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联萘酚一体化生产设备以及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6966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联萘酚一体化生产设备以及生产方法,包括:两组第一支架分别设置于箱体的前后两侧;过滤机构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腔后侧;反应机构设置于两组所述第一支架的内侧顶部;冷凝器设置于所述反应机构的顶部左侧;上料机构设置于所述反应机构的右侧;上水机构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后侧。该高效联萘酚一体化生产设备以及生产方法,可以实现自动上料,同时防止萘酚和联萘酚外溢,避免危险物质泄漏造成危险,实现旋转喷淋,从而使氯化铁与萘酚充分混合,加速偶合反应,实现自动进行对联萘酚粉末进行过滤、洗涤和烘干,并将产成品进行下料收集,无需人工干预,省时省力,实现一体化生产,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大大提高。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联萘酚一体化生产设备以及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高效联萘酚一体化生产设备以及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联萘酚广泛用于手性液晶,药物,香料,农药的手性合成,联萘酚为有毒物品,可燃,燃烧产生刺激烟雾,通常通过实验室制备;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固态合成法,反应原理为氧化偶联反应,将两个反应物分子扩散接触,生成产物分子,作为一种杂质分散在母体反应物中,产物分子聚集,产物晶核,随着产物分子不断的生产,晶核逐渐长大,出现独立的晶相,加入氯化铁和稀盐酸反应溶解,加入甲苯进行重结晶,得到联萘酚,水相合成步骤为,将萘酚与水混合进行搅拌,加热回流,使萘酚完全溶解,加入氯化铁并充分混合后,趁热抽滤,通过沸水洗涤后,得到联萘酚;现有技术中无法进行连续供料,无法进行大批量生产,并且现有的上料设备容易导致原材料外溢,萘酚和联萘酚均为有毒物品,泄漏将对操作人员造成危害,并且在注入反应溶液时,采用喷淋头向反应釜中进行喷淋,喷淋的同时进行搅拌,搅拌机构会遮挡喷淋液,导致喷淋液喷洒不均匀,现有技术中需要采用不同的设备完成不同的工序,无法进行一体化生产,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联萘酚一体化生产设备以及生产方法,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上料容易造成泄漏、喷淋不均匀、无法一体化生产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联萘酚一体化生产设备,包括:箱体和两组第一支架,两组所述第一支架分别设置于箱体的前后两侧;过滤机构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腔后侧;反应机构设置于两组所述第一支架的内侧顶部;冷凝器设置于所述反应机构的顶部左侧;上料机构设置于所述反应机构的右侧;上水机构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后侧;控制器设置于所述上料机构的前侧,且所述过滤机构、反应机构、上料机构和上水机构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过滤机构包括:隔板,隔板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部右侧;传送组件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腔后侧,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喷淋头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腔顶部;烘干器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腔顶部右侧;箱门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右侧;排污管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左侧。
[0005]目的在于对联萘酚进行过滤清洗,优选的,所述传送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后侧右端,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主动轮可旋转的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内腔后侧,且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从动轮可旋转的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内腔后侧左端;玻璃纤维滤布套接于所述从动轮和主动轮的外壁;支撑轮数量为若干个,分别从左至右可旋转的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内腔后侧,且若干个所述支撑轮均对玻璃纤维滤布
的顶部进行支撑;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后侧右端,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敲击锤可旋转的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内腔后侧,所述敲击锤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敲击锤旋转可以敲击玻璃纤维滤布的底部;限位轮可旋转的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内腔后侧,且对所述玻璃纤维滤布的底部右侧进行支撑。
[0006]目的在于实现联萘酚偶合反应,优选的,所述反应机构包括:反应釜,反应釜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架的内侧顶部;电磁阀设置于所述反应釜的底部,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输送管设置于所述电磁阀的底部,且所述输送管与箱体的顶部插接;搅拌组件设置于所述反应釜的顶部,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注液组件设置于所述反应釜的前侧;加热套套接于所述反应釜的外壁,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7]目的在于对混合物溶液进行搅拌,优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筒体,筒体设置于所述反应釜的顶部;第三电机设置于所述筒体的顶部,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转轴可旋转的安装于所述筒体的内腔顶部,且与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搅拌杆数量为若干个,分别沿周向的安装于所述转轴的外壁底部。
[0008]目的在于通过搅拌组件的转轴旋转实现旋转喷淋,优选的,所述注液组件包括:注液管,注液管设置于所述反应釜的前侧,且所述注液管的后端延伸至所述反应釜的内部;配液管设置于所述注液管的后端,且所述配液管与转轴套接;轴套设置于所述转轴的外壁;喷液器设置于所述轴套的底部,且所述喷液器与配液管的底部可旋转的连接;端盖设置于所述轴套的顶部,且与所述配液管的顶部可旋转的连接。
[0009]目的在于实现自动上料,优选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安装座,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反应釜的右侧;闸门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右侧,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送料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右侧,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料仓设置于所述送料组件的顶部;第二支架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料仓的前后两侧。
