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干燥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6642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干燥处理系统,包括进料预处理机构、污泥雾化机构、旋流分离机构及余热收集机构;进料预处理机构包括湿料仓、干料仓及混合器;污泥雾化机构包括粉碎机、雾化管以及注气机构;旋流分离机构包括至少一旋流器,旋流器的进料口与雾化管的另一端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干污泥和湿污泥经过混合器混合成半干污泥,并排出到粉碎机内,被粉碎部进行粉碎,粉碎后的污泥粉进入雾化管的中部,压缩空气经过旋流叶片后形成旋转风,旋转风与粉碎后的污泥粉激烈混合,从而污泥粉被雾化,并被排入旋流器的进料口内,在旋流器内旋转、碰撞、破碎,从而实现了污泥的干燥脱水,相较于通过电加热烘干可大大降低能耗,干燥效能更高。更高。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干燥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泥干燥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从污水处理厂排出的污泥体积非常庞大,呈现松散状,且含水率较高,为让污泥能够达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及资源化等目的,一般的做法是先对其进行脱水处理,即污泥干燥处理。这可以一方面进行有效的减容,从而降低污泥清运的费用,另一方面也方便了污泥的存储、运输和利用。
[0003]干燥处理后的污泥由于含水率低,相对稳定,微生物和病菌的含量也大大减少,因而减轻了污泥有关的负面效应。实务上,干燥处理后的污泥可以用作制造肥料及土壤改良剂等产品。除了农业利用,干燥处理后的污泥还可用作填埋、焚烧或热能利用等方面。然而,无论污泥的利用方式如何,污泥干燥都是重要的第一步,这也使得污泥干燥在整个污泥管理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0004]污泥干燥是一个能量净耗出的过程,耗能费用占干燥系统操作成本的比例往往大于百分之八十。现有的污泥干燥方法(如申请号为CN201711316011.0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能耗极大。因此,如何减少污泥干燥过程的能耗、提高干燥效能,无疑是一个本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污泥干燥处理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的污泥干燥方法能耗较大、干燥效能较低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泥干燥处理系统,包括进料预处理机构、污泥雾化机构、旋流分离机构及余热收集机构;
[0007]所述进料预处理机构包括湿料仓、干料仓及混合器,所述混合器的进口与所述湿料仓及所述干料仓均连通;
[0008]所述污泥雾化机构包括粉碎机、雾化管以及注气机构,所述粉碎机包括粉碎机壳体、粉碎部及粉碎驱动件,所述粉碎机壳体具有一粉碎腔,所述粉碎腔的上端与所述混合器的出口连通,所述粉碎部活动设置于所述粉碎腔内,所述粉碎驱动件与所述粉碎部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粉碎部运动,所述雾化管的中部与所述粉碎腔的下端连通,所述雾化管的一端的内部固定有若干个旋流叶片,所述注气机构用于向所述雾化管的一端鼓入压缩空气;
[0009]所述旋流分离机构包括至少一旋流器,所述旋流器的进料口与所述雾化管的另一端连通;
[0010]所述余热收集机构用于将所述注气机构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导入至所述雾化管的一端。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污泥雾化机构还包括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上端与所述粉碎腔的下端连通,所述输料管的下端与所述雾化管的中部连通。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气机构包括空气压缩机及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进口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所述鼓风机的出口与所述雾化管的一端连通。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余热收集机构包括保温壳体及吸热气泵,所述保温壳体具有一密闭的收容腔,所述空气压缩机位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保温壳体上开设有进气孔及出气口,所述吸热气泵的进口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吸热气泵的出口与所述雾化管的一端连通。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污泥雾化机构还包括高压吹扫组件,所述高压吹扫组件包括若干个喷嘴及连接气管,所述喷嘴朝向所述输料管的内壁设置,所述连接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吸热气泵的出口连通,所述连接气管的另一端与各个所述喷嘴的进气口均连通。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污泥雾化机构还包括仓壁振动器,所述仓壁振动器与所述输料管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输料管振动。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污泥雾化机构还包括集气管,所述集气管设置于所述雾化管内,所述集气管的进口位于所述旋流叶片的内侧。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料预处理机构还包括输送筒、湿料输送螺旋、湿料输送驱动件、干料输送螺旋及干料输送驱动件,所述输送筒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泥口及第二进泥口,所述第一进泥口与所述湿料仓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泥口与所述干料仓的出口连通,所述输送筒的中部开设有出泥口,所述出泥口与所述混合器的进口连通,所述湿料输送螺旋及所述干料输送螺旋均转动设置于所述输送筒内、并分别位于所述输送筒的两端,所述湿料输送驱动件与所述湿料输送螺旋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湿料输送螺旋转动,所述干料输送驱动件与所述干料输送螺旋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干料输送螺旋转动。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料预处理机构还包括排泥管,所述排泥管的一端与所述粉碎腔的上端连通,所述排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混合器的出口连通。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污泥干燥处理系统还包括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若干个喷淋塔,所述旋流器的上溢口与所述喷淋塔的进口连通。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将干污泥和湿污泥分别装入湿料仓和干料仓内,干污泥和湿污泥经过混合器混合成半干污泥,并排出到粉碎机内,被粉碎部进行粉碎,粉碎后的污泥粉进入雾化管的中部,与此同时,注气机构向雾化管的一端鼓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经过旋流叶片后形成旋转风,旋转风与粉碎后的污泥粉激烈混合,从而污泥粉被雾化,并被排入旋流器的进料口内,在旋流器内旋转、碰撞、破碎,由于污泥比重大于水,当空气流速降低时,污泥靠离心及重力作用朝旋流器的下方聚集,并通过旋流器的下排口排出,水分则以水雾的形式从旋流器的上溢口排出,从而实现了污泥的干燥脱水。由于本技术方案采用将污泥雾化后通过旋流器实现脱水,相较于通过电加热烘干可大大降低能耗,干燥效能更高。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污泥干燥处理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中的污泥干燥处理系统在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图1的俯视图;
[0024]图4是图3中剖面A

