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搭建负压隔离舱及其搭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670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方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搭建负压隔离舱及其搭建方法,由隔离舱和缓冲舱构成,包括框架模块、隔离膜模块、通风换气模块、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框架模块上可拆卸覆盖安装有所述隔离膜模块;所述框架模块包括底框、竖向伸缩杆、横向伸缩杆、杆接头和杆底座;所述底框上分布锁紧有若干所述杆底座,所述杆底座上安装有所述竖向伸缩杆,所述竖向伸缩杆的伸缩端通过所述杆接头安装有所述横向伸缩杆,从而构成负压隔离舱的支撑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方舱医院建设投入大,需要建设周期和施工场地投入等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在下有常规病房基础上快速搭建负压隔离舱。快速搭建负压隔离舱。快速搭建负压隔离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搭建负压隔离舱及其搭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方舱
,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搭建负压隔离舱及其搭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传染性疾病大规模突发情况下,常规病房不能满足病人隔离需求,需对病人进行快速收纳和隔离,防止其进一步传播扩散,通常采用建设方舱医院等传染病病房等措施,这需要一定施工周期和施工场地,同时造价相对较大。同时,对于海上船舶等特殊使用环境,在产生疫情时,不具备建设方舱医院等传染病病房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搭建负压隔离舱及其搭建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方舱医院建设投入大,需要建设周期和施工场地投入等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在下有常规病房基础上快速搭建负压隔离舱。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快速搭建负压隔离舱,由隔离舱和缓冲舱构成,包括框架模块、隔离膜模块、通风换气模块、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框架模块上可拆卸覆盖安装有所述隔离膜模块;
[0006]所述框架模块包括底框、竖向伸缩杆、横向伸缩杆、杆接头和杆底座;所述底框上分布锁紧有若干所述杆底座,所述杆底座上安装有所述竖向伸缩杆,所述竖向伸缩杆的伸缩端通过所述杆接头安装有所述横向伸缩杆,从而构成负压隔离舱的支撑结构;由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通风换气模块建立并维持密闭舱体内负压环境,舱内的污染空气不经净化不能溢出,从而对医护人员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同时外部新鲜空气经净化可实时补充到舱内,维持舱内合理的新鲜空气和氧气浓度,为病员提供相对舒适的环境。
[0007]优选的,所述隔离膜模块底部的边缘均设有密封条,通过所述密封条可拆卸插接于所述底框的外侧面凹槽内,同时所述底框的底部设有密封胶带。
[0008]优选的,所述隔离膜模块采用TPU柔性隔离膜材质制成,且所述隔离膜模块分为位于外侧的隔离舱膜和位于内侧的缓冲舱膜。
[0009]优选的,还包括卫生模块和生命支持模块;所述隔离膜模块上分别开设有供所述通风换气模块、所述卫生模块和所述生命支持模块安装的通风换气模块接口、卫生模块接口和生命支持模块接口。
[0010]优选的,所述隔离膜模块的的顶部设有若干柔性吊点。
[0011]优选的,所述通风换气模块包括排风机组、排风口、变风量阀、排风管、初效新风口和压差传感器;所述隔离舱、所述缓冲舱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布设有所述排风口、所述初效新风口,两个所述排风口通过所述排风管与所述排风机组的输入端相连通,同时所述排风管上还包括设置的变风量阀,且所述隔离舱和所述缓冲舱内还包括设置的所述压差传感器。
[0012]优选的,所述卫生模块包括马桶、马桶座、收纳箱和围帘;所述马桶座的顶部设有
所述马桶,所述马桶座内抽拉滑动有所述收纳箱,且所述马桶座的周边与所述卫生模块接口进行密封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生命支持模块包括舱内医疗带、转接管线和紧固件;所述舱内医疗带通过所述紧固件锁紧在医疗床床头架上,所述转接管线的一端通过快接插头与所述舱内医疗带的出口连接,另一端通过活接接头与病房内医疗带入口连接,所述转接管线与所述生命支持模块接口之间进行密封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采用PLC电控柜。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使用上述所述的一种快速搭建负压隔离舱在船舱上进行快速搭建的作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1)打开包装,将框架模块中的底框展开后,通过密封胶带紧固连接至母船病房甲板;
[0017]2)将框架模块中的竖向伸缩杆通过杆底座连接至底框上,横向伸缩杆通过杆接头互相连接,组成框架结构;
[0018]3)将隔离膜模块展开,侧边水密拉链拉开后,安装至框架模块上方,拉紧侧边水密拉链后,隔离膜模块下方密封条压入框架模块中底框侧面凹槽中;
[0019]4)通风换气模块两个排风口分别布置于隔离舱和缓冲舱内部下方,两个初效新风口、两个压差传感器分别安装于隔离舱与缓冲舱上方,排风管两端分别与排风口和排风机组连接,中间通过紧固架与船体固定;
[0020]5)配置内部生命支持模块,将外部设备带电源及三气引入;
[0021]6)将卫生模块中的马桶座与母船及隔离膜上接口紧固连接,马桶安装至马桶座上方;
[0022]7)打开通风换气模块中的排风机组,使隔离舱和缓冲舱形成负压,检测其是否能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工作;
[0023]8)把病人抬入缓冲舱内部,工作人员出入隔离舱时,必须确保缓冲舱拉链只能单侧开启,拉链关闭时确保拉链处于完全闭合状态;
[0024]9)使用结束后,对隔离舱整体进行清洁与消毒,等干燥后依照上述相反顺序进行拆解折叠至收拢状态后装至包装箱。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6]负压隔离舱可在普通医院病房基础上进行快速搭建改造,搭建周期短,无需另设场地进行施工,病人无需转运。负压隔离舱由缓冲舱、隔离舱组成,隔离舱是病人主要隔离治疗舱室,缓冲舱通过其双门单开设置,用于医护人员出入隔离舱时进行消毒等操作,防止传染源外溢。负压隔离舱采用一体化设计思路,主要工作原理是由控制模块通过通风换气模块建立并维持密闭舱体内负压环境,舱内的污染空气不经净化不能溢出,从而对医护人员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同时外部新鲜空气经净化可实时补充到舱内,维持舱内合理的新鲜空气和氧气浓度,为病员提供相对舒适的环境。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是负压隔离舱的组成示意图;
[0029]图2是框架模块和通风换气模块的组成示意图;
[0030]图3是隔离膜模块去顶面的组成示意图;
[0031]图4是卫生模块的组成示意图;
[0032]图5是生命支持模块的示意图;
[0033]图6是排风机组的组成示意图;
[0034]图7是控制模块的组成示意图;
[0035]图8是控制模块控制流程示意图。
[0036]图中:1

