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货运自转旋翼机,包括机架和机体,机体套设在机架外部,机体包括发动机舱和机身舱,发动机舱为机体后部的舱体,发动机舱内供发动机设置,机身舱为机体下部的舱体,所述机体还包括主货舱和下部货舱,所述主货舱为机体的前部及中部的舱体,主货舱位于机架的上方,所述下部货舱为嵌入设置在机身舱中部的舱体,所述下部货舱位于机架的下方;所述发动机舱、机身舱、主货舱和下部货舱共同构成机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用于载货的主货舱和下部货舱分别设置在机体上下部,下部货舱设置在机体下部的中间,两个货舱可提升旋翼机装载重量。且下部货舱将旋翼机的重心控制在机体中部的下方,旋翼机载货时机体重心更稳定。旋翼机载货时机体重心更稳定。旋翼机载货时机体重心更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货运自转旋翼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转旋翼飞行器
,特别是一种货运自转旋翼机。
技术介绍
[0002]自转旋翼机是一种以自转旋翼作为升力面、螺旋桨推力为前进动力的旋翼类航空飞行器。旋翼机的旋翼提供升力和俯仰、滚转等姿态操纵力矩,因而与靠发动机动力驱转旋翼的直升机不同,一旦发动机空中停车,旋翼机的旋翼依靠前方来流吹动而始终处于自转状态,因此其仍能够依靠旋翼自转安全着陆。
[0003]一般的自转旋翼机为载人使用,设置的机架中间位置高,机架前后位置低,这是为了便于设置座椅等部件。
[0004]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种用途的自转旋翼机。随着自转旋翼机用于农业、物流等领域,原有的自转旋翼机结构逐渐不适用于相关领域。
[0005]例如物流领域所需的自转旋翼机,需要设计便于装卸货物等功能,现有的自转旋翼机以载人为主,不便于装卸货物。
[0006]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020207621.8,其提出了一种自转旋翼机起落架,其采用倾斜设置的前起落架。但在实际使用时,这种结构的机身重心太高,不便于载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货运自转旋翼机,载货时重心位置稳定。
[000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货运自转旋翼机,包括机架和机体,机体套设在机架外部,机体包括发动机舱和机身舱,发动机舱为机体后部的舱体,发动机舱内供发动机设置,机身舱为机体下部的舱体,
[0009]所述机体还包括主货舱和下部货舱,所述主货舱为机体的前部及中部的舱体,主货舱位于机架的上方,所述下部货舱为嵌入设置在机身舱中部的舱体,所述下部货舱位于机架的下方;
[0010]所述发动机舱、机身舱、主货舱和下部货舱共同构成机体。
[0011]优选的,所述机架包括主梁和机身杆;所述主梁水平设置,主梁后部连接竖直设置的机身杆,主梁和机身杆连接所述机体,所述的发动机舱位于机身杆后侧,机身舱位于主梁下部;
[0012]所述主梁上水平设置数根承重杆,该承重杆上水平铺设一承重板,该承重板边缘与机体连接;
[0013]所述机身杆前侧设置有竖直向下的机舱隔板,该机舱隔板边缘连接在机体内壁。
[0014]优选的,所述承重板上扣设一货舱盖,该货舱盖沿承重板边缘与机体扣合,所述的货舱盖、机舱隔板和承重板之间的内腔构成舱体底部水平的主货舱。
[0015]优选的,所述承重板下部的机体开设贯通机体两侧的下部货舱,在下部货舱与机
体贯通处还设置有货舱翻盖。
[0016]优选的,所述下部货舱舱体底部水平。
[0017]优选的,所述机舱隔板前侧还平行设置一拓展翻板,拓展翻板上部可翻转地与机体内壁连接,拓展翻板下部固定连接在机体内壁,拓展翻板上部与拓展翻板下部直接通过合页铰接,机舱隔板和拓展翻板之间的空腔构成拓展舱,拓展舱位于发动机舱和主货舱之间。
[0018]优选的,所述主梁前部下方设置起落前轮;所述机身杆下部设置一弧形杆,该弧形杆为两端向下弯曲并向主梁两侧延伸的杆件,弧形杆两端均连接一个起落后轮。
[0019]优选的,所述主梁后部沿发动机舱后部方向设置一尾翼。
[0020]优选的,所述的机舱隔板上开设多个供航电设备安装的拓展安装孔。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货运自转旋翼机,相较于现有自转旋翼机的技术,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22]1、本专利技术将用于载货的主货舱和下部货舱分别设置在机体上下部,下部货舱设置在机体下部的中间,两个货舱可提升旋翼机装载重量。且下部货舱将旋翼机的重心控制在机体中部的下方,旋翼机载货时机体重心更稳定。
