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床辊环修磨架位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747510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磨床辊环修磨架位装配方法,目的是提高不锈钢产品尺寸精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初加工完尚没有锥度的架位轴装配在磨床头架箱体之上,用丝圈调整轴承间隙,将主轴与箱体连接处的前后两端轴承的间隙调节控制在0.01mm之内;然后调整磨床,使磨床纵向移动135mm,其锥度在0~0.08mm;采用金刚石平面砂轮对架位轴进行修磨,将其辊环架位部分修磨在135+-0.04的锥度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在不锈钢线材生产过程中,精轧机组作为成品架次直接影响线材产品质量精度, 对精扎机辊环孔型的修磨精度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辊环架位主轴是一根长约500mm的 轴,其转动靠电机的皮带传动,利用头架箱体固定,在箱体的前后两端使用两盘轴承作为架 位、后端用丝圈调节轴承间隙,从而达到调节整个架位轴的精度。其架位轴在转动中的误差 为轴承的径向跳动0. Olmm。外加其在加工中的本身机械径向跳动误差0. Olmm,这两个误 差的叠加便反映在辊环的加工修磨误差,在0. 02mm的径向跳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不锈钢产品尺寸精度的磨床辊环修磨架位装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方法是 (1)将初加工完尚没有锥度的架位轴装配在磨床头架箱体之上,用丝圈调整轴承间隙,将主轴与箱体连接处的前后两端轴承的间隙调节控制在0. Olmm之内; (2)调整磨床,使磨床纵向移动135mm,其锥度在0 0. 08mm, (3)采用金刚石平面砂轮对架位轴进行修磨,将其辊环架位部分修磨在135±0. 04的锥度范围。 磨床采用悬臂式辊环架位磨床,主轴与箱体连接处两端轴承采用止推轴承,型号 为32217A。 本专利技术方法将半成品主轴安装好与轴承配合,将它们看做一个整体,对辊环架位 再进行加工,从而避免了安装中出现的装配误差,主轴在转动中只体现轴承间隙的误差,不 存在二次安装误差。使其架位架轴的误差只在转动中体现轴承间隙的调节误差,从而提高 了对辊环的修磨精度。将辊环孔型的磨削精度由原来的0. 02mm之内提高到了 0. 015mm之 内。具体实施例方式架位轴采用一定的锥度(135-0. 04) mm (135+0. 04)mm,依赖辊环与其硬性的配 合,从而紧固。在转动中不产生横向和纵向的位移,达到修磨辊环的目的。将未成型的半 成品磨床主轴装配在磨床上,其左端尺寸要求在135+20mm,在主轴与箱体连接的前后两端 装配轴承32217A,用丝圈调整其间隙,达到调整的目的。轴的使用部分长约135mm,其锥度 保证在134. 96-135. 04mm之间,加工成型后的主轴前端辊环架位跟辊环靠硬连接固定,将 两个轴承调整好,然后对磨床主轴左端进行磨削,使其尺寸达135±0. 04mm,减少了装配误 差。对辊环进行加工修磨后,使用百分表和V形支架检测辊环的椭圆度,改进后的不园度从0. 02mm提高到0. 015mm,从而提高了孔型的使用精度。 采用普通方法修磨辊环架位数据情况见下表1。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修磨辊环架位数 据情况见下表2。 表1 :采用普通方法修磨辊环架位数据表 <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column></row><table> 表2 :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修磨辊环架位数据表 <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一种,其特征是(1)将初加工完尚没有锥度的架位轴装配在磨床头架箱体之上,用丝圈调整轴承间隙,将主轴与箱体连接处的前后两端轴承的间隙调节控制在0.01mm之内;(2)调整磨床,使磨床纵向移动135mm,其锥度在0~0.08mm;(3)采用金刚石平面砂轮对架位轴进行修磨,将其辊环架位部分修磨在135±0.04的锥度范围。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所用轴承为止推轴承, 型号为32217A。全文摘要一种,目的是提高不锈钢产品尺寸精度,本专利技术将初加工完尚没有锥度的架位轴装配在磨床头架箱体之上,用丝圈调整轴承间隙,将主轴与箱体连接处的前后两端轴承的间隙调节控制在0.01mm之内;然后调整磨床,使磨床纵向移动135mm,其锥度在0~0.08mm;采用金刚石平面砂轮对架位轴进行修磨,将其辊环架位部分修磨在135+-0.04的锥度范围。文档编号B24B5/00GK101745849SQ20101003333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5日专利技术者巩玉玲, 肖忠东 申请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磨床辊环修磨架位装配方法,其特征是:(1)将初加工完尚没有锥度的架位轴装配在磨床头架箱体之上,用丝圈调整轴承间隙,将主轴与箱体连接处的前后两端轴承的间隙调节控制在0.01mm之内;(2)调整磨床,使磨床纵向移动135mm,其锥度在0~0.08mm;(3)采用金刚石平面砂轮对架位轴进行修磨,将其辊环架位部分修磨在135±0.04的锥度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忠东巩玉玲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