A的剖视图;
[0025]图5是图1中的污泥雾化机构及旋流分离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图1中的污泥雾化机构及旋流分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图6中的污泥雾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

进料预处理机构、11

湿料仓、12

干料仓、13

混合器、14

输送筒、141

第一进泥口、142

第二进泥口、143

出泥口、15

湿料输送螺旋、16

湿料输送驱动件、17

干料输送螺旋、18

干料输送驱动件、19

排泥管、2

污泥雾化机构、21

粉碎机、211

粉碎机壳体、212

粉碎部、2121

主轴、2122

刀片、213

粉碎驱动件、2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干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预处理机构、污泥雾化机构、旋流分离机构及余热收集机构;所述进料预处理机构包括湿料仓、干料仓及混合器,所述混合器的进口与所述湿料仓及所述干料仓均连通;所述污泥雾化机构包括粉碎机、雾化管以及注气机构,所述粉碎机包括粉碎机壳体、粉碎部及粉碎驱动件,所述粉碎机壳体具有一粉碎腔,所述粉碎腔的上端与所述混合器的出口连通,所述粉碎部活动设置于所述粉碎腔内,所述粉碎驱动件与所述粉碎部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粉碎部运动,所述雾化管的中部与所述粉碎腔的下端连通,所述雾化管的一端的内部固定有若干个旋流叶片,所述注气机构用于向所述雾化管的一端鼓入压缩空气;所述旋流分离机构包括至少一旋流器,所述旋流器的进料口与所述雾化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余热收集机构用于将所述注气机构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导入至所述雾化管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雾化机构还包括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上端与所述粉碎腔的下端连通,所述输料管的下端与所述雾化管的中部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干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气机构包括空气压缩机及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进口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所述鼓风机的出口与所述雾化管的一端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干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收集机构包括保温壳体及吸热气泵,所述保温壳体具有一密闭的收容腔,所述空气压缩机位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保温壳体上开设有进气孔及出气口,所述吸热气泵的进口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吸热气泵的出口与所述雾化管的一端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干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筛林冷超群夏民顾磊刘洋黄慧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