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卡电池箱液冷液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743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卡电池箱液冷液热装置,包括电池箱机架以及一个以上的温度调节单元,所述温度调节单元设置于电池箱机架上,所述温度调节单元包括水冷机组、加热器、一组以上的电池箱组,所述水冷机组的出水端、加热器、两组以上的电池箱组、水冷机组的进水端通过管道依次连通形成调节回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矿卡电池箱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提高了电池充放电效率和电池寿命。电池充放电效率和电池寿命。电池充放电效率和电池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卡电池箱液冷液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矿卡电池箱液冷液热的温度调节装置,属于矿卡电池箱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动力电池作为清洁能源逐渐普及且被广泛应用于各汽车领域。随着包括多个标准电池包的动力电池系统在重卡、矿卡及工程机械等重型车辆上的普及应用。重型卡车具有载货量大、能耗大的特点,与之配套使用的电池系统容量也大,这样大电量的电池系统在快速充放电过程将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该热量会导致电芯温度升高,影响电池系统的充放电效率和寿命,因此与电池包配套使用的电池液冷系统也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
[0003]现如今限于标准电池包的结构尺寸,目前大多数电池系统配套使用的液冷系统制冷功率均比较小,只能适配低电量的电池系统,对于大电量电池系统在快充场景下往往面临高温的影响。
[0004]中国专利CN202210923236.7,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温控系统及其温控方法,燃料电池温控系统包括:被测燃料电池,包括两个端板,且端板的面积至少为第一预设值;至少两套调温模块,设置在两个端板朝向被测燃料电池外的一侧表面,以实现对两个端板的分别控温,且调温模块与端板相对的热辐射面的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的第一预设比例;至少两套温度检测模块,安装至被测燃料电池的阴极、阳极,用于获取实测温度;控制模块,连接至温度检测模块,并连接至调温模块,用于控制两套调温模块的工作状态,从而调控阴极、阳极的实测温度趋于目标温度,虽然该专利能够实现大面积燃料电池的快速控温以及良好散热,但是其针对的单个的电池包外侧,并不适用于电池温度升高进行降温的情况,也就说,其并不适用于电池温度过低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技术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矿卡电池箱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矿卡电池箱液冷液热装置。
[0006]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矿卡电池箱液冷液热装置,包括电池箱机架以及一个以上的温度调节单元,所述温度调节单元设置于电池箱机架上,所述温度调节单元包括水冷机组、加热器、一组以上的电池箱组,所述水冷机组的出水端、加热器、两组以上的电池箱组、水冷机组的进水端通过管道依次连通形成调节回路。
[0008]优选的:包括补水箱,所述补水箱与水冷机组的进水端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调节回路上设置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一端与水冷机组的出水端连接,另一端与加热器进水端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电池箱组的组数为2组。
[0011]优选的:所述调节回路上设置有第一三通,所述第一三通的接头一与加热器出水
端连接,所述第一三通的接头二与两组电池箱组中的一个电池箱组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三通的接头三与两组电池箱组中的另一个电池箱组的进水端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调节回路上设置有第一四通,所述第一四通的接头一与两组电池箱组中的一个电池箱组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第一四通的接头二与两组电池箱组中的另一个电池箱组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第一四通的接头三连接有溢气管,所述溢气管与补水箱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四通的接头四与水冷机组的进水端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调节回路上设置有第二三通,所述第二三通的接头一与补水箱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第二三通的接头二与第一四通的接头四连接,所述第二三通的接头三与水冷机组的进水端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一直通球阀。所述溢气管上设置有第三直通球阀。
[0015]优选的:所述第二三通的接头二与第一四通的接头四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直通球阀。所述第二三通的接头三与水冷机组的进水端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四直通球阀。
[0016]优选的:所述温度调节单元的个数为2个。
[0017]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通过外置加热器,满足高温充电过程的快速冷却,低温状态下的快速加热,确保电池系统在一个合适的温度范围进行充放电,提高电池系统充放电效率和电池寿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0022]一种矿卡电池箱液冷液热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电池箱机架1、温度调节单元,在本实施例中,温度调节单元的个数为2个。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温度调节单元的个数为1个。在本技术的又另一实施例中,温度调节单元的个数为4个。所述温度调节单元设置于电池箱机架1上,所述温度调节单元包括水冷机组2、加热器3、两组以上的电池箱组4,在本实施例中,电池箱组4的组数为2组。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电池箱组4的组数为1组。在本技术的又另一实施例中,电池箱组4的组数为4组。所述水冷机组2的出水端、加热器3、电池箱组4、水冷机组2的进水端通过管道依次连通形成调节回路。
[0023]使用时,将待充电电池放置于电池箱组4上,通过电池箱组4对待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当待充电电池温度过高时,启动水冷机组2、关闭加热器3,水冷机组2对冷却液进行制冷,制冷后的冷却液依次流经加热器3、电池箱组4,从而对电池箱组4进行降温,进而对待充电电池降温。此时,流经电池箱组4的冷却液温度升高,返回到水冷机组2内进行降温。当待充电电池温度过低时,关闭水冷机组2、启动加热器3,水冷机组1内的冷却液进入到加热器
3,加热器3对冷却液加热升温,升温后的冷却液流经电池箱组4,从而对电池箱组4进行升温,进而对待充电电池升温。此时,流经电池箱组4冷却液温度降低,返回到水冷机组2内。因此本技术能够满足高温充电过程的快速冷却,低温状态下的快速加热,确保电池系统在一个合适的温度范围进行充放电,提高电池系统充放电效率和电池寿命。
[0024]为了使得电池箱组4更好的进行热交换,所述电池箱组4的电池箱上设置有热交换板,所述热交换板设置于电池箱组4的电池箱的四周。热交换板设置于电池箱组4的电池箱的四周,能够对电池箱组4进行很好的热交换。
[0025]为了便于管路的连接,所述调节回路上设置有第一出水管21,所述第一出水管21一端与水冷机组2的出水端连接,另一端与加热器3进水端连接。
[0026]所述调节回路上设置有第一三通61,所述第一三通61的接头一与加热器3出水端连接,所述第一三通61的接头二与两组电池箱组4中的一个电池箱组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三通61的接头三与两组电池箱组4中的另一个电池箱组的进水端连接。
[0027]为了防止管路中压力过高,本实施例设置了包括补水箱5和第一四通71,所述补水箱5与水冷机组2的进水端连通。所述补水箱5的位置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卡电池箱液冷液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箱机架(1)以及一个以上的温度调节单元,所述温度调节单元设置于电池箱机架(1)上,所述温度调节单元包括水冷机组(2)、加热器(3)、两组以上的电池箱组(4),所述水冷机组(2)的出水端、加热器(3)、一组以上的电池箱组(4)、水冷机组(2)的进水端通过管道依次连通形成调节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矿卡电池箱液冷液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水箱(5),所述补水箱(5)与水冷机组(2)的进水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矿卡电池箱液冷液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回路上设置有第一出水管(21),所述第一出水管(21)一端与水冷机组(2)的出水端连接,另一端与加热器(3)进水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矿卡电池箱液冷液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组(4)的组数为2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矿卡电池箱液冷液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回路上设置有第一三通(61),所述第一三通(61)的接头一与加热器(3)出水端连接,所述第一三通(61)的接头二与两组电池箱组(4)中的一个电池箱组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三通(61)的接头三与两组电池箱组(4)中的另一个电池箱组的进水端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矿卡电池箱液冷液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回路上设置有第一四通(71),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金营赵耀忠常宏虎海晓涛孙健张存曹曦刘强田文明刘建民张安萍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