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相变及热电制冷的电池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7281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56
一种集成相变及热电制冷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组模块、电池组支撑模块,所述电池组支撑模块为中空结构,电池组支撑模块内部的中空部分填充有相变材料,电池组模块的各电池单元嵌入电池组支撑模块的孔洞中;液体冷却模块包括内部充满冷却介质的冷却板、循环泵、恒温介质箱体。热电模块包括上导热板、下导热板,下导热板紧贴于电池组支撑模块,上导热板紧贴于冷却板。电池组模块连接核心控制模块,核心控制模块连接供电模块,供电模块分别连接热电模块、液体冷却模块。该系统对电池组进行冷却散热;当电池组处于低温环境时,对电池组进行预热。实现热电模块制冷、停工和制热三种工作模式的切换,很好地满足电池组在不同工况下的散热或预热要求。散热或预热要求。散热或预热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相变及热电制冷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一种电池热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集成相变及热电制冷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纯电动、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发现,动力电池的工作温度对其性能的影响是巨大的,过高或者过低的工作温度都会导致电池寿命和工作效率降低,但在动力电池的实际工作中,很难仅仅通过电池自身的散热和保温来维持其处在合适的工作温度范围之内。因此,设计高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对于新能源汽车非常重要。
[0003]风冷、液冷和PCM冷却是目前最为常见的电池热管理方式。风冷以空气为冷却介质,具有结构简单、无泄漏风险的优点,但由于其冷却效率低,在高温环境和电池高放电率时将难以满足电池组的散热要求。液冷依靠液体冷却介质的不断循环带走电池组发出的热量,但在高温环境下液体冷却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散热效果。PCM冷却是一种全被动的电池热管理方式,相变材料通过相变潜热吸收电池组发出的热量对电池组进行散热,PCM冷却具有成本低、潜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相变及热电制冷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组模块(1)、电池组支撑模块(2)、热电模块(3)、液体冷却模块(4);所述电池组支撑模块(2)为中空结构,电池组支撑模块(2)内部的中空部分填充有相变材料(102),电池组支撑模块(2)上分布有孔洞,孔洞大小与电池组模块(1)中的各电池单元大小相匹配,电池组模块(1)的各电池单元嵌入电池组支撑模块(2)的孔洞中;所述液体冷却模块(4)包括内部充满冷却介质的冷却板(401)、循环泵(402)、恒温介质箱体(403),冷却板(401)通过循环泵(402)连接恒温介质箱体(403),循环泵(402)用于将恒温介质箱体(403)中的冷却介质泵入到冷却板(401)内,恒温介质箱体(403)用于将冷却介质的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所述热电模块(3)包括上导热板(301)、下导热板(302),所述下导热板(302)紧贴于电池组支撑模块(2),所述上导热板(301)紧贴于冷却板(401);所述电池组模块(1)连接核心控制模块(5),核心控制模块(5)连接供电模块(6),供电模块(6)分别连接热电模块(3)、液体冷却模块(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集成相变及热电制冷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支撑模块(2)为为铝制的密闭中空结构,电池组支撑模块(2)上分布有蜂窝状孔洞,各电池单元紧密嵌入电池组支撑模块(2)的蜂窝状孔洞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集成相变及热电制冷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模块(3)包括半导体组件(303),半导体组件(303)由多个尺寸相等的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经金属导体板交叉串联组成,半导体组件(303)上、下分别设置上导热板(301)、下导热板(3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集成相变及热电制冷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模块(3)的下导热板(302)紧贴于电池组支撑模块(2)的正上方,冷却板(401)紧贴于热电模块(3)的上导热板(301)上,电池组模块(1)、电池组支撑模块(2)、热电模块(3)和冷却板(401)之间均设有导热硅脂层(10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集成相变及热电制冷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冷却模块(4)的冷却板(401)为铝制冷板,铝制冷板内部为中空结构,其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同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集成相变及热电制冷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控制模块(5)包括温度监测单元(501)、决策部署单元(502),其中,温度监测单元(501)包括设置在每个电池单元表面的温度传感器,决策部署单元(502)用来对温度监测单元(501)采集到的各电池单元温度求取平均值,并通过既定程序进行下一步判定。7.采用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电池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核心控制模块(5)控制供电模块(6)实现三种工作模式的相互切换,核心控制模块(5)的温度监测单元(501)以

t的时间步长将各个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电池单元温度传输给决策部署单元(502),决策部署单元(502)接收之后求取温度平均值T,并对温度平均值T进行判定得到决策信号,供电模块(6)根据接收的决策信号调整流入热电模块(3)和液体冷却模块(4)的电流大小、以及流入热电模块(3)的电流方向。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电池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丁吴子豪杨学林代德明张露露
申请(专利权)人: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