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键薄膜开关双面胶带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1521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面键薄膜开关双面胶带的制备工艺,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双面胶带的丙烯酸胶层包括如下原料:丙烯酸胶黏剂50~70重量份、聚氨酯丙烯酸酯20~30重量份、精酸2~7重量份、丁酯2~7重量份、松香聚合物3~8重量份、异氰酸酯类固化剂1~5重量份;丙烯酸胶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丙烯酸胶黏剂50~70重量份和聚氨酯丙烯酸酯20~30重量份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溶液;往第一混合溶液中加入精酸2~7重量份、丁酯2~7重量份、松香聚合物3~8重量份和异氰酸酯类固化剂1~5重量份,加热至80~110℃,加热时间为60~100min,得到丙烯酸胶层。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键薄膜开关双面胶带的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双面胶带
,特别是涉及一种面键薄膜开关双面胶带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薄膜开关又称轻触式键盘,采用平面多层组合而成的整体密封结构,是将按键开关、面板、标记、符号显示及衬板密封在一起的集光、机、电一体化的一种新型电子元器件,是电子产品外观结构根本性的变革,它可取代常规分立元件的按键,更可靠地执行操作系统的任务。
[0003]薄膜开关双面胶带用于薄膜开关线路上下隔离绝缘,具有优良的绝缘性及耐温性,也用于铭板或面板的粘接,PP、PC、ABS等塑胶制成的产品粘接,广泛用于电子、家电、仪表等行业的绝缘保护、补强保护等。
[0004]现有的薄膜开关双面胶带以聚酯薄膜为基材,涂与高性能的压敏胶(丙烯酸胶粘剂或橡胶型胶粘剂),采用高克重,易冲形的离型纸,但是粘贴性较差,影响薄膜开关的整体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面键薄膜开关双面胶带的制备工艺,解决现有的薄膜开关双面胶带粘贴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0006]一种面键薄膜开关双面胶带的制备工艺,所述薄膜开关双面胶带包括PET基材、丙烯酸胶层和离型纸,所述PET基材的两相对表面分别涂覆有所述丙烯酸胶层,所述丙烯酸胶层远离所述PET基材的表面覆盖有所述离型纸,经收卷后获得胶带卷;按照重量份数计算,所述丙烯酸胶层包括如下原料:
[0007]丙烯酸胶黏剂50~70重量份、聚氨酯丙烯酸酯20~30重量份、精酸2~7重量份、丁酯2~7重量份、松香聚合物3~8重量份、异氰酸酯类固化剂1~5重量份;
[0008]所述丙烯酸胶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步骤1、将丙烯酸胶黏剂50~70重量份和聚氨酯丙烯酸酯20~30重量份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溶液;
[0010]步骤2、往第一混合溶液中加入精酸2~7重量份、丁酯2~7重量份、松香聚合物3~8重量份和异氰酸酯类固化剂1~5重量份,加热至80~110℃,加热时间为60~100min,得到丙烯酸胶层。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面键薄膜开关双面胶带的制备工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原料之间会发生交联反应,使生成的丙烯酸胶层有更加优异的粘性,显示提升薄膜开关在电子器件及设备中的应用可靠性,同时采用先将丙烯酸胶黏剂和聚氨酯丙烯酸酯混合,在和其他原料混合加热的方式,有效的提升了丙烯酸胶层的粘结性。
[0012]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面键薄膜开关双面胶带的制备工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
加的技术特征:
[0013]其中,所述丙烯酸胶层包括如下原料:
[0014]丙烯酸胶黏剂50重量份、聚氨酯丙烯酸酯20重量份、精酸2重量份、丁酯2重量份、松香聚合物3重量份、异氰酸酯类固化剂1重量份。
[0015]其中,所述丙烯酸胶层包括如下原料:
