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6804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的步骤包括:S1.将磷脂类化合物、固醇类化合物和两性霉素B和酸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混合溶液;其中,酸中的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两性霉素B(AmB)属多烯类广谱抗真菌抗生素,是治疗深度真菌感染的金标准。但两性霉素B不良反应较大,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将两性霉素B改成脂质体制剂,既能保持两性霉素B的疗效,又能显著降低其不良反应,耐受性较好,疗效更高。
[0003]常规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制备工艺通常为:(1)将磷脂、胆固醇和两性霉素B等溶解于酸化的有机溶剂中;(2)将上述有机溶液进行干燥,得到干燥粉末;(3)将粉末水化,得到初乳;(4)通过均质“整粒”,降低粒径;(5)用0.22μm滤膜进行除菌过滤;(6)冷冻干燥。
[0004]对于工艺(1)、(2)、(3)、(4)、(6)有许多研究及报告,然而实际工业生产中,工艺(5)仍然存在困难。目前即使均质后的两性霉素B脂质体粒径远小于0.22μm,在无菌过滤上仍然非常困难。目前的工艺中,为了制得的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总杂为15%以下,即便是增大滤膜面积,也无法满足过滤通量大于20L/m2,过滤压力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S1.将磷脂类化合物、固醇类化合物和两性霉素B和酸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混合溶液;其中,所述酸中的H
+
与所述两性霉素B的质量比为1.45~1.91;S2.将所述混合溶液进行干燥,得到干燥粉末;S3.将所述干燥粉末依次进行水化、均质、过滤和冷冻干燥后,即可;其中,所述过滤的压力为1~3bar。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满足下述条件中的一种或多种:(1)所述磷脂类化合物为天然或合成的卵磷脂及其衍生物、大豆磷脂及其衍生物、脑磷脂及其衍生物、心磷脂及其衍生物、磷脂酰肌醇及其衍生物、磷脂酰丝氨酸及其衍生物、磷脂酰甘油及其衍生物、磷脂酸及其衍生物、磷脂酰乙醇胺及其衍生物、磷脂酰胆碱及其衍生物、磷脂酰肌醇及其衍生物、神经鞘磷脂及其衍生物、磷脂及其衍生物、和上述物质的氢化产物中的一种或多种;(2)所述磷脂类化合物与所述两性霉素B的质量比为2.5~1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满足下述条件中的一种或多种:(1)所述磷脂类化合物为二硬脂酰磷脂酰甘油和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2)所述磷脂类化合物与所述两性霉素B的质量比为5.94。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类化合物为二硬脂酰磷脂酰甘油和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所述二硬脂酰磷脂酰甘油与所述两性霉素B的质量比为0.5~4,所述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与所述两性霉素B的质量比为2~10。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硬脂酰磷脂酰甘油与所述两性霉素B的质量比为1.68,所述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与所述两性霉素B的质量比为4.26。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满足下述条件中的一种或多种:(1)所述固醇类化合物为胆固醇、二氢胆固醇、麦角固醇、豆固醇、谷固醇和菌菇醇中的一种或多种;(2)所述固醇类化合物与所述两性霉素B的质量比为0.5~3。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满足下述条件中的一种或多种:(1)所述固醇类化合物为胆固醇;(2)所述固醇类化合物与所述两性霉素B的质量比为1.04。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性霉素B脂质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一峯谢美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济煜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江西艾施特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