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NKG2D的嵌合抗原受体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6710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靶向NKG2D的嵌合抗原受体,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胃癌患者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靶向NKG2D的嵌合抗原受体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
,具体涉及靶向NKG2D的嵌合抗原受体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最近,利用宿主免疫系统的疗法改变了肿瘤的治疗格局。PD

1以及PD

L1的封闭治疗彻底改变了许多实体瘤的治疗,CAR

T已成为许多癌症潜在的突破性疗法。免疫治疗在晚期胃癌治疗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

1单抗获批晚期胃癌三线治疗,免疫治疗单药疗效欠佳,PD

1单抗联合化疗已成为晚期转移性胃癌一线治疗新标准。
[0003]NKG2D,是一种在人类天然杀伤细胞,CD56+和CD8+T细胞表面表达的激活性受体,在天然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参与病毒感染细胞的识别及NK对肿瘤细胞的杀伤。NKG2D拥有多种配体,包括人类MHC

I类链相关分子(MICA和MICB)和人类UL16结合蛋白(ULBPs,也称为人类RAET1)。NKG2D配体大都为多片段组成的跨膜蛋白,但也有部分RAET1蛋白缺乏跨膜结构,他们通过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固在细胞膜上。在感染、肿瘤以及器官移植受体组织细胞中都有MIC的表达。已有研究证实许多上皮来源的肿瘤,比如乳腺癌、肺癌、卵巢癌、结肠癌、神经胶质瘤以及黑色素瘤中都有MIC的产生,MIC被认为是一种肿瘤相关性抗原。与MIC相比,ULBP表达更为广泛,在多种正常组织及肿瘤均有表达。ULBP在病毒感染及人类巨细胞病毒逃脱免疫监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NKG2D/NKG2DL可以介导免疫细胞的肿瘤杀伤作用。这种杀伤作用是由多种免疫细胞及免疫因子共同参与实现的。
[0004]NKG2D受体是一种凝集素样跨膜糖蛋白,主要表达于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CD8+T细胞和自身免疫抑制的CD4+T细胞,它是一个重要的激活受体。NKG2D受体在正常组织或细胞中呈低表达或不表达,但当NKG2D配体受到病原体感染、基因毒性药物或细胞恶性转化时表达量会迅速增加。因此,NKG2D可以作为CAR

T治疗的理想靶点。此外研究人员发现,NKG2D不仅可以作为CAR

T杀伤的抗原靶点,同时它还可以通过激活宿主自身免疫系统来进行抗肿瘤作用。目前NKG2D修饰的CAR

T杀伤试验已经在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胶质瘤及肝细胞肝癌中取得了显著疗效,包括胃癌在内的靶向NKG2D的CAR

T杀伤临床试验即将于2021年完成。
[0005]与血液癌症相比实体瘤一个重要的不同点是实体瘤周围形成的肿瘤微环境(TME)。肿瘤微环境中包含着调节性T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等多种具有免疫抑制能力的细胞,以及过度表达具有免疫抑制能力的细胞因子。而这一环境则容易导致CAR

T细胞迁移和持久性不佳、细胞功能受损以及细胞衰竭,从而导致治疗效力不佳。
[0006]为了克服肿瘤微环境的影响,提供强大免疫反应所必需的两个要素:1)浸润肿瘤的CAR

T细胞;2)PD

1/PD

L1阻断,可确保维持T细胞的持久性和功能。
[0007]因此,降低胃癌免疫抑制,提高CAR

T细胞免疫治疗的特异性、可控性、安全性、以及效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0008]总而言之,胃癌患者的诊疗方案仍存在着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领域内诸多空白有待未来研究进一步填补。既往报道的诸多生标志物及治疗靶点已经为胃癌诊疗带来了革
命性的进展,尤其是免疫治疗的成功应用。但无论是免疫治疗向前线的尝试,还是后线耐药之后的选择,都是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兴的细胞疗法,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

T细胞近年来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为胃癌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这类“活的”药物既往已经在血液肿瘤界大展拳脚,并正在向实体瘤领域积极拓展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胃癌患者CAR

T治疗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靶向NKG2D的嵌合抗原受体,所述嵌合抗原受体包括信号识别结构域,所述信号识别结构域为下述任一种:
[0011]A1)、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1的多肽;
[0012]A2)、A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A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80%以上的同一性的多肽;
[0013]A3)、在A1)或A2)的N端和/或C端连接标签得到的融合多肽。
[0014]进一步地,上述的嵌合抗原受体中,所述嵌合抗原受体还包括信号传导结构域;
[0015]所述信号传导结构域为下述任一种:
[0016]A4)、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2的多肽;
[0017]A5)、A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A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80%以上的同一性的多肽;
[0018]A6)、在A4)或A5)的N端和/或C端连接标签得到的融合的多肽。
[0019]进一步地,上述的嵌合抗原受体中,所述嵌合抗原受体选自下述任一种:
[0020]A7)、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4的蛋白质;
[0021]A8)、A7)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A7)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80%以上的同一性的蛋白质;
[0022]A9)、在A8)或A9)的N端和/或C端连接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质。
[0023]其中,SEQ ID No.1由13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0024]SEQ ID No.2由22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0025]SEQ ID No.4由45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中SEQ ID No.4第1

81位为信号肽;第82

216位为信号识别结构域;第217

231位为连接肽;第232

456位为信号传导结构域。
[0026]上述蛋白质可人工合成,也可先合成其编码基因,再进行生物表达得到。
[0027]所述蛋白标签(protein

tag)是指利用DNA体外重组技术,与目的蛋白一起融合表达的一种多肽或者蛋白,以便于目的蛋白的表达、检测、示踪和/或纯化。所述蛋白标签可为Flag蛋白标签、His蛋白标签、MBP蛋白标签、HA蛋白标签、myc蛋白标签、GST蛋白标签和/或SUMO蛋白标签等。
[0028]第二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与上述的嵌合抗原受体相关的生物材料,所述生物材料为下述任一项:
[0029]B1)、编码上述嵌合抗原受体的核酸分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靶向NKG2D的嵌合抗原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抗原受体包括信号识别结构域,所述信号识别结构域为下述任一种:A1)、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1的多肽;A2)、A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A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80%以上的同一性的多肽;A3)、在A1)或A2)的N端和/或C端连接标签得到的融合多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合抗原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抗原受体还包括信号传导结构域;所述信号传导结构域为下述任一种:A4)、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2的多肽;A5)、A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A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80%以上的同一性的多肽;A6)、在A4)或A5)的N端和/或C端连接标签得到的融合的多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嵌合抗原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抗原受体选自下述任一种:A7)、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4的蛋白质;A8)、A7)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A7)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80%以上的同一性的蛋白质;A9)、在A8)或A9)的N端和/或C端连接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质。4.与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嵌合抗原受体相关的生物材料,所述生物材料为下述任一项:B1)、编码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嵌合抗原受体的核酸分子;B2)、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表达盒;B3)、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载体、或含有B2)所述表达盒的重组载体;B4)、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微生物、或含有B2)所述表达盒的重组微生物、或含有B3)所述重组载体的重组微生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静维卢戌王跃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康爱瑞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