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合金棒材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7295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合金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合金棒材的制备方法,包括:通过设置可控涂敷装置对棒材圆坯进行润滑粉涂敷,且可控涂敷装置设置有通过旋转均匀传输润滑粉的旋转进料模块;旋转进料模块输出的润滑粉经过伸缩挡板的缝隙涂敷至圆坯表面的设定位置;在一级检测条件下通过可控涂敷装置内润滑粉面积占比与预设面积标准的比对结果判定是否对伸缩挡板的缝隙宽度进行调节以降低润滑粉飞逸程度,在二级检测条件下根据圆坯表面润滑粉胶体厚度与预设厚度标准的比对结果判定胶体厚度是否符合标准,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对应条件下通过模具涂敷装置对热挤压模具进行补偿涂敷,提高了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坯料润滑剂涂敷的均匀性以及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坯料润滑剂涂敷的均匀性以及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坯料润滑剂涂敷的均匀性以及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合金棒材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合金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合金棒材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热挤压,就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热锻成形温度进行挤压,即在挤压前将坯料加热到金属的再结晶温度以上的某个温度下进行的挤压。其中,在坯料进入挤压模具前需对坯料表面均匀涂敷润滑剂,通常使用玻璃粉,通过玻璃粉与预加热完成的坯料接触形成保护层以防止坯料在热挤压时受到的摩擦力过大,同时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但是,玻璃粉需均匀涂敷在坯料表面,涂敷过多会导致制备成品表面出现橘皮现象,涂敷过少会导致坯料与挤压模具的摩擦力过大,因此如何均匀快速地对坯料进行润滑剂的涂敷是待以解决的问题。
[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6984661B公布了一种镍基合金棒材热挤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根据如下公式计算热挤压模的目标角度值α0,所述公式为:其中,π取值为3.14,P为挤压比,V为热挤压模的挤压出口速度,Q为镍基合金动态再结晶激活能,T为热挤压的热力学温度;b、根据计算得到的热挤压模的目标角度值α0,选择热挤压模。由此可见,所述一种镍基合金棒材热挤压工艺存在以下问题:未考虑到挤压前坯料的润滑剂涂敷情况,容易因为润滑剂涂敷不均匀导致制备成品质量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温合金棒材的制备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针对坯料表面润滑剂进行均匀涂敷导致的制备成品质量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温合金棒材的制备方法,包括:
[0006]通过设置可控涂敷装置对棒材圆坯进行润滑粉涂敷,且可控涂敷装置包括用以通过旋转均匀传输润滑粉的旋转进料模块;
[0007]所述旋转进料模块输出的润滑粉经过伸缩挡板的缝隙涂敷至圆坯表面的设定位置;
[0008]在一级检测条件下通过所述可控涂敷装置内润滑粉面积占比与预设面积标准的比对结果判定是否对所述伸缩挡板的缝隙宽度进行调节以降低润滑粉飞逸程度;