[0023]2、本案设置水平的主梁以及水平的承重板,是为了进一步将主货舱底部设置成水平的,便于货物的装卸。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6]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7]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三;
[0028]图5是本专利技术机架的立体图;
[0029]图6是本专利技术机架的侧视图;
[0030]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
[0031]标号说明:机架
‑
1、机体
‑
2、发动机舱
‑
3、机身舱
‑
4、主货舱
‑
5、下部货舱
‑
6、主梁
‑
7、机身杆
‑
8、拓展舱
‑
9、货舱盖
‑
51、货舱翻盖
‑
61、承重杆
‑
71、承重板
‑
72、起落前轮
‑
73、尾翼
‑
74、机舱隔板
‑
81、拓展翻板
‑
82、弧形杆
‑
83、起落后轮
‑
84、拓展安装孔
‑
80。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33]现有的自转旋翼机设计是为了载人、表演等,并不适合货运。货运用的自转旋翼机需要更强的承重能力以及更加稳定的重心位置。为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全新结构的自转旋翼机,重心位置稳定,便于货运。
[0034]请参阅图1至图7,一种货运自转旋翼机,包括机架1和机体2,机体2套设在机架1外部,机体2包括发动机舱3和机身舱4,发动机舱3为机体2后部的舱体,发动机舱3内供发动机设置,机身舱4为机体2下部的舱体,
[0035]所述机体2还包括主货舱5和下部货舱6,所述主货舱5为机体2的前部及中部的舱
体,主货舱5位于机架1的上方,所述下部货舱6为嵌入设置在机身舱4中部的舱体,所述下部货舱6位于机架1的下方;
[0036]所述发动机舱3、机身舱4、主货舱5和下部货舱6共同构成机体2。本专利技术将用于载货的主货舱5和下部货舱6分别设置在机体2上下部,并且将下部货舱6设置在机体2下部的中间,两个货舱可提升旋翼机装载重量。且下部货舱6将旋翼机的重心控制在机体2中部的下方,旋翼机载货时机体重心更稳定。
[0037]为进一步优化旋翼机载货,并具体各个机舱的结构细节,本专利技术的机架1包括主梁7和机身杆8;所述主梁7水平设置,主梁7后部连接竖直设置的机身杆8,主梁7和机身杆8连接所述机体2,所述的发动机舱3位于机身杆8后侧,机身舱4位于主梁7下部;机身杆8上部用于架设旋翼,旋翼通过发动机舱3内的发动机传动以产生升力。
[0038]所述主梁7上水平设置数根承重杆71,该承重杆71上水平铺设一承重板72,该承重板72边缘与机体2连接;
[0039]所述机身杆8前侧设置有竖直向下的机舱隔板81,该机舱隔板81边缘连接在机体2内壁。本案设置水平的主梁7以及水平的承重板72,是为了进一步将主货舱5底部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货运自转旋翼机,包括机架(1)和机体(2),机体(2)套设在机架(1)外部,机体(2)包括发动机舱(3)和机身舱(4),发动机舱(3)为机体(2)后部的舱体,发动机舱(3)内供发动机设置,机身舱(4)为机体(2)下部的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2)还包括主货舱(5)和下部货舱(6),所述主货舱(5)为机体(2)的前部及中部的舱体,主货舱(5)位于机架(1)的上方,所述下部货舱(6)为嵌入设置在机身舱(4)中部的舱体,所述下部货舱(6)位于机架(1)的下方;所述发动机舱(3)、机身舱(4)、主货舱(5)和下部货舱(6)共同构成机体(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货运自转旋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主梁(7)和机身杆(8);所述主梁(7)水平设置,主梁(7)后部连接竖直设置的机身杆(8),主梁(7)和机身杆(8)连接所述机体(2),所述的发动机舱(3)位于机身杆(8)后侧,机身舱(4)位于主梁(7)下部;所述主梁(7)上水平设置数根承重杆(71),该承重杆(71)上水平铺设一承重板(72),该承重板(72)边缘与机体(2)连接;所述机身杆(8)前侧设置有竖直向下的机舱隔板(81),该机舱隔板(81)边缘连接在机体(2)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货运自转旋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72)上扣设一货舱盖(51),该货舱盖(51)沿承重板(72)边缘与机体(2)扣合,所述的货舱盖(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兴,赖志伟,江楚,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腾希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