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式制动器和工程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755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矿山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湿式制动器和工程车辆,湿式制动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安装腔;驱动盘和摩擦片,驱动盘设置于安装腔内,摩擦片套设在驱动盘上;行车活塞,行车活塞设置于安装腔内,且一端与摩擦片相抵触,行车活塞包括折弯部,折弯部的至少部分结构与摩擦片相抵触;驻车活塞,驻车活塞设置于折弯部内,行车活塞和驻车活塞通过折弯部抵触在摩擦片的同一侧;回位装置,回位装置设置于驻车活塞内上,以对行车活塞和驻车活塞进行复位。通过将行车活塞和驻车活塞设在摩擦片的同侧,以及行车活塞和驻车活塞的回位机构集成设计在一起,缩短轴向安装距离,缩短了湿式制动器轴向长度的整体尺寸。缩短了湿式制动器轴向长度的整体尺寸。缩短了湿式制动器轴向长度的整体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湿式制动器和工程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矿山机械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湿式制动器和一种工程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传统的湿式制动器中,行车活塞和驻车活塞布置在摩擦片两侧,且分别设置有回位机构,在相关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行车活塞和驻车活塞设置在摩擦片两侧,以及行车活塞的回位机构和驻车活塞的回位机构分别设置在摩擦片两侧,导致湿式制动器的轴向长度较大,不利于整车布置及轻量化设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湿式制动器轴向长度较大,导致湿式制动器的整体尺寸较大,不利于整车布置及轻量化设计的问题。
[0004]为此,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湿式制动器。
[0005]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工程车辆。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湿式制动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安装腔;驱动盘和摩擦片,驱动盘设置于安装腔内,摩擦片套设在驱动盘上;行车活塞,行车活塞设置于安装腔内,且一端与摩擦片相抵触,行车活塞包括折弯部,折弯部的至少部分结构与摩擦片相抵触;驻车活塞,驻车活塞设置于折弯部内,行车活塞和驻车活塞通过折弯部抵触在摩擦片的同一侧;回位装置,回位装置设置于驻车活塞内上,以对行车活塞和驻车活塞进行复位。
[0007]本技术提供的湿式制动器包括壳体、驱动盘、摩擦片、行车活塞、驻车活塞和回位装置。其中,壳体内设置有安装腔,驱动盘设置在安装腔内,摩擦片套设在驱动盘上,以通过摩擦片产生的摩擦力使驱动盘减速或停止转动,以达到刹车制动或停车的目的。
[0008]进一步地,行车活塞设置在安装腔内,且行车活塞的一端与摩擦片相抵触,以通过行车活塞与摩擦片之间的接触或分离来实现刹车制动或解除刹车制动。其中,行车活塞包括折弯部,且折弯部的至少部分结构与摩擦片相抵触,即行车活塞整体结构形状为“L”型,且“L”型的行车活塞与摩擦片相互抵触连接。
[0009]进一步地,驻车活塞设置在折弯部内,行车活塞和驻车活塞通过折弯部抵触在摩擦片的同一侧,即驻车活塞安装在行车活塞径向的内侧,可以理解为驻车活塞设置在“L”型折弯部的内侧,这样驻车活塞在向摩擦片方向运动时,能够通过“L”型折弯部推动行车活塞一同向靠近摩擦片方向运动,实现刹车制动,或者,在行车活塞向远离摩擦片方向运动时,能够通过“L”型折弯部拉动驻车活塞一同向远离摩擦片方向运动,实现解除刹车制动。而且,通过将行车活塞和驻车活塞设在摩擦片的同侧,即行车活塞内置有驻车活塞,结构紧凑,缩短轴向安装距离,使湿式制动器的结构更加紧凑,缩短了湿式制动器轴向长度的整体尺寸。
[0010]进一步地,驻车活塞内设置有回位装置,回位装置一端连接行车活塞和驻车活塞,另一端抵触在壳体上,回位装置能够使行车活塞和驻车活塞及时回位,避免行车活塞或驻车活塞不及时回位,制动拖滞的问题,即回位装置能够推动或拉动行车活塞和驻车活塞进行复位调节,保证行车活塞和驻车活塞反应及时快速。并且,回位装置为集成复位装置,即行车活塞的回位机构和驻车活塞的回位机构集成设计在一起,避免行车活塞的回位机构和驻车活塞的回位机构分开设置,集成的回位装置轴向空间占据较小,使湿式制动器的结构更紧凑。
[0011]根据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湿式制动器,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设置于摩擦片的外侧;第二壳体,第二壳体设置于行车活塞的外侧,且第二壳体内周面与行车活塞外周面之间形成行车密封腔。
[0013]在该技术方案中,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其中,第一壳体设置于摩擦片的外侧,即驱动盘和摩擦片设置在第一壳体的内侧腔体内,且摩擦片的外周面与第一壳体相接触,通过第一壳体将摩擦片固定在驱动盘上,提高摩擦片安装固定的稳定性。第二壳体设置在行车活塞的外侧,即行车活塞安装在第二壳体的腔体内,且第二壳体内周面与行车活塞外周面之间形成行车密封腔,以实现外部油液可以进入到行车密封腔内,推动行车活塞向摩擦片运动,以压紧摩擦片实现制动。