[0009]在一级调节条件下根据润滑粉面积占比确定是否对旋转进料模块的转速进行调节,且,在二级调节条件下根据重新获取的可控涂敷装置内润滑粉面积占比与预设面积标准的差值确定所述旋转进料模块的角度调节量;
[0010]在二级检测条件下根据圆坯表面润滑粉胶体厚度与预设厚度标准的比对结果判定胶体厚度是否符合标准,且在圆坯表面胶体厚度高于预设标准时根据圆坯表面胶体厚度与预设胶体厚度标准的差值对应调节圆坯的转速;
[0011]在三级检测条件下根据圆坯表面胶体厚度计算圆坯表面胶体涂敷均匀度并根据其与预设均匀度标准的比对结果判定圆坯表面胶体涂敷是否均匀且在三级调节条件下采
用模具涂敷装置对圆坯对应的热挤压模具内壁的判定点位进行补偿涂敷;
[0012]其中,所述一级检测条件为所述旋转进料模块开始运行,所述一级调节条件为对所述伸缩挡板的缝隙宽度调节完成,所述二级调节条件为判定重新检测到的润滑粉面积占比大于第二预设面积占比,所述二级检测条件为所述可控涂敷装置运行时间达到预设时长,所述三级检测条件为圆坯表面的润滑粉涂敷完成,所述三级调节条件为判定圆坯表面胶体涂敷不均匀。
[0013]进一步地,所述可控涂敷装置包括:
[0014]工作仓,用以装载所述可控涂敷装置内各组件;
[0015]仓口,其贯通设置于所述工作仓侧壁一侧,用以作为圆坯进出所述工作仓的出入口;
[0016]所述旋转进料模块,其为圆柱形中空结构且其内壁表面为螺纹结构,设置于所述工作仓上方并与润滑粉进料管道相连,用以通过带动输入的润滑粉旋转以将润滑粉均匀传输出;
[0017]振动滤网,其与所述旋转进料模块的输出口相连,振动滤网包括以旋转进料模块输出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振动滤网、第二振动滤网和第三振动滤网,且,在第一振动滤网和第二振动滤网之间设有喷气模块,用以通过各滤网的振动以及喷气模块喷气将润滑粉均匀传送至所述振动滤网下方的出料口;
[0018]所述伸缩挡板,包括分别与所述工作仓相对的侧壁相连的左挡板和右挡板,且左挡板和右挡板之间的缝隙宽度能够调节;
[0019]检测单元,用以对涂敷运行状况参数进行检测,所述涂敷运行状况参数包括所述工作仓内伸缩挡板下方图像内的润滑粉面积占比以及圆坯表面胶体厚度;
[0020]第一处理单元,其与所述检测单元相连,用以根据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运行状况参数与对应的预设标准的比对结果判定是否对所述伸缩挡板的缝隙宽度或所述旋转进料模块的运行参数进行相应调节,所述旋转进料模块的运行参数包括旋转进料模块的转速和旋转进料模块的角度;
[0021]第二处理单元,其与所述检测单元相连,用以根据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运行状况参数与对应的预设标准的比对结果判定圆坯表面胶体厚度是否合格且在圆坯表面胶体厚度不符合标准时根据实际胶体厚度的涂敷情况对应调节圆坯转速或对热挤压模具进行补偿涂敷。
[002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在一级检测条件下根据所述检测单元获取的所述工作仓内伸缩挡板下方的待分析图像计算待分析图像中润滑粉面积占比S并将S与预设面积占比进行比对以判定是否对所述伸缩挡板的缝隙宽度H进行调节,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设有第一预设面积占比S1、第二预设面积占比S2、第一宽度调节系数α1和第二宽度调节系数α2,其中,0<S1<S2,0<α2<α1<1,
[0023]若S≤S1,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判定无需对所述伸缩挡板的缝隙宽度H进行调节;
[0024]若S1<S≤S2,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判定使用所述第一宽度调节系数α1将缝隙宽度H调小至Hx,设定Hx=H
×
α1;
[0025]若S2<S,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判定使用所述第二宽度调节系数α2将缝隙宽度H调小至Hx,设定Hx=H
×
α2;
[0026]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在一级调节条件下控制所述检测单元重新获取待分析图像并将该图像中润滑粉面积占比S