[0010]目的在于防止萘酚和联萘酚泄漏,优选的,所述闸门组件包括:安装槽,安装槽开设于所述安装座的顶部;闸门可滑动的安装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气动杆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安装座的右侧前后两端,两个所述气动杆的输出端与闸门的顶部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气动杆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1]目的在于自动上料,优选的,所述送料组件包括:送料管,送料管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右端;螺旋输送杆可旋转的安装于所述送料管的内腔右端;第四电机设置于所述送料管的右端,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与螺旋输送杆固定连接,且所述第四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2]目的在于向反应釜和过滤机构提供沸水,优选的,所述上水机构包括:加热水箱,加热水箱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后侧,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水泵设置于所述加热水箱的左侧,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电磁换向阀设置于所述水泵的顶部,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输水管一端设置于电磁换向阀的顶部右端,且另一端与反应釜后侧进行连接;第二输水管一端设置于电磁换向阀的顶部左端,且另一端与喷淋头进行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器控制第四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螺旋输送杆旋转,萘酚在自身重量和与送料管的摩擦作用下不跟随螺旋输送杆的螺旋叶片一起旋转,从而使螺旋输送杆的螺旋叶片将萘酚向左侧推移进行输送,控制器控制两个气动杆的输出端拉动闸门沿安装槽
向下关闭,从而防止在反应过程中萘酚和联萘酚从闸门处泄漏,因此,可以实现自动上料,同时防止萘酚和联萘酚外溢,避免危险物质泄漏造成危险。
[0014]2、本专利技术通过注液管注入氯化铁溶液,氯化铁溶液通过注液管进入配液管与轴套组成的内腔,溶液通过喷液器的喷液孔向反应釜的内腔中进行喷淋,利用轴套、喷液器和端盖跟随转轴旋转,从而实现旋转喷淋,进而加强萘酚和氯化铁之间的偶合反应,因此,实现旋转喷淋,从而使氯化铁与萘酚充分混合,加速偶合反应。
[0015]3、本专利技术混合溶液通过输送管流入箱体的内腔,溶液在玻璃纤维滤布的表面进行过滤,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带动玻璃纤维滤布向右侧移动,过滤留下的固体物质跟随玻璃纤维滤布向右侧移动,随后控制器控制电磁换向阀将水泵与第二输水管进行连接,沸水从喷淋头喷出并对联萘酚粉末进行冲洗,烘干器对联萘酚粉末进行吹干,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带动敲击锤旋转,敲击锤不断轻触玻璃纤维滤布,从而通过振动使联萘酚粉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联萘酚一体化生产设备,包括:箱体(2)和两组第一支架(4),两组所述第一支架(4)分别设置于箱体(2)的前后两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机构(3),设置于所述箱体(2)的内腔后侧;反应机构(5),设置于两组所述第一支架(4)的内侧顶部;冷凝器(6),设置于所述反应机构(5)的顶部左侧;上料机构(7),设置于所述反应机构(5)的右侧;上水机构(8),设置于所述箱体(2)的后侧;控制器(9),设置于所述上料机构(7)的前侧,且所述过滤机构(3)、反应机构(5)、上料机构(7)和上水机构(8)均与控制器(9)电性连接;所述过滤机构(3)包括:隔板(31),设置于所述箱体(2)的底部右侧;传送组件(32),设置于所述箱体(2)的内腔后侧,且与所述控制器(9)电性连接;喷淋头(33),设置于所述箱体(2)的内腔顶部;烘干器(34),设置于所述箱体(2)的内腔顶部右侧;箱门(35),设置于所述箱体(2)的右侧;排污管(36),设置于所述箱体(2)的左侧;所述传送组件(32)包括:第一电机(321),设置于所述箱体(2)的后侧右端,且与所述控制器(9)电性连接;主动轮(322),可旋转的安装于所述箱体(2)的内腔后侧,且与所述第一电机(3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从动轮(323),可旋转的安装于所述箱体(2)的内腔后侧左端;玻璃纤维滤布(324),套接于所述从动轮(323)和主动轮(322)的外壁;支撑轮(325),数量为若干个,分别从左至右可旋转的安装于所述箱体(2)的内腔后侧,且若干个所述支撑轮(325)均对玻璃纤维滤布(324)的顶部进行支撑;第二电机(326),设置于所述箱体(2)的后侧右端,且与所述控制器(9)电性连接;敲击锤(327),可旋转的安装于所述箱体(2)的内腔后侧,所述敲击锤(327)与第二电机(32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敲击锤(327)旋转可以敲击玻璃纤维滤布(324)的底部;限位轮(328),可旋转的安装于所述箱体(2)的内腔后侧,且对所述玻璃纤维滤布(324)的底部右侧进行支撑;所述反应机构(5)包括:反应釜(51),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架(4)的内侧顶部;电磁阀(52),设置于所述反应釜(51)的底部,且与所述控制器(9)电性连接;输送管(53),设置于所述电磁阀(52)的底部,且所述输送管(53)与箱体(2)的顶部插接;搅拌组件(54),设置于所述反应釜(51)的顶部,且与所述控制器(9)电性连接;注液组件(55),设置于所述反应釜(51)的前侧;加热套(56),套接于所述反应釜(51)的外壁,且与所述控制器(9)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联萘酚一体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54)包括:
筒体(541),设置于所述反应釜(51)的顶部;第三电机(542),设置于所述筒体(541)的顶部,且与所述控制器(9)电性连接;转轴(543),可旋转的安装于所述筒体(541)的内腔顶部,且与所述第三电机(54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搅拌杆(544),数量为若干个,分别沿周向的安装于所述转轴(543)的外壁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联萘酚一体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组件(55)包括:注液管(551),设置于所述反应釜(51)的前侧,且所述注液管(551)的后端延伸至所述反应釜(51)的内部;配液管(552),设置于所述注液管(551)的后端,且所述配液管(552)与转轴(543)套接;轴套(553),设置于所述转轴(543)的外壁;喷液器(554),设置于所述轴套(553)的底部,且所述喷液器(554)与配液管(552)的底部可旋转的连接;端盖(555),设置于所述轴套(553)的顶部,且与所述配液管(552)的顶部可旋转的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联萘酚一体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7)包括:安装座(71),设置于所述反应釜(51)的右侧;闸门组件(72),设置于所述安装座(71)的右侧,且与所述控制器(9)电性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阳刘海龙刘卫青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鸣翔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