[001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内壳体,内壳体设置于驻车活塞的内侧,内壳体外周面与驻车活塞内周面之间形成驻车密封腔。
[0015]在该技术方案中,湿式制动器还包括内壳体。其中,内壳体设置在驻车活塞的内侧,即内壳体安装在驻车活塞径向的内侧,且内壳体外周面与驻车活塞内周面之间形成驻车密封腔,以实现外部油液可以进入到驻车密封腔内,推动驻车活塞向远离摩擦片方向运动,在回位装置的驱动下,拉动行车活塞以松开摩擦片解除制动。或者,驻车密封腔内油液回流到外部,在回位装置的驱动下,驻车活塞推动行车活塞向靠近摩擦片方向运动,以压紧摩擦片实现制动。
[001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壳体包括:行车进油口,行车进油口连通行车密封腔;驻车进油口,驻车进油口连通驻车密封腔;冷却进油孔,冷却进油孔设置于第二壳体远离摩擦片一侧端面的上侧,冷却出油孔,冷却出油孔设置于第二壳体远离摩擦片一侧端面的下侧;安装口,安装口与行车进油口相连通。
[0017]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壳体包括行车进油口、驻车进油口、冷却进油孔、冷却出油孔和安装口。其中,行车进油口连通行车密封腔,以实现外部油液进入行车密封腔,或者行车密封腔的油液回流到外部。驻车进油口连通驻车密封腔,以实现外部油液进入驻车密封腔,或者驻车密封腔的油液回流到外部。通过在第二壳体上设置行车进油口和驻车进油口,且分别与行车密封腔和驻车密封腔相连通,以保证行车油路和驻车油路的贯通,实现湿式制动器的刹车制动或制动解除。
[0018]进一步地,在第二壳体远离摩擦片一侧端面上设置冷却进油孔和冷却出油孔,且冷却进油孔和冷却出油孔分布在第二壳体一侧端面相对两端,以实现冷却油液从冷却进油孔进入,在湿式制动器的内部腔体内循环后,从冷却出油孔排出,在此过程中能够将湿式制动器的内部腔体内产生的热量带走,避免湿式制动器的内部腔体内的温度过高,导致摩擦
片、行车活塞、驻车活塞、回位装置等部件受热失效,保证了湿式制动器的有效制动。另外,第二壳体还包括安装口,安装口与行车进油口相连通,通过安装口能够为湿式制动器补充制动油液,保证湿式制动器的制动力矩和制动反应时间。
[001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补偿组件,补偿组件连接在安装口上,以对湿式制动器内的油液进行调整补偿。
[0020]在该技术方案中,湿式制动器还包括补偿组件。其中,补偿组件安装在安装口上,以对湿式制动器内的油液进行调整补偿。可以理解的,摩擦片磨损后,就会产生制动损失,延缓制动时间,为了减少制动损失,确保制动力矩和制动反应时间,通过增加补偿组件,利用补偿组件补偿摩擦片磨损所需的制动油液,而不需要从制动系统中补充,从而满足制动踏板行程不变时的制动效果及制动反应时间,实现磨损自动补偿功能,解决了摩擦片磨损后无法自动补偿问题。
[0021]在上述任一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安装腔;驱动盘和摩擦片,所述驱动盘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摩擦片套设在所述驱动盘上;行车活塞,所述行车活塞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一端与所述摩擦片相抵触,所述行车活塞包括折弯部,所述折弯部的至少部分结构与所述摩擦片相抵触;驻车活塞,所述驻车活塞设置于所述折弯部内,所述行车活塞和所述驻车活塞通过所述折弯部抵触在所述摩擦片的同一侧;回位装置,所述回位装置设置于所述驻车活塞内上,以对所述行车活塞和所述驻车活塞进行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置于所述摩擦片的外侧;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置于所述行车活塞的外侧,且所述第二壳体内周面与所述行车活塞外周面之间形成行车密封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壳体,所述内壳体设置于所述驻车活塞的内侧,所述内壳体外周面与所述驻车活塞内周面之间形成驻车密封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行车进油口,所述行车进油口连通所述行车密封腔;驻车进油口,所述驻车进油口连通所述驻车密封腔;冷却进油孔,所述冷却进油孔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摩擦片一侧端面的上侧;冷却出油孔,所述冷却出油孔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摩擦片一侧端面的下侧;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与所述行车进油口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偿组件,所述补偿组件连接在所述安装口上,以对所述湿式制动器内的油液进行调整补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活塞还包括螺纹孔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崔杰张东亮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