[0016]丙烯酸胶黏剂60重量份、聚氨酯丙烯酸酯25重量份、精酸5重量份、丁酯5重量份、松香聚合物4重量份、异氰酸酯类固化剂3重量份。
[0017]其中,所述丙烯酸胶层包括如下原料:
[0018]丙烯酸胶黏剂70重量份、聚氨酯丙烯酸酯30重量份、精酸7重量份、丁酯7重量份、松香聚合物8重量份、异氰酸酯类固化剂5重量份。
[0019]其中,所述丙烯酸胶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0]步骤1、将丙烯酸胶黏剂50~70重量份和聚氨酯丙烯酸酯20~30重量份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溶液;
[0021]步骤2、往第一混合溶液中加入精酸2~7重量份、丁酯2~7重量份、松香聚合物3~8重量份和异氰酸酯类固化剂1~5重量份,加热至80℃,加热时间为60minmin,得到丙烯酸胶层。
[0022]进一步地,所述丙烯酸胶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3]步骤1、将丙烯酸胶黏剂50~70重量份和聚氨酯丙烯酸酯20~30重量份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溶液;
[0024]步骤2、往第一混合溶液中加入精酸2~7重量份、丁酯2~7重量份、松香聚合物3~8重量份和异氰酸酯类固化剂1~5重量份,加热至110℃,加热时间为100min,得到丙烯酸胶层。
[0025]其中,所述涂覆工序采用涂布装置进行,所述涂布装置包括悬挂固定在PET基材上方的胶液蓄腔;所述胶液蓄腔外间距设置有有一底部水平的碗状偏振体;沿PET基材前进方向,所述偏振体的前后内壁与胶液蓄腔之间水平连接有多个动力推杆;所述动力推杆支撑偏振体悬空并可驱动偏振体前后高速反复平移;所述偏振体底部中心沿PET基材宽度方向开设有一出胶缝;所述出胶缝的前后两侧的偏振体底部分别贴附有可拆卸的涂胶片;所述胶液蓄腔与偏振体围合出挤胶腔;所述胶液蓄腔侧壁开设有多个通孔以连通挤胶腔和胶液蓄腔。
[0026]其中,所述偏振体前后两侧还分别设置有风挡板;所述风挡板上端铰接在一固定梁上;下端延伸至PET基材上方靠近PET基材处;所述风挡板与偏振体前后壁分别围合出吸风腔;沿PET基材的宽度方向,所述吸风腔左右两面分别贴靠有一侧挡风板以遮挡吸风腔左右两面;所述吸风腔上部还在偏振体上端与风挡板之间连接有弹性伸缩片以遮挡吸风腔上面;所述风挡板下部外壁连接有一伸缩驱动机构;所述伸缩驱动机构另一端固定在一竖直固定板上;所述竖直固定板与固定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驱动机构控制风挡板下部与偏振体下部形成的吸风口大小;所述弹性伸缩片上固定有一连通吸风腔的吸风管。
[0027]其中,所述胶液蓄腔上宽下窄,所述偏振体前后侧壁竖直设置,使围合的挤胶腔上窄下宽。所述偏振体前后侧壁底部成倒圆角;所述风挡板下端向偏振体一侧弯曲;一补胶管从胶液蓄腔顶部穿入;所述风挡板下端向偏振体一侧偏转使吸风腔上大下小。
[0028]其中,所述动力推杆包括空心圆柱形筒体、滑动套设在筒体内的活塞以及一端连接活塞,另一端伸出筒体的杆体;所述活塞与筒体围合出液腔;所述液腔内设置有电极对;所述液腔内填充有水;外部电路对电极对施加电场产生液电效应冲击活塞以推动杆体外推。
[0029]其中,所述伸缩驱动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杆、第二杆以及同时滑动套设在第一杆和第二杆外的直线套筒;所述直线套筒中部内固定有一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一弧形压电形变板;所述压电形变板上下两端分别与分隔板固定连接;所述压电形变板包括中间弹性绝缘片和贴附在中间弹性绝缘片两面的压电陶瓷片;在外部电场作用下,两压电陶瓷片一者伸长一者缩短,使压电形变板中部向外凸出,从而推动第一杆和第二杆伸长。
[0030]所述涂布装置的涂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①
PET基材从偏振体下方向前穿行,与偏振体具有微小间距;与此同时分别交替对左右两侧的动力推杆中的电极对施加电场使其在液腔中的水中产生液电效应,产生冲击力推动活塞和杆体向外移动;从而沿PET基材前进方向使偏振体前后做快速小幅度的反复移动;
[0032]②
