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嵌合共刺激受体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6580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嵌合共刺激受体及其应用。所述嵌合共刺激受体包含抗原结合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包含至少一个共刺激结构域的胞内结构域,所述抗原结合结构域包括CD7scFv片段,所述CD7scFv片段的氨基酸序列包括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所述共刺激结构域包括DAP10蛋白。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嵌合共刺激受体结构,省略CD3ζ信号域而大幅降低强直信号激活的发生,其可有效应用于构建嵌合共刺激受体免疫细胞,如嵌合共刺激受体γδT细胞,能够高效且特异性杀伤目标肿瘤细胞,而对相关抗原阳性的正常健康细胞不具杀伤能力,具备高安全性和稳定性。具备高安全性和稳定性。具备高安全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嵌合共刺激受体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涉及一种嵌合共刺激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Immunotherapy,CAR

T细胞免疫疗法),是目前被认为最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方法之一。其中嵌合抗原受体(CAR)是CAR

T的核心部件,赋予T细胞HLA非依赖的方式识别肿瘤抗原的能力,这使得经过CAR改造的T细胞相较于天然T细胞表面受体TCR能够识别更广泛的目标。但这种治疗方式严重受制于患者的个体状况,分离改造细胞所造成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也非常高。并且研究者还发现,CAR

T细胞增殖期间,αβT细胞增殖过程足以增强αβT细胞中抗原非依赖性信号转导。CD3ζ是CAR结构中强直信号的主要来源,随αβT细胞的增殖,CAR的表达促进强直信号的激活,导致CAR

T细胞的耗竭及功效的降低。因此,本领域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开发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合共刺激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共刺激受体包含抗原结合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包含至少一个共刺激结构域的胞内结构域;所述抗原结合结构域包括CD7 scFv片段,所述CD7 scFv片段的氨基酸序列包括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所述共刺激结构域包括DAP10蛋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合共刺激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原结合结构域还包括信号肽;优选地,所述信号肽包括CD8信号肽、GM

CSF信号肽、CD4信号肽或CD137信号肽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GM

CSF信号肽的氨基酸序列包括SEQ ID NO.2所示的序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嵌合共刺激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跨膜结构域包括铰链区和跨膜区;优选地,所述铰链区包括CD8铰链区、CD28铰链区、CD137铰链区或IgG4 Fc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IgG4 Fc的氨基酸序列包括SEQ ID NO.3所示的序列;优选地,所述跨膜区包括CD28跨膜区、CD3 epsilon跨膜区、CD45跨膜区、CD4跨膜区、CD5跨膜区、CD8跨膜区、CD9跨膜区、CD16跨膜区、CD22跨膜区、CD33跨膜区、CD37跨膜区、CD64跨膜区、CD80跨膜区、CD86跨膜区、CD134跨膜区、CD137跨膜区或CD154跨膜区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组合;优选地,所述CD28跨膜区的氨基酸序列包括SEQ ID NO.4所示的序列;优选地,所述DAP10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包括SEQ ID NO.5所示的序列。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嵌合共刺激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共刺激受体由信号肽、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张萍汪敏
申请(专利权)人:博生吉安科细胞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