隔离舱、2

缓冲舱、3

框架模块、31

底框、32

竖向伸缩杆、33

横向伸缩杆、34

杆接头、35

杆底座、4

隔离膜模块、41

隔离舱膜、42

缓冲舱膜、421

水密拉链、5

通风换气模块、51

排风机组、511

机箱、512

高效过滤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搭建负压隔离舱,由隔离舱和缓冲舱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模块、隔离膜模块、通风换气模块、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框架模块上可拆卸覆盖安装有所述隔离膜模块;所述框架模块包括底框、竖向伸缩杆、横向伸缩杆、杆接头和杆底座;所述底框上分布锁紧有若干所述杆底座,所述杆底座上安装有所述竖向伸缩杆,所述竖向伸缩杆的伸缩端通过所述杆接头安装有所述横向伸缩杆,从而构成负压隔离舱的支撑结构;由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通风换气模块建立并维持密闭舱体内负压环境,舱内的污染空气不经净化不能溢出,从而对医护人员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同时外部新鲜空气经净化可实时补充到舱内,维持舱内合理的新鲜空气和氧气浓度,为病员提供相对舒适的环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搭建负压隔离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模块底部的边缘均设有密封条,通过所述密封条可拆卸插接于所述底框的外侧面凹槽内,同时所述底框的底部设有密封胶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搭建负压隔离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模块采用TPU柔性隔离膜材质制成,且所述隔离膜模块分为位于外侧的隔离舱膜和位于内侧的缓冲舱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搭建负压隔离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卫生模块和生命支持模块;所述隔离膜模块上分别开设有供所述通风换气模块、所述卫生模块和所述生命支持模块安装的通风换气模块接口、卫生模块接口和生命支持模块接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搭建负压隔离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模块的的顶部设有若干柔性吊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搭建负压隔离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换气模块包括排风机组、排风口、变风量阀、排风管、初效新风口和压差传感器;所述隔离舱、所述缓冲舱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布设有所述排风口、所述初效新风口,两个所述排风口通过所述排风管与所述排风机组的输入端相连通,同时所述排风管上还包括设置的变风量阀,且所述隔离舱和所述缓冲舱内还包括设置的所述压差传感器。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冲宋岚波李坤陈鹏宇王伟达黄佳铮唐小丽张燕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