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土石混填路基的施工方法,涉及路基施工技术领域。该土石混填路基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测量放样;步骤二、清理路基;步骤三、压实基底;步骤四、预制填料;步骤五、混合填料:将分别与大块碎石、中块碎石以及小块碎石混合,再将混合料与高液限粘土、拌合水以及水泥混合,从而得到三种不同颗粒大小的填料;步骤六、分层填筑;步骤七、质量检测:对碾压完毕后的路基压实质量进行检测、报检。该施工方法采用将深挖路堑和隧道施工产生的弃碴以及清理路基时的非适用性土作为原料,能够有效降低路基的施工成本,进行废物利用,进而有效减少了原料运输压力以及路基施工工期。而有效减少了原料运输压力以及路基施工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石混填路基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路基施工
,具体为一种土石混填路基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公路、铁路网建设的延伸,越来越多的公路、铁路建设面临的地形从以平原微丘区为主转向以山岭重丘区为主,这也决定了路基的高填深挖现象将变得更为普遍。
[0003]工程单位出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考虑,在填料选择方面,多是就地选取深挖路堑和隧道施工产生的弃碴作为填料。这样的优点是一方面有效解决了如征用场地堆放挖方弃方材料、大量弃方占用农田耕地、破坏沿线环境等问题,另一方面也减小了填料运距和运输力量、降低了施工成本、缩短了工期。但是,这种填料具有土石混合、含石量高、大粒径多的显著特点。目前我国公路、铁路路基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的制定仍主要建立在细颗粒土填料的基础之上,对于含大量块石的土石混合材料路基并不完全适用。大量的工程实践也表明,不是所有的土石混合料的弃碴都适用于作为路基填料,若不加以限定或选择,把开挖出的弃碴直接作为路基填料进行高填施工,或填筑于陡坡、不良地基上,可能会产生多种问题,如路基和地基的失稳、不均匀沉降、工后沉降过大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土石混填路基的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的弃渣混填路基的施工效果差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土石混填路基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测量放样:对待施工路肩进行测量放样,恢复中线并放出边线,并对路基的地质情况以及土质情况进行检查做好路基防排水措施,确定混料的搅拌位置;步骤二、清理路基:清除路基范围内的树根、草皮等植物根系,将路基填筑基底范围内30cm厚种植土及非适用性土清理挖除,直至地基土满足要求为止;步骤三、压实基底:对填筑范围内的垫层底进行洒水处理,待垫层底达到最佳含水量后,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对基底进行压实;步骤四、预制填料:将深挖路堑和隧道施工产生的弃碴通过粉碎装置进行粉碎,使得弃渣的颗粒直径在3
‑
5毫米之间,将弃渣与清理路基时的非适用性土进行混合,使得混合后的弃渣的含土量在30%
‑
50%之间;步骤五、混合填料:将分别与大块碎石、中块碎石以及小块碎石混合,再将混合料与高液限粘土、拌合水以及水泥混合,从而得到三种不同颗粒大小的填料;步骤六、分层填筑:将填料分层填筑在基底上,并且采用推土机以及平地机进行整
平以及碾压平整;步骤七、质量检测:对碾压完毕后的路基压实质量进行检测、报检,合格后进行下一层的填筑,不合格通过平地机再次碾压。
[0006]优选的,所述混料的搅拌位置设置在路基施工位置附近1
‑
2km的平地上。
[0007]优选的,所述碎石采用单轴抗压强度≥15MPa的硬岩,所述大块碎石的粒度为18~24mm,所述中块碎石的粒度为12~16mm,所述小块碎石的粒度为5~12mm。
[0008]优选的,所述填料中混合废渣、碎石、高液限粘土、拌合水以及水泥的质量比为(20~35):(25~30):(80~100):(30~40):(25~35)。
[0009]优选的,所述填料在通过装载机从混料搅拌位置运输到路基处需要进行含水量检测:当填料的含水量低于填料的最佳含水量时,向填料中加水门料,使得填料的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当填料的含水量高于填料的最佳含水量时,向填料中加入生石灰,使得填料的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
[0010]优选的,每层所述填料层的松铺厚度不低于50cm,所述填料层的碎石粒度从下到上的逐渐增加。
[0011]优选的,所述填料在松铺先采用推土机整平,再通过平地机进行碾压平整,平地机的速度不大于4km/h,先进行弱振碾压2~3遍,再进行强振碾压3~6遍。
[0012]优选的,所述路基压实质量检测采用沉降差法。
