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息防伪包装膜及其印刷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多层防伪包装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息防伪包装膜及其印刷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防伪包装膜就是在塑料薄膜上热转印全息防伪图案,对商品的包装物上的图案无影响,但能明显地显示出无法假冒的全息图案和文字,在提高商品外包装观赏性的同时,又达到防伪的特性。但是,现有防伪包装膜都是直接以PET膜为表面基膜,无任何表面防护处理或加工处理,导致表层的PET膜易于刮伤、损伤,并进一步导致其他膜层成分的逸出或损失,破坏包装膜材料。如公告号为CN100369743C 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具有激光防伪功能的包装复合膜及制作方法;如公告号为CN107513169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一种激光全息防伪膜及其印刷工艺;如CN110570749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一种光固化型耐热全息防伪膜;上述专利技术均未对基膜进行表面处理,使基膜在受到尖锐物体刮擦时或受重压下造成损伤,进而影响包装膜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息防伪包装膜及其印刷工艺。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一种全息防伪包装膜:该包装膜自上而下依次包括PET膜层、剥离层、着色层、防伪信息层、镀铝层、保护层、粘胶层;所述PET膜层的厚度为8
‑
15μm,是由PET膜经自修复处理液表面处理而成:将自修复处理液均匀涂覆在PET膜两侧,且单侧涂覆厚度为1.5
‑
2.5μm,85
‑
9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息防伪包装膜,其特征在于:该包装膜自上而下依次包括PET膜层(1)、剥离层(2)、着色层(3)、防伪信息层(4)、镀铝层(5)、保护层(6)、粘胶层(7);所述PET膜层(1)的厚度为8
‑
15μm,是由PET膜经自修复处理液表面处理而成:将自修复处理液均匀涂覆在PET膜两侧,且单侧涂覆厚度为1.5
‑
2.5μm,85
‑
95℃热固化处理1
‑
2h;所述自修复处理液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聚四氢呋喃二醇40
‑
50份、间苯二甲基异氰酸酯30
‑
45份、脲咪唑二酮5
‑
10份、0.01M氢氧化钠溶液10
‑
15份、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0.5
‑
1份、氨基硅油10
‑
20份、脂肪酸聚氧乙烯酯0.5
‑
1份、锆酸四丁酯15
‑
20份、异氰酸酯基硅烷偶联剂1
‑
2份、去离子水25
‑
3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息防伪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修复处理液的印刷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 将脲咪唑二酮加入0.01M氢氧化钠溶液中,70
‑
80℃搅拌溶解,得脲咪唑二酮溶液;b.将聚四氢呋喃二醇升温至105
‑
120℃,在真空条件下,脱水1.5
‑
2h,降温至60
‑
80℃,再于氮气气氛下,与间苯二甲基异氰酸酯、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混合均匀,再保温搅拌反应3
‑
4h,得聚氨酯预聚体;c.向聚氨酯预聚体中滴加脲咪唑二酮溶液,滴加完毕后,于70
‑
85℃搅拌反应2
‑
3h,再加入锆酸四丁酯、异氰酸酯基硅烷偶联剂、去离子水,降温至30
‑
40℃,继续搅拌反应1
‑
3h,再加入氨基硅油、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磁力搅拌均匀后,即得所述自修复处理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息防伪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层(2)的厚度为0.3
‑
0.5μm,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有机硅树脂40
‑
50份、氟硅改性丙烯酸酯20
‑
30份、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3
‑
5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息防伪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层(3)的厚度为0.5
‑
1μm,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酚醛环氧树脂15
‑
20份、聚氨酯丙烯酸酯30
‑
40份、1
‑
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0.5
‑
1份、酞青绿G2
‑
4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息防伪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信息层(4)中设置有全息防伪图案,且该防伪信息层(4)的厚度为1
‑
3μm,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35
‑
45份、环氧丙烯酸酯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锋,彭德辉,郑少颖,武继伟,刘振波,陈明鹏,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恒顺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