与预设面积占比进行比对以判定是否对旋转进料模块的转速V进行调节,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设有第一转速调节系数β1和第二转速调节系数β2,其中,0<β2<β1<1,
[0027]若S

≤S1,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判定重新获取的待分析图像中润滑粉面积占比符合标准且无需对所述旋转进料模块的转速V进行调节;
[0028]若S1<S

≤S2,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判定使用所述第一转速调节系数β1将所述旋转进料模块的转速V调低至V

,设定V

=V
×
β1;
[0029]若S2<S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判定使用所述第二转速调节系数β2将所述旋转进料模块的转速V调低至V

,设定V

=V
×
β2。
[003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在二级调节条件下计算S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合金棒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设置可控涂敷装置对棒材圆坯进行润滑粉涂敷,且可控涂敷装置包括用以通过旋转均匀传输润滑粉的旋转进料模块;所述旋转进料模块输出的润滑粉经过伸缩挡板的缝隙涂敷至圆坯表面的设定位置;在一级检测条件下通过所述可控涂敷装置内润滑粉面积占比与预设面积标准的比对结果判定是否对所述伸缩挡板的缝隙宽度进行调节以降低润滑粉飞逸程度;在一级调节条件下根据润滑粉面积占比确定是否对旋转进料模块的转速进行调节,且,在二级调节条件下根据重新获取的可控涂敷装置内润滑粉面积占比与预设面积标准的差值确定所述旋转进料模块的角度调节量;在二级检测条件下根据圆坯表面润滑粉胶体厚度与预设厚度标准的比对结果判定胶体厚度是否符合标准,且在圆坯表面胶体厚度高于预设标准时根据圆坯表面胶体厚度与预设胶体厚度标准的差值对应调节圆坯的转速;在三级检测条件下根据圆坯表面胶体厚度计算圆坯表面胶体涂敷均匀度并根据其与预设均匀度标准的比对结果判定圆坯表面胶体涂敷是否均匀且在三级调节条件下采用模具涂敷装置对圆坯对应的热挤压模具内壁的判定点位进行补偿涂敷;其中,所述一级检测条件为所述旋转进料模块开始运行,所述一级调节条件为对所述伸缩挡板的缝隙宽度调节完成,所述二级调节条件为判定重新检测到的润滑粉面积占比大于第二预设面积占比,所述二级检测条件为所述可控涂敷装置运行时间达到预设时长,所述三级检测条件为圆坯表面的润滑粉涂敷完成,所述三级调节条件为判定圆坯表面胶体涂敷不均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合金棒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涂敷装置包括:工作仓,用以装载所述可控涂敷装置内各组件;仓口,其贯通设置于所述工作仓侧壁一侧,用以作为圆坯进出所述工作仓的出入口;所述旋转进料模块,其为圆柱形中空结构且其内壁表面为螺纹结构,设置于所述工作仓上方并与润滑粉进料管道相连,用以通过带动输入的润滑粉旋转以将润滑粉均匀传输出;振动滤网,其与所述旋转进料模块的输出口相连,振动滤网包括以旋转进料模块输出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振动滤网、第二振动滤网和第三振动滤网,且,在第一振动滤网和第二振动滤网之间设有喷气模块,用以通过各滤网的振动以及喷气模块喷气将润滑粉均匀传送至所述振动滤网下方的出料口;所述伸缩挡板,包括分别与所述工作仓相对的侧壁相连的左挡板和右挡板,且左挡板和右挡板之间的缝隙宽度能够调节;检测单元,用以对涂敷运行状况参数进行检测,所述涂敷运行状况参数包括所述工作仓内所述伸缩挡板下方图像内的润滑粉面积占比以及圆坯表面胶体厚度;第一处理单元,其与所述检测单元相连,用以根据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运行状况参数与对应的预设标准的比对结果判定是否对所述伸缩挡板的缝隙宽度或所述旋转进料模块的运行参数进行相应调节,所述旋转进料模块的运行参数包括旋转进料模块的转速和旋转进料模块的角度;
第二处理单元,其与所述检测单元相连,用以根据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运行状况参数与对应的预设标准的比对结果判定圆坯表面胶体厚度是否合格且在圆坯表面胶体厚度不符合标准时根据实际胶体厚度的涂敷情况对应调节圆坯转速或对热挤压模具进行补偿涂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合金棒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在一级检测条件下根据所述检测单元获取的所述工作仓内所述伸缩挡板下方的待分析图像计算待分析图像中润滑粉面积占比S并将S与预设面积占比进行比对以判定是否对所述伸缩挡板的缝隙宽度H进行调节,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设有第一预设面积占比S1、第二预设面积占比S2、第一宽度调节系数α1和第二宽度调节系数α2,其中,0<S1<S2,0<α2<α1<1,若S≤S1,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判定无需对所述伸缩挡板的缝隙宽度H进行调节;若S1<S≤S2,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判定使用所述第一宽度调节系数α1将缝隙宽度H调小至Hx,设定Hx=H
×
α1;若S2<S,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判定使用所述第二宽度调节系数α2将缝隙宽度H调小至Hx,设定Hx=H
×
α2;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在一级调节条件下控制所述检测单元重新获取待分析图像并将该图像中润滑粉面积占比S

与预设面积占比进行比对以判定是否对旋转进料模块的转速V进行调节,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设有第一转速调节系数β1和第二转速调节系数β2,其中,0<β2<β1<1,若S

≤S1,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判定重新获取的待分析图像中润滑粉面积占比符合标准且无需对所述旋转进料模块的转速V进行调节;若S1<S

≤S2,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判定使用所述第一转速调节系数β1将所述旋转进料模块的转速V调低至V

,设定V

=V
×
β1;若S2<S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判定使用所述第二转速调节系数β2将所述旋转进料模块的转速V调低至V

,设定V

=V
×
β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温合金棒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在二级调节条件下计算S

与S2的差值

S并将

S与预设占比差值进行比对以判定是否控制所述旋转进料模块进行角度调节,设定

S=S
’‑
S2,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设有第一预设占比差值

S1、第二预设占比差值

S2、第一角度调节系数γ1、第二角度调节系数γ2和角度基值R0,其中,0<

S1<

S2<

S3,0<γ1<1<γ2,0<R0,若

S≤

S1,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判定无需对所述旋转进料模块进行角度调节;若

S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明泉徐廷浩李文军孙学良郝欣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亮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