所述第一基座可上下移动,以用于避让盖板。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极芯入壳装配装置,传动件可以相对于第一基座上下移动,从而起到避让盖板的作用,避免盖板与支撑件发出滑动摩擦,对盖板造成损坏,保证盖板不受损坏便于顺利入壳。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芯入壳装配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10);推动机构(20),所述推动机构(20)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10),所述推动机构(20)用于推动极芯(40)进入外壳(12);保护机构(30),所述保护机构(30)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10)且设置于所述推动机构(20)的一侧,所述保护机构(3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保护组件(31),所述保护组件(31)包括:第一基座(32)、传动件(33)和支撑件(34),所述支撑件(34)固定于所述传动件(33)且高于所述传动件(33),所述支撑件(34)用于支撑极芯(40),所述传动件(33)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32)且相对所述第一基座(32)可上下移动,以用于避让盖板(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芯入壳装配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33)包括:主体部(331)和传动部(332),所述传动部(332)设置于所述主体部(331)朝向所述支撑件(34)的一侧,所述支撑件(34)固定于所述主体部(331);所述推动机构(20)包括:第一滚轮(21),所述第一滚轮(21)设置于所述盖板(41)的下方,所述第一滚轮(21)和所述主体部(331)配合,所述第一滚轮(21)用于驱动所述传动件(33)下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芯入壳装配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332)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斜面(33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芯入壳装配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31)还包括:至少一个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抵接在所述第一基座(32)和所述传动件(33)之间,以用于所述传动件(33)的复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芯入壳装配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31)还包括:至少一个直线轴承(35),所述直线轴承(35)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32)和所述传动件(33)之间,以用于所述传动件(33)的导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芯入壳装配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4)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件(34)设置于所述传动件(33)的两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芯入壳装配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20)包括:第一驱动件(23)和夹爪(22),所述第一驱动件(23)和所述夹爪(22)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23)用于驱动所述夹爪(22)夹取极芯(40)。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芯入壳装配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20)还包括:压力检测件(24),所述压力检测件(24)与所述夹爪(22)相连且用于检测所述夹爪(22)对所述极芯(40)产生的推送力。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芯入壳装配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20)还包括: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件(23)在第一方向上的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春,朱彦荣,刘军,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