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快速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477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快速建筑,包括至少两个上下堆叠的模块化建筑单元,模块化建筑单元设置为包括多个支撑柱的集装箱式的建筑容积空间,上下相邻的模块化建筑单元间对应的支撑柱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连接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撑柱下端的上连接件和设置于支撑柱上端的下连接件,上连接件包括与支撑柱的下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柱体、与第一柱体的下端螺纹连接的中心柱、与中心柱滑动连接的顶杆和与顶杆固定连接的档杆,下连接件包括与支撑柱同轴设置的第二柱体,第二柱体内设置与中心柱滑动配合的竖向滑道。本方案的对多个模块化建筑单元进行连接和拆卸分离的速度大大提高,使得施工周期大大缩短,提高模块化建筑的施工效率。建筑的施工效率。建筑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快速建筑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快速建筑。

技术介绍

[0002]模块化建筑是一种新兴的建筑结构体系,该体系是以每个房间作为一个模块单元,均在工厂中进行预制生产,完成后运输至现场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成为建筑整体,与传统建筑的建造方式相比,其具有可缩短工期、节约人力物力、绿色环保等优点。这种模块化建筑多用于抗震救灾、野外驻训等临时居住场景中。
[0003]在现有技术中,模块化建筑中的上下两个模块化建筑单元之间通常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如公开号为CN 112854466 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建筑,其上下建筑模块间采用了螺栓紧固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这种连接方式需要不断调整吊装载具使得对应的各螺栓安装孔均上下对其后再使用人工将若干个配套的螺栓螺母相互套合后再分别手工一一拧紧,耗费时间较多,达不到使模块化建筑单元快速拼接的目的,当需要拆卸该建筑时,也必须得通过人工方式将若干对螺栓螺母一一拧松才能将上下模块化建筑单元进行分离,同样费时费力,延长施工周期。
专利技术内容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快速建筑,包括至少两个上下堆叠的模块化建筑单元,所述模块化建筑单元设置为包括多个支撑柱的集装箱式的建筑容积空间,上下相邻的模块化建筑单元间对应的支撑柱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撑柱下端的上连接件和设置于支撑柱上端的下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件包括与所述支撑柱的下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柱体、与所述第一柱体的下端螺纹连接的中心柱、与所述中心柱滑动连接的顶杆和与所述顶杆固定连接的档杆;所述第一柱体竖直设置,第一柱体具有中空结构,第一柱体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柱体同轴的螺纹孔,所述中心柱竖直设置,中心柱的上部外壁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配合的外螺纹,中心柱的圆柱面上的凹设有环形定位槽,中心柱内与中心柱同轴设置第一通孔,所述顶杆与所述第一通孔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的L形槽,所述档杆的一端与所述顶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档杆的另一端由所述L形槽水平伸出所述第一柱体外;所述下连接件包括与所述支撑柱同轴设置的第二柱体,所述第二柱体内设置与所述中心柱滑动配合的竖向滑道,所述竖向滑道与所述中心柱同轴设置,所述竖向滑道的上端开口,竖向滑道的下端为封闭端,所述竖向滑道内设置有第一滑块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滑块与竖向滑道密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第一弹性件的下端与竖向滑道的封闭端连接,第二柱体的位于所述第一滑块上方的侧壁内设置有横向滑道,所述横向滑道的一端与所述竖向滑道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成惠陈浩吴彬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