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低接触电阻电极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6232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极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低接触电阻电极制备工艺,针对当前现有的电极制备技术仍存在堆叠顺序传统,导致电极与双极板之间的接触电阻较大,使得液流电池电压效率及能量效率降低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中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准备,S2:混合均匀,S3:进行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一体化复合双极板,并与双极板形成导电网络结构,降低电极与双极板的接触电阻,降低充放电电池极化,有效提升电堆的电压效率及能量效率,并提高了电堆的装配水平,同时通过在焊接过程中使用高频电源,将热量集中在碳毡纤维与双极板的接触点上,使碳毡热贴合在双极板上的同时降低双极板热变形的可能。的同时降低双极板热变形的可能。的同时降低双极板热变形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低接触电阻电极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极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低接触电阻电极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全钒液流电池因具有安全性高、储能系统设计灵活、生命周期长以及环境负荷小等被认为是储能
的最佳方案。电极与双极板是全钒液流电池重要零部件之一,是化学反应的场所以及离子与电子传递的场所。目前的液流电池装配采用压滤机的叠加方式将双极板、电极(碳毡)、离子膜等顺序堆叠在一起压紧。该方式导致电极与双极板之间有较大的接触电阻,电阻的增大必然导致液流电池电压效率及能量效率的降低。为提升电池性能,减小电极与双极板之间的接触电阻,会采用导电剂将双极板与碳毡粘结在一起,然而,导电剂作为中间连接层进一步增加电极与双极板之间的接触电阻。
[0003]但是目前现有的电极制备技术仍存在堆叠顺序传统,导致电极与双极板之间的接触电阻较大,使得液流电池电压效率及能量效率降低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低接触电阻电极制备工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低接触电阻电极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准备:由专业人员准备制备全钒液流电池用低接触电阻电极所需原材料;S2:混合均匀:由专业人员将获得的原材料通过机械方式混合均匀;S3:进行制备:由专业人员将制备出的双极板(1)与碳毡(2)进行装配焊接制备出全钒液流电池用低接触电阻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低接触电阻电极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由专业人员准备制备全钒液流电池用低接触电阻电极所需原材料,其中所述原材料包括碳毡(2)、石墨、导电剂、粘结剂和助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低接触电阻电极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钒液流电池用低接触电阻电极由碳毡(2)与碳塑复合双极板(1)复合构成,且所述碳塑复合双极板(1)的配比为导电剂占比为50

70%,有机聚合物占比为20

40%,助剂占比为0

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低接触电阻电极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剂为天然石墨,其中所述天然石墨选取天然鳞片石墨、膨胀石墨、石墨烯、碳纳米管以及导电炭黑中的一种及多种,且所述天然鳞片石墨选取纯度为90

99.5%,目数为100

1000目,所述膨胀石墨选取纯度为90

99.5%,目数为100

800目,所述有机聚合物为粘结剂,且所述粘结剂选取聚丙烯、聚偏氟乙烯中的一种及多种,所述助剂为PE蜡、EBS、抗氧化剂中的一种及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低接触电阻电极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由专业人员将获得的原材料通过机械方式混合均匀,其中进行混合均匀时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沣姜鹏梁冉徐艳丽庞梦蝶王申谷贵志文明哲望涵李悦刘巍
申请(专利权)人:开封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