当后侧动力推杆推动时,偏振体向前移动,挤压前部的挤胶腔,该侧挤胶腔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键薄膜开关双面胶带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开关双面胶带包括PET基材、丙烯酸胶层和离型纸,所述PET基材的两相对表面分别涂覆有所述丙烯酸胶层,所述丙烯酸胶层远离所述PET基材的表面覆盖有所述离型纸,经收卷后获得胶带卷;按照重量份数计算,所述丙烯酸胶层包括如下原料:丙烯酸胶黏剂50~70重量份、聚氨酯丙烯酸酯20~30重量份、精酸2~7重量份、丁酯2~7重量份、松香聚合物3~8重量份、异氰酸酯类固化剂1~5重量份;所述丙烯酸胶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丙烯酸胶黏剂50~70重量份和聚氨酯丙烯酸酯20~30重量份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溶液;步骤2、往第一混合溶液中加入精酸2~7重量份、丁酯2~7重量份、松香聚合物3~8重量份和异氰酸酯类固化剂1~5重量份,加热至80~110℃,加热时间为60~100min,得到丙烯酸胶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键薄膜开关双面胶带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胶层包括如下原料:丙烯酸胶黏剂60重量份、聚氨酯丙烯酸酯25重量份、精酸5重量份、丁酯5重量份、松香聚合物4重量份、异氰酸酯类固化剂3重量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键薄膜开关双面胶带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胶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丙烯酸胶黏剂50~70重量份和聚氨酯丙烯酸酯20~30重量份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溶液;步骤2、往第一混合溶液中加入精酸2~7重量份、丁酯2~7重量份、松香聚合物3~8重量份和异氰酸酯类固化剂1~5重量份,加热至110℃,加热时间为100min,得到丙烯酸胶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键薄膜开关双面胶带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涂覆工序采用涂布装置,所述涂布装置包括悬挂固定在PET基材(1)上方的胶液蓄腔(2);所述胶液蓄腔(2)外间距设置有有一底部水平的碗状偏振体(3);沿PET基材(1)前进方向,所述偏振体(3)的前后内壁与胶液蓄腔(2)之间水平连接有多个动力推杆(31);所述动力推杆(31)支撑偏振体(3)悬空并可驱动偏振体(3)前后高速反复平移;所述偏振体(3)底部中心沿PET基材(1)宽度方向开设有一出胶缝(32);所述出胶缝(21)的前后两侧的偏振体(3)底部分别贴附有可拆卸的涂胶片(33);所述胶液蓄腔(2)与偏振体(3)围合出挤胶腔(34);所述胶液蓄腔(2)侧壁开设有多个通孔以连通挤胶腔(34)和胶液蓄腔(2)。5.如权利要求4所述面键薄膜开关双面胶带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体(3)前后两侧还分别设置有风挡板(4);所述风挡板(4)上端铰接在一固定梁(5)上;下端延伸至PET基材(1)上方靠近PET基材(1)处;所述风挡板(4)与偏振体(3)前后壁分别围合出吸风腔(41);沿PET基材(1)的宽度方向,所述吸风腔(41)左右两面分别贴靠有一侧挡风板(42)以遮挡吸风腔(41)左右两面;所述吸风腔(41)上部还在偏振体(3)上端与风挡板(4)之间连接有弹性伸缩片(43)以遮挡吸风腔(41)上面;所述风挡板(4)下部外壁连接有一伸缩驱动机构(44);所述伸缩驱动机构(44)另一端固定在一竖直固定板(45)上;所述竖直固定板(45)与固定梁(5)固定连接;所述伸缩驱动机构(44)控制风挡板(4)下部与偏振体(3)下部形成的吸风口(47)大小;所述弹性伸缩片(43)上固定有一连通吸风腔(41)的吸风管(4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面键薄膜开关双面胶带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液蓄腔(2)上宽下窄,所述偏振体(3)前后侧壁竖直设置,使围合的挤胶腔(34)上窄下宽;所述偏振体(3)前后侧壁底部成倒圆角;所述风挡板(4)下端向偏振体(3)一侧弯曲;一补胶管(21)从胶液蓄腔(2)顶部穿入;所述风挡板(4)下端向偏振体(3)一侧偏转使吸风腔(41)上大下小。7.如权利要求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克华林克兴林克波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友谊胶粘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