[0013](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土石混填路基的施工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施工方法采用将深挖路堑和隧道施工产生的弃碴以及清理路基时的非适用性土作为原料,能够有效降低路基的施工成本,进行废物利用,进而有效减少了原料运输压力以及路基施工工期。
[0014]2、该施工方法采用高液限粘土作为主要原料,配加碎石以及水泥,能够有效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并且降低填料之间的缝隙,进而有效提高了路基的紧实程度,大大提高了路基的安全性、耐用性以及可靠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土石混填路基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测量放样:对待施工路肩进行测量放样,恢复中线并放出边线,并对路基的地质情况以及土质情况进行检查做好路基防排水措施,确定混料的搅拌位置,所述混料的搅拌位置设置在路基施工位置附近1
‑
2km的平地上。
[0017]步骤二、清理路基:清除路基范围内的树根、草皮等植物根系,将路基填筑基底范围内30cm厚种植土及非适用性土清理挖除,直至地基土满足要求为止;步骤三、压实基底:对填筑范围内的垫层底进行洒水处理,待垫层底达到最佳含水
量后,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对基底进行压实;步骤四、预制填料:将深挖路堑和隧道施工产生的弃碴通过粉碎装置进行粉碎,使得弃渣的颗粒直径在3
‑
5毫米之间,将弃渣与清理路基时的非适用性土进行混合,使得混合后的弃渣的含土量在30%
‑
50%之间;步骤五、混合填料:将分别与大块碎石、中块碎石以及小块碎石混合,再将混合料与高液限粘土、拌合水以及水泥混合,从而得到三种不同颗粒大小的填料,所述碎石采用单轴抗压强度≥15MPa的硬岩,所述大块碎石的粒度为18~24mm,所述中块碎石的粒度为12~16mm,所述小块碎石的粒度为5~12mm,所述填料中混合废渣、碎石、高液限粘土、拌合水以及水泥的质量比为(20~35):(25~30):(80~100):(30~40):(25~35)。
[0018]步骤六、分层填筑:将填料分层填筑在基底上,并且采用推土机以及平地机进行整平以及碾压平整,所述填料在通过装载机从混料搅拌位置运输到路基处需要进行含水量检测:当填料的含水量低于填料的最佳含水量时,向填料中加水门料,使得填料的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当填料的含水量高于填料的最佳含水量时,向填料中加入生石灰,使得填料的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每层所述填料层的松铺厚度不低于50cm,所述填料层的碎石粒度从下到上的逐渐增加,所述填料在松铺先采用推土机整平,再通过平地机进行碾压平整,平地机的速度不大于4km/h,先进行弱振碾压2~3遍,再进行强振碾压3~6遍。
[0019]步骤七、质量检测:对碾压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石混填路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测量放样:对待施工路肩进行测量放样,恢复中线并放出边线,并对路基的地质情况以及土质情况进行检查做好路基防排水措施,确定混料的搅拌位置;步骤二、清理路基:清除路基范围内的树根、草皮等植物根系,将路基填筑基底范围内30cm厚种植土及非适用性土清理挖除,直至地基土满足要求为止;步骤三、压实基底:对填筑范围内的垫层底进行洒水处理,待垫层底达到最佳含水量后,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对基底进行压实;步骤四、预制填料:将深挖路堑和隧道施工产生的弃碴通过粉碎装置进行粉碎,使得弃渣的颗粒直径在3
‑
5毫米之间,将弃渣与清理路基时的非适用性土进行混合,使得混合后的弃渣的含土量在30%
‑
50%之间;步骤五、混合填料:将分别与大块碎石、中块碎石以及小块碎石混合,再将混合料与高液限粘土、拌合水以及水泥混合,从而得到三种不同颗粒大小的填料;步骤六、分层填筑:将填料分层填筑在基底上,并且采用推土机以及平地机进行整平以及碾压平整;步骤七、质量检测:对碾压完毕后的路基压实质量进行检测、报检,合格后进行下一层的填筑,不合格通过平地机再次碾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石混填路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的搅拌位置设置在路基施工位置附近1
‑
2km的平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会文,李博文,范鹏鹏,李孟珂,王哲,王泽鹏,宋晨,陈华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高速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